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
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的响度由振动的快慢决定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D.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2.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3.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
B 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
D.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月亮和地球间的距离
5.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6.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 4℃ B.0℃ C.-40℃ D.略高于-40℃
7.古代修路开山时,遇到坚硬的岩石常采用“火烧水浇法”,即先用大火将岩石烧红,然后突然浇上冷水,这样就能使岩石破裂,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较大.
B.岩石的密度较大.
C.岩石遇水容易溶解.
D.岩石热胀冷缩不均匀.
8.“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大树下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树能吸收太阳辐射热
B.大树下宽敞通风
C.大树能遮住阳光,大树下通风较好,树叶里的水分蒸发要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D.大树易于将热量传到地上
9.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A.绿叶黄花 B.黑叶红花 C.黑叶黑花 D.红叶红花
10.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11.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3,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12.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二、填空题
13.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还能使胶卷感光,说明光具有______。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的。
14.小芳家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的值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2℃,而在沸水中的读数为96℃,如果用此温度计测量测得某物质的温度为24℃,则该物质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
15.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_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6.“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中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传回地球的。
17.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完整: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的凝固图像(在标准大气压下)。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凝固过程用了______分钟,这种物质固态名称叫______,液态名称叫______。
18.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 水银 | 酒精 | 甲苯 | 铅 | 萘 |
熔点/℃ | -388 | -117 | -95 | 328 | 80.5 |
沸点/℃ | 357 | 78.5 | 111 | 1740 | 218 |
(2)-80℃时酒精呈________态;
(3)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
19.把一根长头发丝剪为两段,分别紧绕在外形相同的木条和铁条上,并用点燃的火柴分别同时对准头发丝烘烤,其结果和原因是______。
20.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身并不发热。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感到温暖.这种服装能够调节温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
21.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______m.若小鸟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2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
24.如图所示,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_____(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
三、作图与解答
25.室内一盏电灯通过墙上的两个小洞,射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
26.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画出图中井中青蛙所能看到的范围。
2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同学十分苦恼,因为她家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凸面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形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将错误的句子找出来,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
29.如图a所示,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手电筒里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如图b),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出的光又远又直,这种设计应用了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原理。
小欣猜想:声音也有反射现象,凹形面对声音是否也有类似作用呢?于是,小欣利用雨伞和机械手表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如图c所示,水平放置并固定雨伞,他把耳朵贴在伞柄上,逐渐改变耳朵在伞柄上的位置,直到听到周围的声音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记下这个位置A。这说明声音在凹形面上反射时,凹形面对声音有______的作用;
(2)为了进一步探究凹形面对声音的作用,他把一块机械手表挂在伞柄上的A点,当他的耳朵位于三米远的B点时(B与A在同一水平高度),听不到手表声。经过认真分析,他又找到另一把相同的雨伞,在做了必要的调试后,终于听到了手表声。那么这两把伞的摆放方式应该如图中的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介质种类不同,声速一般不同,故C正确;
D.物体振动如果发出的是超声波或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人耳也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