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溧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58508

常州溧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2023-09-21 九年级上册 0 2,90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常州溧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期中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禅师(chán)    分外(fèn)  汲取(jī)     自惭形秽(huì)

B.赦免(sè)        惊骇(hài)  折腰(zhé)   大发雷霆(tíng)

C.佝偻(1óu)     游弋(yì)     麾下(huī)    成吉思汗(hán)

D.亵渎(xiè)     恪守(gè)     濡养(rú)      间不容发(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篝火     忧戚     呢喃     可望而不可即

B.灰尽     贸然     阔绰     富丽堂皇

C.天娇     飘逸     劫掠     断章取义

D.瑟索     坍塌     端祥     自吹自擂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在于,诗人把大堰河对儿子的爱,升华为祖国大地上如大堰河般的母亲们对她的儿子的爱:把兄弟之间的亲密之情升华为黑暗中底层民众的团结。该诗奠定了艾青以后创作的总体取向——真、善、美。

B.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中的意象是按照诗人人生经历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从感情的抒发来看,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前三节是对最后一节的铺垫,第四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乡愁升华为家国之思。

C.《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灵活运用了拟人、比喻、呼告、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加上诗人丰富的想象,使全诗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在抒发情感,描摹场景,增加诗意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D.《敬业与乐业》这篇议论文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三层分别论述“敬业”“有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论证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有力。

4.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的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A.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B.一方面我们要认真钻研书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动手操作。

C.这条路天气好的时候尚且坑注不平,何况一场暴雨过后呢?

D.不辛勤地耕耘,不会有丰硕的成果。

二、语言表达

5.为满足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需求,社区筹建“音乐数字资源库”需要从下面两张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资源库首页的配图。你会推荐哪一张?请说明这张图片适合用作配图的原因。

写作提示:①介绍画面内容和主题;②80字左右。

三、综合性学习

6.阅读下列二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数据
学段 时间 不及格率
小学生 截止到2020年 约6.5%
初中生 截止到2019年 <10%
2020年(疫情影响) 14.5%
高中生 截止到2020年 约11.8%

【材料二】运动者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他们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请想象一下,当这种压力转换成一种愉悦,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当运动者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会是怎样的情景…

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获胜的意志以及强身健体的乐趣,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呢?

(1)从“材料一”中的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数据,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2)读完“材料二”,请你写出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四、句子默写

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明月几时有》)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乙】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③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作州:任知州。②洒然:不拘束的样子。③优游:悠闲自得。④夷狄:泛指少数民族。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觥筹交错__________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

(3)以见其名义_________

(4)乃公所寄意于此也__________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10.甲乙两个文段都表现了欧阳修的“乐”,甲文表现了他的“与民同乐”,乙文中曾巩用哪些句子表现了欧阳修真正的“乐”?请用原文语句作答。

11.下面是前人阅读《湖心亭看雪》后做的批注。你认为这处批注恰当吗?请结合句子加以评析。

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批注:文中有画)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     )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②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      ),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③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④人们常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如今的城里人一见面,就问,你是住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啊?…喔,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并不富余,也算小康了。

⑤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

⑥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⑦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⑧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成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⑨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⑩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⑪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按一日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计算,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两千个小时。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七万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⑫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例。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选自《精神的三间小屋》)

12.为第①、②段的括号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①段:( )A.自得其乐   B.自惭形秽   C.自我陶醉   D.自怨自艾

②段:( )A.杀鸡焉用牛刀   B.心有余而力不足   C.不登大雅之堂   D.可望而不可即

13.作者在文章的前两段引用一句名言和一句俗语的作用是什么?

14.文中第⑨段画横线处“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能不能理解为最终把“第一间小屋”建设成盛满爱的小屋?简述理由。

15.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第②段画浪线的句子“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清代袁枚《续诗品》中,将“著我”列为二十四品中的一品:“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纳新,其庶几乎!孟学孔子,孔学周公,三人文章,颇不相同。”它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独特性。所谓“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剩袭数衍之莽大”,家书创作与诗文创作一样要强调自我,强调个性,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著我”的家书,在创作中表现强烈的自我个性,表达了对艺术个性化的愿望和追求。

在家书审美创造、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但凡优秀的家书作品,其中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欣赏朱自清的《给亡妇》,全篇既不是捶胸顿足,也没有呼天抢地,只是深情地细诉亡妻生前的一切,平实地回忆了她十二年来对自己和孩子的种种恩情,语气平淡冲和,不见任何突兀之处,但是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作者的哀悼之情。同样是写给亡妻的家书,并拥有相同的形式和内容,蔡元培的《致亡妻黄仲玉》却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蔡元培的家书是一种直抒胸臆火山爆发般的感情,声泪俱下地哀悼与自己风雨同舟的妻子黄仲玉。家书中感叹词“呜呼”前后出现了十三次,作者心灵的风暴翻江倒海般地扑面而来,让人感慨万千、涕泪横流。面对一封封血肉俱丰的家书,我们进行审美鉴赏时,一定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将审美视角锁定在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领略家书艺术的审美价值。(选自《家书的审美风格》)

【文本二】

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

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

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

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91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选自《家书的审美价值》,有删改)

【文本三】

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不难想象,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后”“00后”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选自《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删改)

1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书的个性风格因创作主体抒情需求而异,有的平淡深沉,有的涕泪纵横,其中并无优劣之别。

B.若能整体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用心领略家书传达的心理体验与深厚内蕴,就能产生共鸣。

C.袁枚认为“法古”和“著我”都应成为家书创作的原则,后者尤其重要,否则就会有敷衍之弊。

D.家书创作过程中,强烈的自我色彩与独特的个性风格,会使一封家书成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

17.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作品,其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可雅俗共赏,传承家书文化具有深远的时代发展意义。

B.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传统家书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情感并不都能用键盘打出来,青年人还应坚持手写家书。

C.从创作上看,家书与诗歌等艺术作品有不少共通之处;从欣赏上看,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

D.从家书的内容到家书的形式,甚至家书信纸的折法,都有值得鉴赏之处,其蕴含的文化和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

1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19.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20.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上述文本对以下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茶然”自馁也。”

【注】①十八:十八日。②茶(nié)然:精神颜丧的样子。

七、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长大了,乡愁是一块小小的屏幕,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数字时代的乡愁》)

小小的邮票,诉说着对故乡母亲的眷念;窄窄的船票,承载着对家乡新娘的牵挂……时光荏苒,如今,人们的乡愁在一块小小的屏幕间传递。

请你结合材料,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讲述经历,可抒发真情,可展开议论。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字数不少于600字。

(1)命题作文:在这头,在那头

(2)半命题作文:________和我隔屏相守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汲取(jī)——jí;

B.赦免(sè)——shè;

D.恪守(gè)——kè;

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常州溧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850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