南京市栖霞江宁等五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资源编号 66316

南京市栖霞江宁等五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01-01 八年级上册 0 2,39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真题试卷汇总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样题

八年级物理

(本卷总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B.乙图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丙图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2.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用不同材料进行探究活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可选用音叉作为声源

B.隔声材料的大小、厚度可不同

C.隔声材料能使声音响度变小

D.在嘈杂的环境中也可完成实验

3.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已知甲是水,则(  )

A.乙是冰                                                                

B.丙是水蒸气

C.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D.由丙到乙的过程放热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75dm                         

B.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

C.让人感到比较舒适的气温是37℃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奏一遍大约需要47s

5.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放热

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30

B.日环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D.在电影院,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

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已影,俯看杯中自己,下面四幅图,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9.如图是小明眼睛在N点看到鱼缸内M点处鹅卵石的光路图.鱼缸内注入更多水后,小明的眼睛在N点仍然可以看到鹅卵石。选项中带箭头的虚线代表原来的光路,能正确反映水变多后小明看到鹅卵石的光路图是(  )

10.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11.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2m

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12.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机记录跑步者甲、乙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跑1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图(a)的两次记录中“甲”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B.图(b)中的图像描述的是“乙”的运动

C.在t1t2 t3 三个时刻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时刻是t2

D.图(c)中 0 ~ t3时刻跑步者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计27分。

13.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4.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先降温再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态氢、氧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在燃料室中。

15.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三名航天员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他们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

16.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___________(选填“飞船”或“发射塔”)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___________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的。

17.2018年12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的探测之旅,皎洁的月亮___________光源;月球上空的探测器某一时刻用自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0.002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此时探测器到月球的距离约___________m,探测器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测量自己到月球的距离。

18.2018年12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的探测之旅,夜晚,水池边的人看到的水中月亮,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______像。

19.3D打印是一种依据数字模型文件,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打印构造物体的技术,无锡某企业用3D打印机为C919飞机生产钛合金零件,在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_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有人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模型,B超利用了___________(超声波/次声波)传递信息。

20.小华将平面镜斜插到如图所示的水槽中,放在阳光下,结果在光屏上看到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在这七种色光中,___________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又可以混合成其他颜色的光;在这七种色光之外,还有一种能杀灭细菌且看不见的光,叫做___________。

21.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碗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__传播。小明向碗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由_______传到_______时产生的折射现象。

22.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矫正;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亦需要矫正。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图;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情况的是_____图。对近视眼矫正,是利用了_____(选填“A”“B”)。

A.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3.如图是一个足球离开脚在客厅砖面水平向前滚动的每隔0.2s拍摄一次的频闪照片的俯视图,已知铺客厅的正方形瓷砖边长为60cm,AB两点为足球滚动过程中经过的两个点,由图可以判断出:足球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选填“从AB”或“从BA”),图中整个运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s,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49分。

24.如图,物体S放在平面镜前,不透光的塑料板放在镜后,请画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S‘。

25.如图,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时发生折射,OB为折射光线,请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

2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凹透镜,请画出经凹透镜、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7.如图所示,(a)温度计的液柱示数应该是___________℃,温度计(b)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

28.如图一所示是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则甲的读数为___________,乙的读数为_________;图二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

29.为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试管中装有适量的冰。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以外还需要_________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冰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____分钟;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

(4)小华同学将图甲中试管换成碘锤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如图丙所示(碘的熔点为113.7℃,碘的沸点为184.4℃,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以达到500℃)。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该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受热均匀”或者“控制温度”)。

30.利用蜡烛和薄玻璃板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来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时,点燃了一支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如图乙所示;此时为了观察这支蜡烛的像,应该利用图乙中___________(选填“a”、“b”或者“c”)的视角进行观察;然后用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初步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___________(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4)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___________(选填“A”或“B”)是反射面;

31.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果光屏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光屏入射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中,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3)当入射光线AO靠近法线ON时,反射光线OB将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ON;使入射光沿着BO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32.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___;

(2)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光屏上已经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___________(选填“指尖的像”或“完整烛焰的像”);

(4)在完成上一步实验后,某同学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了一个眼镜片,光屏上成的像不再清晰。保持其他元件不动,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又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那么后加入的镜片为___________眼镜片;

(5)将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移到80cm刻度线处,再将50cm处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则光屏上能否出现烛焰的像,答:___________;

(6)在(2)的基础上,只移动凸透镜至___________cm刻度线处,烛焰又能在光屏上成一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

33.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1cm、长为60cm的玻璃管中注入水,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到竖直位置后,立即计时(如图甲)”;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到竖直位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乙)”;那么,___________同学的方案合理一些,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按照合理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丙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像___________。分析图像可知,玻璃管中上升的小气泡做的是___________运动;

(3)依据气泡运动规律,当气泡运动到位置为35cm处时,所用时间为___________s。

34.下表是某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

(1)求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用时100s,求此隧道的长?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D

【解析】

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甲图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运用了转换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乙图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丙图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丁图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力的大小相同则振幅相同,即响度相同;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则振动的频率不同,故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错误,符合题意。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南京市栖霞江宁等五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631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