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6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绝密★考试结束前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9题,共30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羞怯(què) 怂恿(sǒnɡ) 忧郁(yù) 怅然(chuànɡ)
B.虐待(nüè) 蜷伏(quán) 蹒跚(pán) 顷刻(qǐnɡ)
C.惩戒(chěnɡ) 假寐(mèi) 嗔怪(chēn) 潜逃(qián)
D.哺乳(pǔ) 余晖(huī) 温驯(xùn) 窘迫(jiǒnɡ)
2.(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柠檬 懒惰 禁锢 妄下断语
B.写照 叮嘱 原委 神彩奕奕
C.鹦鹉 安祥 滑翔 提心吊胆
D.消耗 乞丏 预警 虎视眈眈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走在大街上,一个黑瘦黑瘦的中年人,跑到我身边,怂恿我加入到他的团伙去偷东西。
B.她早上迟到了,两腮红红的,站在教室门口,显得那么羞怯。
C.李博士的一些研究方法怪诞不经,引发了一些人的批评和质疑,甚至有些人认为他徒有虚名。
D.同学们制作的手工作品–“红灯笼”大相径庭,都是按照课本插图中的那个灯笼样子做的。
4.(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猫》一文记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三只猫外貌、性情不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后都无一例外的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作者是郑振铎,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B.《动物笑谈》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狼》一文中的屠户对狼的本性一开始就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杀了狼。
D.《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
5.(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将“发扬”改为“发挥”)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将“干预”和“发现”调换位置)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删除“约”或“左右”)
D.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将“招待”改为“服务”)
6.(2分)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蜜蜂可以搜索人为设埋的地雷。蜜蜂为什么具有此非凡本领呢?因为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加之_____________,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有效 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7.(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好像都躲藏了起来。
C.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D.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8.(6分)综合性学习活动。
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1)(2分)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请你根据上联拟出下联。上联: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2分)寒假时,妈妈准备让你用“微课”资源自学下学期的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晓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么和妈妈说?
9.(10分)古诗词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4)_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
(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 (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8)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10)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阅读(本题包括10-22题,共30分)
(一)(1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0.(2分)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11.(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2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1分)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2.(2分)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3.(3分)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14.(10分)阅读《老驼的喘息》,完成14-17题。
老驼的喘息 粱晓声
⑴我这个出生在哈尔滨市的人,下乡之前没见到过真的骆驼,便是骆驼的活动影像也没见过。
⑵直到落户北京的第一年,去了一次动物园,我才见到了真的骆驼。数匹,有卧着的,有站着的,极安静极闲适的样子,像是有驼峰的巨大的羊。肥倒是挺肥的,却分明被养懒了,峰向一边软塌塌地歪着,未必仍具有在烈日炎炎之下不饮不食还能够长途跋涉的毅忍精神和耐力了。那一见之下,我对“沙漠之舟”的敬意和神秘感荡然无存。
⑶后来我到新疆出差,乘吉普车从戈壁驶近沙漠地带时,又见到了骆驼。
⑷那是秋末冬初时节,当地气候已冷,夕阳西下,大如轮,红似血,三匹骆驼屹立风中,从十几米外望着我们。它们颈下的毛很长,如美髯,在风中飘扬。它们的峰很挺,皆瘦,都昂着头,姿态镇定,使我觉得眼神里有种高傲劲儿,介于牛马和狮虎之间的一种眼神。
⑸陪行者说,这三头骆驼很可能曾是家驼。主人原本是靠它们驮运货物来谋生的,自从汽车运输普及后,骆驼的用途渐渐过时,主人继续养就赔钱了,可又不忍杀它们,于是骑到离家远的地方,趁它们不注意,搭上汽车走了。骆驼的记忆力很强.是完全可以回到主人家的;但骆驼又是有自尊的,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宁肯渴死饿死冻死,也不会重返主人的家园。然而它们又对人养成了一种信任心,即使成了野骆驼,见了人,还是挺亲的。
⑹那一次在野外近距离见到了骆驼以后,我才真的对它们心怀敬意了。
⑺不久前,我在内蒙古的一处景点旅游,骑到了一头骆驼背上。那景点养有一百多头骆驼,专供游人骑着过把瘾。但须一头连一头,连成一长串,集体行动。
⑻驼队行进在波浪般起伏的沙地间,我忽然感觉有东西拱我的肩,勉强侧身一看,是我后边的骆驼翻着肥唇,张大着嘴。我怕它咬我,只得尽量向前俯身,但却无济于事。骆驼的脖子那么长,它的嘴仍能轻而易举地拱到我。有几次,我感觉到它柔软的唇贴在了我的脖梗上,甚至感觉到它那排坚硬的大牙也碰着我的脖梗了。
⑼倏忽间我于害怕中明白——它是渴了,它要喝水。而我,一手扶鞍,另一只手举着一瓶还没拧开盖的饮料。我当然是乐意给它喝的,可我不敢放开扶鞍的手,而且就算我能拧开瓶盖,也还是没法将饮料倒进它嘴里,我有严重的颈椎病,扭身对我是件困难的事。
⑽它却不拱我了。我背后竟响起了喘息之声。那骆驼的喘息,类人的喘息,如同负重的老汉紧跟在我身后。我一向以为,牛啦,马啦,骡啦,驴啦,包括驼和象,它们不论干多么劳累的活都是不会喘息的。那一天那一时刻,我才终于知道我以前是大错特错了。
⑾既然骆驼累了是会喘息的,那么一切受我们人所役使的牲畜或动物肯定也会的,只不过我以前从来听到过罢了。
⑿那骆驼不但喘息,而且还咳嗽了,一种类人的咳嗽,又渴又累的一个老汉似的咳嗽。举着一瓶饮料的我,生平又第一次听到骆驼的咳嗽声……
⒀一到终点,我立刻拧开瓶盖要使那头骆驼喝到饮料。偏巧这时管骆驼队的小伙子走来,阻止了我。因为我手中拿的是一瓶葡萄汁,骆驼是不能喝果汁型饮料的。
⒁我问他这头骆驼为什么又喘又咳嗽的。他说它老了。我说:“既然老了,那就让它养老吧,还非指望这么一头老骆驼每天挣一份钱啊?”小伙子说,驼群每天都集体行动,单将它关在圈里,它会感到受了侮辱,它会郁闷的,不久就容易病倒的。
⒂我无话可说了。那老驼尚未卧下,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处,瞪着双眼睇视我,说不清望的究竟是我,还是我手中的饮料。我禁不住它那种望,转身便走。
⒃几个月过去了,我耳畔仍每每听到那头老驼的喘息和咳嗽,眼前也每每浮现它嗔视我的样子。(有删改)
14.(2分)阅读全文,简要写出作者围绕“骆驼”行文的思路。
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旅游时遇到一头喘息的老驼
15.(2分)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托物言志 B.欲扬先抑 C.借景抒情 D.设置悬念
16.(3分)作者在文中描述老驼“类人的喘息”“类人的咳嗽”,有什么用意?
17.(3分)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骆驼的“自尊”表现得淋漓尽致的。(150字以内)
(三)(10分)阅读《罗圈腿的小猎狗》,完成18-21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涛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选自《意林》)
18.(2分)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19.(2分)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20.(2分)公狼的出现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1.(4分)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
三、作文(40分)
22.以“电视机(餐桌)前的一家子”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B项正确。ACD三项修改为:A.羞怯(qiè),怅然(chànɡ);C. 惩戒(chénɡ);D.哺乳(bǔ)。故选B。
2. 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形的识记。A。正确; B.神彩奕奕-神采奕奕; C.安祥-安详;D.乞丏-乞丐 。据此,答案为A。
3.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D项的成语使用有误,与后文前后矛盾,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应用“大同小异”。
4.C
【解析】试题分析:对文学常识知识的综合考查。C项,《狼》一文中的屠户开始对狼抱有幻想,从“投以骨”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所以C项的表达是错误的。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