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燃烧及灭火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8日
资源编号 59902

专题14 燃烧及灭火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023-10-13 中考 0 61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4 燃烧及灭火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 纸的着火点变低                                                 B. 水隔绝了氧气

C. 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

2.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天然气                      B. 氢能                          C. 石油                          D. 煤

3.吸姻有害健康,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禁止吸烟”的图标是(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

B.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浇灭

C. 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

D.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调小灶具进风口

5.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

A. 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 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 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 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6.关于某可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该能源储量巨大,但阴雨天等因素会影响其使用。如图为该能源在生活中的运用。该能源是(   )

A. 地热能                      B. 太阳能                       C. 水能                          D. 化石燃料

7.化学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C. 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 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8.“盐穴储气” 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 储气时采集盐水, 注水时排天然气, 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 天然气难溶于盐水

C. 从m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D. 从n端进水可排天然气

9.有关重庆缙云山山火扑救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

B. 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C. 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

10.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C. 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

D.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11. 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

B. 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C. 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 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12.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等相关问题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 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 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13.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州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B. 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 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

D. 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

14.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B. 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 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15.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室内着火,打开门窗                                          B. 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C. 火灾逃生,匍匐前进                                          D. 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16.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 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

C. 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 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1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 氢气                          B. 煤炭                          C. 汽油                          D. 一氧化碳

18. 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C.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汽油着火——用水浇灭

19.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                                       B.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D.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

20.天然气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常用燃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B. 天然气燃烧能放出热量

C. 天然气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炭黑颗粒

D. 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2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日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

B. 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等

D.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2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

B. 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者火点未必燃烧

C. 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一定会燃烧

D. 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23.成语“釜底抽薪”用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

A. 隔绝空气

B. 清除可燃物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 “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C.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

D. 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

25. 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

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C.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

26.有关燃烧与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会燃烧

B. 隔绝氧气可以灭火

C. 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 温度达可燃物着火点就能燃烧

27.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红磷的着火点是。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 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 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 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28.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C.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二、填空题

29.某消防队到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中:

(1)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

(2)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

30.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

31.《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变。下图是不同年份中世界能源占比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_____。

(2)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写一种)。

(4)减少CO2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填字母)。

A. 随手关灯                                 B. 节约用纸                                 C. 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32.陕西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2023年5月18日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这是我国今年迎来的一场外交盛会,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1)中国丝绸蜚声海外,是丝绸之路的代表性商品。丝绸的主要成分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中国输送的天然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气是一种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是_____。

33.阅读下面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夹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截止至今年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50%,形成了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1)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生活中常将煤做成蜂窝状,其原因是_____。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由此可能产生的危害有_____(任写一条)。

(3)国家正在大力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下列措施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

A. 大力发展核电                                                     B. 使用火力发电

C. 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D. 采用太阳能为城乡道路照明

34.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灭火的原理。

实验方法: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1)实验原理: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Ⅱ中蜡烛正常燃烧,Ⅰ和Ⅲ中蜡烛熄灭,Ⅲ中的现象还有________。

(3)实验后,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4)问题与交流:Ⅲ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

35.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是_____(填序号)。

A. 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 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缓解电能紧缺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6.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______(填化学式)。

(3)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目前世界各国都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请你写出一种新能源的名称______。

37.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大气中的C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加,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 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

38. “西气东输”是将西部的天然气通过管道向东部输送,缓解了东部地区用气难的问题。

(1)天然气、煤、______被称作三大化石能原。与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气的优点是______。

(2)“西气东输”输气管道采用的螺纹钢管属于______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易造成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调______(填“小“或“大”)燃气灶的空气进风口。

(4)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______效应增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请你提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性建议______。

39.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0.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影响环境,二氧化碳可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1.如图所示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

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___________(填“烧杯”或“试管”)。

(2)实验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___________(填标号)。

A.可燃物     B.氧气(或空气)     C.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实验2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的水,此时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

43.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这是燃烧的_________个条件之一。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___________,上层内盏油温___________,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______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不断运动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减少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水在沸腾过程中,尽管继续吸热,但温度总保持在沸点不变,而纸盒没有燃烧,说明水沸腾时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燃烧时的温度,即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C。

2. B

【解析】A、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能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属于新能源,故B选项符合题意;

C、石油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煤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14 燃烧及灭火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5990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