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2日
资源编号 66396

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01-02 九年级上册 0 1,93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让我们与祖国同频共振,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书写新时代青春华章。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青春有梦】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百余年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锲而不舍、shǐ志奋斗,书写民族复兴的长篇大论。少年毛泽东在《七绝﹒改诗赠父亲》中发出了“埋骨何须桑zǐ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铿锵誓言;周恩来早早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中,一代代青年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用热血铸起界碑,把生命融入祖国山河。晚清年间,为了引入西方先进技术,一批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留学生被派出洋学习,这些“留美幼童”归国以后,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建设,有的还在中法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辛亥革命前夕,参加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9岁;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这恰好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___________……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指引梦想未来。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shǐ志奋斗(     )  桑zǐ(     )  铿锵(     )  旗帜(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深层  宏伟志向  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立下

解说:这几个短语的结构一致。

B. 一代代中华儿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锲而不舍、shǐ志奋斗,书写民族复兴的长篇大论。

解说: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C.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中,一代代青年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

解说:主干是“一代代奏响最强音”

D. 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指引梦想未来。

解说:这是一个祈使句。

3. 根据上下语境,在横线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青春阅读】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笑,作为喜的外露,自然是人人皆有的表情,但表现形态则是复杂微妙,不尽相似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中黛玉多愁善感,体质又弱,突然被刘姥姥逗得大笑,难免笑岔了气;湘云爽直爱乐,豪放大度,笑得一口茶喷了出来。

B. 小说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主旨。《孔乙己》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最后被吞噬的悲惨形象。《变色龙》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

C. 诗歌喜欢用第一人称来抒情。《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采用第二人称,将个体的“我”融入到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责任。《月夜》“我”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

D. 巾帼不让须眉。《蒲柳人家》中何满子的奶奶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教训几个不识好歹的年轻纤夫。正是这种泼辣大胆、刚正不阿,乡亲们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

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里表现了她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展现了她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自称“鉴湖女侠”。

5. 用诗文原句填空。

青春如诗,青春岁月怎能少了诗文滋养?读古诗词文亦是读生活、读人生。徜徉于诗文的国度,你可以欣赏(1)“树绕村庄,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的江南美景,也可欣赏(2)“千嶂里,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的塞外风光。你可以触摸古人的心跳,感动于他们的一腔热血:(3)“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4)“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5)“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折磨。”(秋瑾《满江红》)你可以学习诗歌写作的比喻修辞:如李商隐《无题》中的(6)“_______________”,用蜡烛自煎喻指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7)“______________”,现在常喻指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自古英雄出少年,当“生”与“义”不能同时得到时,你也一定会赞同并选择(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综合性学习。(8分)

6.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14岁青春成人仪式刚刚过去,转眼间又要挥手告别。九(1)班拟举行以“青春不散场”为主题的毕业典礼。

(1)【诉衷情】三年来,师生之间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班同学在临别之际想送给语文老师一幅对联,他们只想好了上句,请你帮着完成下句。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____________

(2)【征名记】为纪念三年并肩战斗携手前进的青春时光,全班同学合作分工,打算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现向全体同学征集一个响亮的名字并阐明理由。

(3)【撰序言】回首过去,同学们依依惜别;展望未来,同学们心情激荡。班主任向大家征集班级纪念册扉页上的序言。(要求围绕“青春”或“友谊”,至少引用一个诗句)

二、阅读理解。(57分)

(一)名著阅读(12分)

7. 《水浒传》内容摘抄

清人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A三人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①      焦躁,便把碟儿盏儿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①     气愤愤的。

B②     道:“甚么闲话!我便肯时,有一个不肯。你问得他肯便去。”陈达道:“好汉教我问谁?”②       道:“你问得我手里这口刀肯,便放你去。”陈达大怒道:“赶人不要赶上,休得要逞精神。”

C③     说:“这黑汉子是谁?”最后得知是宋江时,他拍手叫道:“我那爷!你可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

D④     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学会用辩证发展思维看中国古典名著。

(1)阅读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水浒传》中的人物。

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水浒传》在享受着广泛赞誉的同时,也承受着同样广泛的诟病。批驳主要集中在水浒英雄忠义背后暴力、血腥的行事作风。有人评价“梁山好汉的灵魂里,住着一个正义的捍卫者,也住着一个暴力的土匪。”请结合上题人物中的任意一人,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3)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吸引了很多困惑的青年。无论是梁山的绿林,还是江南的儒林,女性都很稀少。很多同学不禁产生了疑问:古典小说中的女性究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请你以下面两位女性为例阐述理由。

备选人物:扈三娘《水浒传》  鲁小姐《儒林外史》

(二)诗歌阅读(5分)

美国记者海伦·斯诺曾写道:“他有很好的教养,内部是钢,有坚强的抵抗力……”青春少年要读毛泽东的诗词。

菩萨蛮·黄鹤楼①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②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③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①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大革命处于低潮。“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击,找到出路。②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③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8. 上阙“锁”字有什么含义?

9. 结合下阙分析作者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魏咏之

魏咏之,字长道,任城人也。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生而兔缺,有善相者谓之曰:“卿当富贵。”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且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去,仲堪厚资遣之。

初为州主簿,尝见桓玄。既出,玄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竟不调而遣之。及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后为南蛮校尉。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寻卒于官,其后录其赞义之功,后追封江陵县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谥曰桓。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10. 词语解释。

11.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可 割 而 补 之 但 须 百 日 进 粥 不 得 语 笑

12. 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

13. 魏咏之以“生而兔缺”之身,载入国朝正史,他的励志人生给了正值青春的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随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入轨,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任务圆满收官。

(材料一选自《央广网》2020年6月23日有改动)

材料二:

一款学生智能手环在重庆沙坝区北斗民用产业园率先亮相,用于完善智慧校园系统的智慧教学管理、学习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在助推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上,特增加健康安全监测(体温、心率、睡眠)等功能。

(选自《重庆晚报》2020年3月19日)

材料三:

北斗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北斗+”的出现,改造及影响了多个传统行业。例如,精准农业(即“北斗+农业”)就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下的综合系统,由北斗卫星导航、农田信息采集、遥感监测、网络化管理等系统组成,对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目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北斗+5G”将在智能交通、智慧养老、灾害预警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当北斗遇到5G,无人驾驶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北斗具有地基增强、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可使无人驾驶车辆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而5G网络具备高速度、低延时、海量接入的特性,能够实现所有信息接入、实时交互、智能处理。在未来,所有车辆、非机动车、行人,乃至道路、红绿灯等基础设施都会配置融合终端,在统一的车联网平台上实现海量接入与交互,运用北斗和5G高精度位置感知,辅助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最终实现车辆无人智能驾驶,实现交通指挥按需分配,实施精准规划,从而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事故发生率。

目前,北斗与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逐渐成为趋势。相信未来,随着“北斗+”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它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选自《人民资讯》2021年5月14日)

14. 阅读材料一,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6个字。)

15. 根据材料二,说说智能手环的应用原理。

16. 结合材料三,简要解释“北斗+”的含义。

17. 除了学生智能手环外,北斗民用产业园还发布了老人健康手环,实现“北斗+5G”在智慧养老方面的用途。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人的位置信息、紧急救护与救援等服务需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急需得到解决。结合材料知识,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北斗+5G智能手环”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静流

李丽娟

①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愿望,弟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生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

②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弟是心怀怨怼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幅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③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④我那时已在江南。弟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弟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⑤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弟也渐渐有了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⑥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⑦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⑧尘埃随之落定。

⑨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烟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⑩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

⑪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⑫弟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质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⑬在弟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⑭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⑮弟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弟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是在他走后才说出来的。(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18. 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有哪些原因?

19. 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在弟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20. 文章为什么要设置有关“侄儿”的情节?

21. 文章标题“静流”有什么妙处?

三、作文(60+3分)

22. 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进入青春期,梦想、友谊、亲情、个性,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惘、挫折、叛逆,常常与我们同行。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青春风景。

请从下列两个作文题中选择一个来写:

(1)以“我的青春不一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你“不一样的青春风景”的经历和感悟。

(2)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对青春风景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不少于600字。认真书写。

…………

参考答案

1.     ①. 矢    ②. 梓    ③. kēng    ④. zhì    2. D

3. 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31岁;“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

…………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矢志奋斗(shǐ):立下誓愿和志向,以示决心去奋斗;

桑梓( zǐ):比喻故乡;

铿锵(kēng):形容声音和谐响亮;

旗帜(zhì):旗子。比喻模范或榜样,也比喻有代表性、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说等。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6396.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