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资源编号 66310

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1-01 八年级上册 0 3,05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真题试卷汇总

2022-2023学年通市海门市八年级(上)期末

物理试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2分)疫情防控期间。戴眼镜的人戴上口罩呼吸时,镜片常会蒙上一层“水雾”与镜片上“水雾”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

A.霜打枝头              B.冰雪消融               C.滴水成冰              D.草叶露珠

2.(2分)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3.(2分)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看到灰尘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石块很难被拉长,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D.当某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

4.(2分)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光的折射   

B.“潭清疑水浅”,水浅:光的直线传播   

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光的反射   

D.“小楼西角断虹明”,彩虹:光的折射

5.(2分)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因为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  )

A.音调变低了          B.响度变小了            C.速度变小了          D.音色变差了

6.(2分)小明看到闪电后10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光速约为3×108m/s,于是他用10乘以340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3400m。假设声速或光速发生以下变化,这种估算方法不再适用的是(  )

A.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

B.光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声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D.声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7.(2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甲、乙两个编队排列并保持“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平稳飞过,则(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B.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   

C.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D.以乙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多选)8.(2分)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看报纸上的字。他们移动凸透镜,当报纸离凸透镜20cm时,意外地发现报纸上居然出现窗外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像,如果此时将报纸放在离此透镜30cm处,则透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观察报纸,可看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9.(2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入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实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B.烧杯内碎冰从第4min开始熔化     

C.第2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固液共存态     

D.试管内碎冰熔化时间约为6min

10.(2分)如图所示为测试飞机滑跑阶段动力性能的监控屏幕截图,图中秒表(格式“时:分:秒”)表示飞机到达感光装置的时刻,监控显示在这段时间内飞机滑跑的平均速度为人正常步行速度的36倍,结合图片信息,估算飞机的长度约(  )

A.5m                       B.20m                       C.50m                      D.80m

11.(2分)甲、乙两名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如图,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甲快

C.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大小相等   

D.0~8s内,甲、乙两同学平均速度相同

12.(2分)在炎热的夏天,将一支普通温度计和一支体温计放在窗台同一位置,记录从早到晚一天中温度计示数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实线表示体温计,虚线表示普通温度计),不可能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3.(3分)《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_产生的,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________大;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

14.(4分)用干燥毛巾多次摩擦PVC管和塑料做成的“章鱼”造型,将“章鱼”往上抛,再将PVC管放在“章鱼”下方,“章鱼”在空中漂浮,如图所示,这是因为PVC管和“章鱼”带上了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__的原理,实验室中验电器的原理与这一原理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摩擦起电的本质不是创造电荷,而是将      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5.(6分)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在飞船点火升空的过程中:

(1)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的底部水池中涌出,白气是水先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的,飞船升空过程中航天员陈冬相对________是运动的(选填“地面”或“飞船”)。“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既降温又________的方法使它们成为液态的。

(2)“神舟十四号”的宇航员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DC,能绕垂直于平面镜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时,若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5°,则反射角度数为________°;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如图丙将板向后倾斜,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A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与图甲情形对比,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A.法线方向

B.反射光线方向

C.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

17.(4分)小明做了个小实验,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成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顺”

或“逆”)时针旋转的;如果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18.(4分)如图是小明研究“光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前,在半透明空水槽中喷洒少许烟雾,再打开激光笔,根据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原理,可清晰观察到光路,然后在水槽内壁的光斑A点处做上标记。

(2)向水槽中逐渐加入水并高于A点,小明从水面上方观察该标记时,看到它的像偏      (选填“高”或“低”)。

(3)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当水面逐渐上升,水槽侧面的光斑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4)保持激光笔的位置不变,将水槽的左侧底部缓慢抬起,相应的反射角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9.(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图中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0.(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标出反射光线,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入射光线。

21.(2分)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和b通过凹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22.(6分)实验小组用图甲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温使用精密温度计测量。

(1)安装实验器材时调节石棉网的高度,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给水加热。

(2)从水温达到90.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描点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观察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水的沸点是________℃。

(5)实验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在实验中,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水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3.(9分)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65m处有障碍物。平时司机从发现险情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6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匀速前行了12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21m,用时2.4s才能停下。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km/h?

(2)汽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4.(7分)小明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凸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焦距f=________cm;若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 ______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光屏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光屏上的光斑大小将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若此时光屏上呈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清晰实像;当给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3)如图乙所示,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________cm刻度处时,光屏上能再次呈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是一样的。

25.(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2)实验中,改变蜡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长”、“不变”、“变短”)

(3)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则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4)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丙中的________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①”、“②”、“③”或“④”)。

(5)另一位同学直接用平面镜来确定像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将5节同样的小电池直立在白纸上,保持电池①的位置不变,移动其它电池,使电池③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②,电池⑤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④,在白纸上记录下电池的位置如图戊所示,请在图戊中作出电池①像的位置并用“•”表示。(保留作图痕迹)

26.(6分)某组同学探究“物体下落时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下:

A.同学们猜想:物体下落的时间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刻度尺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的距离。找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猜想。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图甲是对应的s﹣t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v﹣t图线,如图乙中图线1、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验证猜想。

(1)图甲中的AB段反映了物体在做________运动,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同学们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________(选填“dm”、“cm”、“mm”),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

(2)小组分别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重复多次实验,你觉得这样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归纳“小纸杯”在下落的整个过程中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一开始该组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的。

27.(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所不能的智能化无人机

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智能化、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无人机携带的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和轻型光学相机既能可见光成像、又能红外光成像,携带的激光扫描仪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三维扫描等特点……被称为“百变小能手”。如表是某小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帧•秒1指每秒拍摄的画面数)。

(1)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________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

(2)无人机携带的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下列关于摄像机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摄像机的摄像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B.被拍摄的对象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外

C.摄像头成在传感器(相当于胶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当无人机远离被拍摄物体时,要成像仍然清晰,其镜头应该向前伸

(3)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则PM2.5 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据报道,我国在早在2014年就研究出新型除雾霾无人机并已经投入使用。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

(4)人们是利用遥控器操控无人机的,遥控器的有效操控距离最多为________km,该无人机以最大速度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斜向上升高200m需要________s。

(5)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限速120km/h。如图所示,交警部门利用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某时段测得一辆轿车通行60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帧数为22000帧,该轿车的行驶速度是________m/s,据此判断汽车________(选填“超速”、“不超速”)。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D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

【解答】解:镜片上蒙上一层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A、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固态冰变为液态水,是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滴水成冰,水凝固形成固态冰,故C不符合题意;

D、草叶上形成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D符合题意。

【点评】此题考查了不同物态变化的辨析。此类问题要结合液化及液化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631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