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63013

徐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1-21 九年级上册 0 72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O-16Fe-56Na-23P-31F-1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棉线织布                   B. 楠木制舟                   C. 粮食酿酒                   D. 沙里淘金

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C. 允许小微企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流

D. 将工业废水输送到自来水厂

3. 物质的在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因铁导热性好,所以常用来制作炊具

B. 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常用作电池的电极

C. 因为氮气不支持呼吸,所以用于制氮肥

D. 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

4.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 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

D. 许多物质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5. 规范的操作是取得实践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并放出热量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木炭在气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蓝色火焰

D. 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产出白光,瓶壁出现水雾

7. 项目式学习小组自制下列两套装置并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一a试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图一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图二中小卵石、石英砂能起到过滤作用

D. 图二装置能将硬水净化成软水

8.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大量摄入微量元素有益于健康                     B. 为预防侏儒症可补充适量的锌元素

C. 微量的硒可防癌,过量的硒会致癌                     D. 含铁丰富的食物能预防缺铁性贫血

9. 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氯元素的化合价

10.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MgO2                                                   B. 二氧化氮:O2N

C. 氦气:He2                                                          D. 镁离子:Mg2+

11. 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通过气味鉴别白酒和白醋一一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一一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一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 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一一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12. “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硅的元素符号为Si

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 硅原子的中子数为14

13.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 水和双氧水(二氧化锰)                                   B. 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

C.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颜色)                         D. 自来水和蒸馏水(蒸发)

14. 化学上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    )

A. 比较人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含量

B. 证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证明铁生锈消耗了空气中的某种气体

15.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    )

A.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B. 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C.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D.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16. 下图是水在加热和高温条件下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I属于物理变化,变化Ⅱ属于化学变化

B.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改变

C. (a)中物质属于纯净物,(c)中物质属于混合物

D. (d)和(e)中的微粒都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17.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Fe                             B. 2Mg2+                        C. H                               D. O2

18. 海带上的那层白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甘露醇(C6H14O6),它可以起到利尿、降血压等作用。下列有关甘露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甘露醇由6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 甘露醇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7:3

C. 甘露醇是一种混合物

D. 甘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2

二、填空和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7分)

19. 现有:A.氮气B.液氢C.金刚石D.镁粉E.干冰F.红磷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可作火箭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可用来制烟雾弹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常用于制作照明弹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常用于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

(6)可用于人工降雨是________________。

20.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分子______________;

(2)两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

(3)高原缺氧的“氧”是______________;

(4)+1价氮元素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

(5)K+和结合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6)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

(7)若“”表示一个碘原子,则“”表示______________;

(8)60个碳原子构成一个足球烯分子______________。

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组程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X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Y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它是________________。

(2)在CO2、O2、H、H+、O2-五种微粒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H和H+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数,CO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

(3)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选填“元素组成”或“分子结构”)不同。

(4)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其中相对原子质量确定为152的铕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

(5)现有①水银、②碳酸钙、③空气、④二氧化碳、⑤冰水、⑥氧气、⑦过氧化氢、⑧氯酸钾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

22. 图1装置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写出集气瓶中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此实验不仅可以测定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还可以说明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小张同学用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关数据如下:

所需要的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19.7 19.7 19.7

①脱氧剂发生化学反应是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固体,写出该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______________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③小虎同学的实验用时45分钟,结果发现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水约为小张同学的1/3,请你帮小虎同学找出造成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

④与燃磷法相比,用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3.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图A中用于添加液体的仪器______________,图B中用作热源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同时需要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可选C或______________,相比于另一套装置,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应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选G装置收集甲烷,气体从b端进入,可知甲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药品易获得且含有要制备气体的组成元素

B.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 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 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24.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①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再向B试管中加入ag淀粉。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淀粉能______________。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②向B试管中再加入适量5%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为ag。 淀粉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改变。

【实验拓展】

(2)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I 20mL 淀粉0.5g a
20mL 二氧化锰05g b

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____;若a>b,则可得出的结论是淀粉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题,共5分)

25. 下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

摩擦剂:    碳酸钙

香型:清爽薄荷

氟含量:0.14%

净含量:200g

(1)人体中F属于______________(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2)Na2PO3F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3)Na2PO3F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4)该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详解】A、棉线织布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楠木制舟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沙里淘金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徐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3013.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