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液态氮 C.加碘盐 D.不锈钢
2.下列现象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海水晒盐 B.汽油挥发 C.红磷燃烧 D.瓜果飘香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C.用铜制作电线电缆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4.反应2CaO2+2H2O=2Ca(OH)2+O2↑可用于鱼塘供氧。其中属于碱的是( )
A.CaO2 B.H2O C.Ca(OH)2 D.O2
5.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6.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并制取氢气。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稀释 B.测pH
C.制H2 D.收集
7.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氯化钠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利用金属的年代: B.溶液的pH: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硫元素的化合价:
9.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烷完全燃烧:CH4+O2CO2+H2O
B.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CO2↑+H2O
D.汽车尾气中CO和NO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
10.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uSO4+Ca(OH)2=X↓+Ca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SO4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B.Ca(OH)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X为Cu(OH)2 D.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11.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C.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D.磷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12.如图表示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②中乙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整个转化过程中共有3种氧化物 D.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
13.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如图装置研究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②用于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
B.装置③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反应产物中有SO2
C.装置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产物中有CO2
D.装置③、④互换位置,不影响CO2和SO2的检验
14.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SSO3 B.CO2CO
C.Fe2O3FeCl2 D.BaCl2溶液BaCO3
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16.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CuSO4、NaOH、BaCl2、KCl B.CaCl2、K2CO3、Na2CO3、HCl
C.MgSO4、NaOH、Ba(NO3)2、KNO3 D.AgNO3、NaCl、MgCl2、HNO3
18.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NaCl
B.T1℃应介于40℃~50℃
C.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变大、乙变小
D.等质量的NaCl、Na2SO4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要使两溶液均达饱和,则加入Na2SO4的质量大于NaCl的质量
19.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
实验①:将适量NaOH固体溶于水,搅拌、测量温度。
实验②:取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加入如图烧杯中,闭合开关。
实验③: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加入稀盐酸,振荡。
实验④:取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微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温度升高,说明NaOH固体溶解放热
B.实验②中小灯泡发光,说明NaOH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C.实验③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恰好呈中性
D.实验④中产生氨臭气味,该反应为2NaOH+(NH4)2SO4Na2SO4+2NH3↑+2H2O
20.已知:2NaHCO3Na2CO3+CO2↑+H2O,将16.8g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3.7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固体加热生成3.1gCO2
B.加热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C.剩余固体中NaHCO3和Na2CO3的质量比为42:53
D.将13.7g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盐酸后,蒸发结晶,得11.7gNaCl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1)金刚石_______; (2)最常见的溶剂 _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_; (4)人体缺少_______元素会骨骼疏松。
22.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食盐 B.硫酸 C.维生素 D.聚氯乙烯 E.石墨 F.烧碱 G.聚乙烯 H.武德合金
(1)可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 (2)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_______;
(3)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_______; (4)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 ;
(5)作铅蓄电池中的酸是_______; (6)蔬菜、水果中富含有_______。
23.如图为氢能开发与利用的示意图。
(1)制氢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_______能。
(2)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4.助力“碳中和”,CO2的产生、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
(1)CO2的产生: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CO2。
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
②大气中CO2的含量过高,会造成_______(填环境问题)。
(2)CO2的捕集:工业上可用氨水、K2CO3溶液等化学物质捕集烟气中的CO2。
氨水捕集CO2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氨水吸收室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
(3)CO2的利用:CO2和H2在Ni/CaO表面发生反应生成CH4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整个转化过程中Ni/CaO的作用为_______。
②生成CH4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5.一种用炼铜烟灰(主要含CuO、ZnO)制备Cu和ZnSO4•7H2O的流程如图。
(1)溶液X应选用_______(选填序号)。
a.稀HCl b.稀H2SO4 c.稀HNO3
(2)“置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3)“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烧杯、玻璃棒等。
(4)“过滤”后滤液制备ZnSO4•7H2O晶体的实验方案:将滤液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并干燥。
26.SO2溶于水生成H2SO3。实验室模拟“镁法工业烟气脱硫”制备MgSO4,装置如图所示。
(1)滴入H2SO3溶液后,浆液的pH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仪器M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7.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O2,可选用装置_______(选填序号)和E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用E装置收集O2的理由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_______。
(4)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一定温度下,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和性质有关。进行图1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电导率变化如图2所示。
已知:CaCO3+H2O+CO2=Ca(HCO3)2
①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AB段电导率下降的原因 _______。
③从微粒的角度解释BC段电导率上升的原因_______。
28.以废铜屑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以废铜屑制备硫酸铜,途径有两种。
途径Ⅰ: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途径Ⅱ:CuCuOCuSO4
(1)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转化①、②、③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为_______(选填序号)。
(3)实际生产选择途径Ⅱ制备硫酸铜,途径Ⅱ优于途径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绿色化学和原料利用率两个角度解释)。
步骤二:以硫酸铜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如下。
(4)“沉淀”时应将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其原因是_______。
(5)检验产品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无现象,则产品已洗净。
(6)碱式碳酸铜加热到220℃会分解为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取碱式碳酸铜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气体依次用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实验测得浓硫酸增重0.36g,碱石灰增重0.88g。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9.以海水为原料生产的NaOH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CaCl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A,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
(2)取适量A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取固体B,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生成固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另取适量A溶液,先加入过量的稀_______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_______。
30.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一、铁的有关知识
(1)北固山铁塔由生铁铸成,展现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冶铁、铸造技术。因年代久远,塔身锈蚀严重。
①生铁的熔点比纯铁_______(选填“高”或“低”)。
②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nH2O,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有关。
(2)工业上冶炼钢铁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①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炼钢炉中存在转化:FeFeOFe+CO,目的为降低_______元素含量。
(3)铁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多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纳米零价铁(Fe)用于废水处理,可用H2和Fe(OH)3在高温下反应获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3O4是合成氨催化剂铁触媒的主要成分,可用CH4和Fe2O3在高温下反应获得,同时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
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用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的实验流程如下。
(4)“洗涤”是用蒸馏水洗去铁屑表面残留的Na2CO3等杂质,判断铁屑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测定其pH= ,则已洗净。
(5)“酸溶”时控温75℃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
①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产生的气体为H2,用点燃法检验H2前必须_______。
(6)“反应”后冷却至20℃过滤。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表:“反应”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
②“反应”过程中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参考表中数据分析其原因_______。
三、测定硫酸亚铁铵晶体样品纯度
准确称取19.00g硫酸亚铁铵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92)样品溶于水,与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完全反应,消耗KMnO4的质量为1.58g。
已知:10(NH4)2Fe(SO4)2·6H2O+2KMnO4+8H2SO4=10(NH4)2SO4+5Fe2(SO4)3+K2SO4+2MnSO4+14H2O
(7)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 %(精确到0.1%)。
(8)判断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矿泉水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液态氮是液态氮气,由氮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加碘盐由氯化钠、碘酸钾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