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阶段练习
内容:(第1-8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量筒中配置氯化钠溶液
B.托盘天平称量时游码先归零
C.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D.加液时胶头滴管需伸入容器
2.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读取液体
3.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个质子
B.核电荷数为1
C.相对原子质量为4
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4.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气体X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X组成的可能性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6.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③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⑤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⑥能使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7.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8.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
A.6.8g B.9.6g C.8.8g D.4.4g
9.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图像中,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10.室温时,往盛有6.2g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粉末烧杯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应,得到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10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CO2的质量为2.2g
B.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2.4g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9.5g
D.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为4g
二、非选择题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______
(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
②图C是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填“a”“b”或“c”)。
(3)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_。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12.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想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这是燃烧的_________个条件之一。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___________,上层内盏油温___________,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______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不断运动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减少
13.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的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
14.(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石墨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可以将石墨制作成电极(石墨电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的主要成分与上述三种物质相同。木炭完全燃烧的产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________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________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16.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实验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
(2)实验二: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和______接触。
(3)实验三:在测定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过程中,燃烧掉的蜡烛质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4)实验四: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17.某同学为测定锌粉中锌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向足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回答:
(1)此过程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______;
(2)计算该锌粉中锌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A、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在量筒中配置氯化钠溶液,错误。
B、托盘天平称量时游码先归零,正确。
C、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容易引发火灾,错误。
D、加液时胶头滴管需垂直悬空滴加,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