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检测
提高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试卷: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与一只铅笔的直径最接近的值是( )
A.0.5mm B.0.5dm C.0.5m D.0.5cm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使测量结果等于真实值
C.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3.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一些研究方法,下面是几个研究实例,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推理得出结论
②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③探究物体的粗细、长度、松紧与音调的关系
④根据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来表示温度的变化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4.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能在真空里传播 B.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不能在水里传播 D.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下列属于利用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我们能看见蜡烛的火焰 B.我们能看到桌子上的书
C.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 D.太阳照射下我们的影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说( )
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近视眼应该戴凸透镜矫正
C.望远镜是由两个平面镜组合而成的 D.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均为凸透镜
7.如图所示,MN表示物体,M’N’是MN经凸透镜所成的像,F是透镜焦点,f是透镜的焦距,θ、θ‘分别是物、像与主光轴之间的夹角。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θ‘<θ,M’N’<MN B.θ‘<θ,M’N’=MN
C.θ‘=θ,M’N’<MN D.θ‘=θ,M’N’=MN
8.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9.父母爱护我们,十分关注我们身边的事物,爱是相互的,所以我们也需要关注一下父母身边的事物。小明观察爸爸的眼镜时发现,眼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则下列关于小明爸爸视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近视,看近处成像在视网膜前 B.是近视,看远处成像在视网膜前
C.是远视,看近处成像在视网膜后 D.是远视,看远处成像在视网膜后
1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应该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B.该实验选用两个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变化而改变
D.实验中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11.下列物体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
A.铁 B.二氧化碳 C.水 D.干冰
12.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是由于
A.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3.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
B.0~5s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
C.在15s末时,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甲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
14.甲、乙两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在向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5km/s
C.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在做加速运动
15.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 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照片与实际大小比例为1:500,则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km/h B.55km/h C.70km/h D.90km/h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6.兰州国际马拉松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去年6月李明同学参加了迷你马拉松(全程5km),他跑完全程用了41min4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________km/h;比赛时,他感觉路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7.如图所示,钢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采取________的办法把石油气体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
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古人以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若古代一人以稳定步频行走5min,积300“步”,则此人积_____跬”;如果以“跬/秒”为步频单位,则此人行走的步频为_____“跬/秒”.
19.在国庆72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 大。
2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空气和某种玻璃的分界面后在两种物质中的传播路线,相互垂直的两根直线分别表示界面和法线,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为_____度,界面的 _____侧是玻璃.
21.给你几种测量长度的工具,请你选用合适的一种填在空白处。甲:厘米刻度尺;乙:毫米刻度尺;丙:卷尺(5 m);丁:卷尺(100m)。
(1)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________;
(2)测量大门和窗户的长和宽:________;
(3)测量学校开运动会的60 m跑道:________。
22.如图所示是河南省博物院的“贾湖骨笛”,它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演奏者吹奏骨笛时,笛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按压不同的孔洞,可以改变笛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根据已给出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24.某同学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分别是4℃、-2℃,请你把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在图甲、乙中表示出来!
四、简答题(4分)
25.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各行各业开始了复工复产,学校也陆续开始了复课。学校每个班级门口都放置了免洗酒精洗手液,学生们每次用的时候手掌都有凉凉的感觉,老师和学生们必须佩戴口罩上课,佩戴眼镜的学生眼镜上有时会有“雾气”产生。
(1)用免洗酒精洗手液洗手为什么会有凉凉的感觉?
(2)佩戴眼镜的学生眼镜上有时会有“雾气”产生,此时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21分)
26.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用公式表示);此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好处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若AB段用时0.9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1.6s,则小车在AC段的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分析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________(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5)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2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B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A上,让激光________纸板射向O点;
(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________(光滑/粗糙)些,在纸板上标出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的大小;
(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实验装置周围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在水平面上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________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沿水平方向观察到________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纸板与平面镜的交线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28.晓彤利用光具座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在光具座的滑块上放好。
(1)晓彤点燃蜡烛后,接下来进行调整,使________、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此时的物距是 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在图中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则所成像的特点应是________的实像(填成像性质)。
(3)晓彤猜想,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她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 。
六、计算题(第29题7分,第30题6分,第31题10分,共24分)
29.G8544高铁从重庆沙坪坝开往成都东,下表列出了该次高铁的时刻表。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大足南开往荣昌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列车由沙坪坝开往成都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0.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2)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31.小张同学站在高山对面大喊一声,在3s后听到了回声。(此时空气温度15℃)
(1)求小张同学与高山之间的距离?
(2)如果小张同学希望正好在2s后听到回声,他需要靠近高山还是远离高山?需要移动多少米?
(3)能不能在月球上用这个方法测量距离,为什么?
…………
参考答案
1. D
【解析】试题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初步的估测能力.
解:与一只铅笔的直径要小于1cm,与铅笔的直径最接近的值是0.5cm.
故选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