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3日
资源编号 60357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0-20 九年级上册 0 4,53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6分)

近期“国潮”成为热词,国内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因捐赠5000万元物资弛援河南,被誉为“国货之光”。一时间“国潮”新品让消费者翘首以盼。十年间国货实现了华丽tuì变,国风文化四处开花。“国潮”彰显中国文化底色,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líng听中国潮流之声!这是令人引以为豪的时刻。

“国潮”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就是在我们的文化意识中,必须要有一种坚持,就是对本土理念的文化支持。一个普通国民具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会提高其对历史文化的觉悟,更加深沉地热爱和守护我们 的历史和文化。一个民族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共2分)

翘(     )首以盼        tuì(      )变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 _________”。(2分)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的根

②而这一切决定了这个民族拥有深厚思想、自我超越的精神

③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国力和它的未来。

④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价值

A. ③②①④       B. ①③④②           C. ④①②③           D. ①④②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 筵席   舍身求法   走投无路   根深蒂固

B. 濡养   断章取义   形消骨立   心无旁鹜

C. 作缉   不醒人事   矫揉造作   李代桃僵

D. 端祥   郑重其事   思贤如渴   可望不可及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实验又一次以失败告终,但是,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决不放弃,一定会重振旗鼓!

B. 他是一位著名画家,擅长画花鸟虫鱼,笔下的金鱼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C. 这两本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D. 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已经多年不写东西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作为第一批线下电影复产复工的先行者,电影《八佰》的火热上映给线下影视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B. 参加研制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十二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 以APP为主要形态的电子家庭作业或许具备即时上传,实时交互、大数据分析等优势,但归根结底由商业的利益在驱动是无疑的。

D. 我国的森林面积已经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得益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稳步实施。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看人看景看事物看问题,尽管对象的本质和形态并没改变,但从不同角度看,所见效果往往大不相同。

②要得到一个正确的观点,你就必须找准站立的地方,叫立场。

③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叫观点。

④角度在数学上是纯粹的,应用在生活中,就很复杂。

⑤如果立场不准确,就会出现死角。出现死角就会看不到危险,看不到危险,就危险了。

A. ⑤①③④②     B. ③①④②⑤         C. ⑤④②③①         D. ④①③②⑤

6.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用典故表达怀念故友并暗示自己因世事变迁而生怅惘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分)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让我的一滴活水从我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①上面选段出自名著《简·爱》,作者是英国(作家名),其中“你”指的是_______(2分)

②这部小说从发表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说简·爱身上有着什么样的人格魅力?(2分)

8.综合活动。(共4分)

下列材料都是网友针对当下生活中的“低头族”引发的相关评论,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材料二】或许“低头族”所凸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不加节制,找回人们对自身的控制力,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材料三】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1)依据材料,给“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2分)

(2)依据材料,说说“低头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2分)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古诗文阅读(完成第9–13小题,共12分)

古诗鉴赏(4分)

9.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诗中的“黄金台”即是_______(作者)《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 “易水”使人想到战国时________(人名)的《易水歌》。(2分)

(2)“誓扫匈奴不顾身”与本首诗中的哪一句语意相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古文阅读(共8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逸,安适。

10.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泉香而酒洌    洌:______          (2)而民受其弊    弊:______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12.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3. 欧阳修勤政爱民,【甲】【乙】两个文段中他为官理念的不同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现代文阅读(完成14–25共26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16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个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存在社会分化、具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它由四个部分组成:瑶山遗址区、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区和城址区。该遗址通过呈现的大型土质建筑、城市规划、水利系统、不同墓葬形式,体现出社会等级制度,成为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国首次向世界展现的长江流域的大河文明,与黄河流域、辽河流域等系列的中国早期文明共同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填补了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空白;同时,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距今5000年的早期国家和城市文明实例,还将中国乃至东亚的文明进程提早了1000多年。

【材料二】

良渚古城遗址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向心式三重空间形式,凸显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规划设计意图。作为宫殿区的莫角山轮廓是十分规整的矩形,内城的封闭式轮廓几近圆形,外城的不连贯轮廓也多呈向心的弧线段。结合考古工作在城区不同台地上的遗存发现,基本上可以明确这是一种人为规划的,以宫殿区、内城与外城组成的一套“都城”规划形制(如下图所示)

这种城市空间格局在其后5000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渐成主流。宫殿区、内城、外城的格局类似后世都城中宫城、皇城、外郭的三重结构体系,这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虽然这三种都城空间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受到实用功能或地形选址的影响,布局形制有所变化,但作为国家的都城,在城市空间规划上始终保留了这三种基本要素,并伴随着唐宋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明显影响了东北亚地区都城规划。

【材料三】

良渚文化对黄河流域产生大的影响,是其进入晚期以后。大约距今4500年,在晋南临汾盆地出现陶寺文化,其琮、璧、钺、V字形石刀等玉、石器,都明显具备良渚文化因素。以陶寺文化为基点,琮、壁等玉器北向影响到老虎山文化,西向影响到甘肃、青海、宁夏地区的齐家文化,为这些粗犷的北-西北方文化平添了许多温润之气。良渚文化的玉器传统,还通过陶寺文化、龙山文化等传承到更晚的二里头文化,以至于商、周文化。良渚文化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4.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 良渚古城遗址展示出了早期区域性国家的形态。

B. 良渚古城遗址是我国早期城布文明的杰出范例。

C. 良渚古城遗址属于我国早期文明中的黄河文明。

D. 良渚古城遗址为五千年的华复文明提供了实证。

15. 下面的【链接材料】可以印证【材料二】的哪些重要信息?(3分)

【链接材料】

中国向心式三重空间布局的都城规划传统发展示意图

16. 依据上述三则材料,说明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中的价值。(3分)

(二)议论文阅读(17–20小题,共9分)

阅读《交友之道》,完成下面小题。

交友之道

①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来,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效用与结果。所以,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更要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②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交友呢?

③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一定要慎重择友。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五伦之一”,是“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并认为,“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蒲松龄语)所以,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成,或气节相感,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诗文相尚等。择友就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毕竟,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人镜”,补充提高,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读一本圣贤经传,或一篇名人诗篇,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而这,是从一般人那里难以得到的。

④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苦不堪言,甚至掉进深渊而万劫不复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乐不思蜀,甚至误入歧途而执迷不悟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

⑤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友要结真友。无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无请言,死无托辞也。交友就要交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使孙膑成为一个废人而不能进入仕途。这就警示人们,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否则,不仅自己会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啥个原因。

⑥交友要交优。人都是有优点与缺点的,朋友亦然。只有多看朋友的长处,把朋友的长处吸收为自己的长处,从而让朋友的优点、优势也能体现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生路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谱新篇章。

【注释】①膑刑:古代剔除膝盖骨的酷刑。

17. 阅读全文,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8. 文章开头用俗语和古籍中的语录有何作用?(2分)

19. 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0. 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三)记叙文阅读(21-24小题,共9分)

阅读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清洁人生

①一只猫在阳光下清理自己。客厅东向阳台上,只有上午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照射到阳光。猫是非常守时的动物,总是在阳光最好的时候,跑到那里进行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

②猫那么干净,每次抱完他,我还是会去洗手。

③我父亲是干净的。他的相貌是,他的生活是,他的爱情也是。我总想象父亲会在晴天的日子,把他唯一的白衬衫,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院子里的黑铁丝绳上。黑铁丝是脏的,他的白衬衫上总是会留下一道痕迹。我讨厌黑铁丝,但觉得那道痕迹并不影响父亲白衬衫的干净。

④母亲曾经告诉我,父亲常常给儿时的我洗澡。他把一个哭泣了一天的孩子,轻轻地放在温暖的水盆里,仔细地搓洗干净,用干燥的毛巾简单地一擦,放在棉被的中央。那时的父亲,最有父爱的样子。

⑤我父亲爱我母亲。这让我觉得他是干净的。我依然记得母亲的笑,荡漾在父亲赶集时为她挑选的那面圆圆的镶着银边的镜子里。爱会让一个人干净,哪怕他生活在被尘土、浓烟、粪坑味道包围的环境中,他也会散发着清洁的气息。

⑥我的父亲,有时候我想,他简直是我出生的那个村庄的一道闪电啊,他闪一下,那些细茵啊、蛇啊、虫子啊都统统不见了,然后那亮光缓慢地暗下来,暗下来,如同午后最后一抹阳光,温暖但不灼人。

⑦父亲变老了,他的眼睛失去了年轻时的光彩,动作也变得迟缓,但他始终坚持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清洁、煮饭,把每一只碗都洗得瓷白釉细。闲下来父亲就会拿出母亲的镜子看得出神,有时还不知所以的微笑。

⑧有人说,我也像父亲一样爱干净,但我只穿白衬衫,喜欢明亮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豪华商场,热爱永远弥散着香水气味的酒店,喜欢用消过毒的白色杯子喝咖啡,一天当中二三十次洗手……可我的干净在父亲的干净面前显得那么卑微,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把这干净也洗掉呢?

⑨我拿这个问题去问猫,猫懒懒地看了我一眼,跑掉了。

(文章有删改)

2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选文语言平实自然,通过描写父亲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干净的父亲”,突显“清洁人生”的真正内涵。

B. 第4段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放”“搓洗”“擦”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和细心地照顾,表达出父亲温柔的父爱。

C. “我”认为“我父亲是干净的”,只是因为我的父亲爱我的母亲,爱会让一个人干净。

D. 第⑥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比作一道闪电,表现父亲在我心中伟岸又光明的形象。

22.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2分)

23. 第⑧段“可我干净在父亲的干净面前显得那么卑微,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把这干净也洗掉呢?”里“我的干净”和“父亲的干净”分别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分)

24. “闲笔”是指文学作品中插入的一些看似无关,却又与主体相互映照的笔墨,它往往能使文本张弛有度、更具质感、趣味十足。你能找出本文的“闲笔”,并说说作用吗?(3分)

三、作文(50分)

25.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曾说:“静思往事,如在目底。”回首流过的岁月,总有些事,值得品味;总有些人,给于你爱;总有……

请以“静思往事,爱在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

参考答案

1.(1)【答案】    ①.qiáo    ② 蜕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翘首以盼——qiáo,意思是: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某物的出现。比喻人们期待分别久了的亲人、朋友来到自己身边的急切心情。 tuì变——蜕变,意思是:泛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

(2) 【答案】   ①弛援    ② 驰援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字形。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弛援——驰援。意思是: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予以支援。结合语境“国内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因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可知,当河南需要帮助时,鸿星尔克给予物资上的支援,因此用“驰援”。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035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