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100题
专题09 名篇名句默写
一、选择题
1.日积月累,按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札扎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每逢中秋佳节,远在异乡的游子会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十五夜望月》)
(5)郑板桥在《竹石》中用“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坚定不移秉性;于谦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达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质。
(6)居家学习期间,妈妈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和“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教导我要好好读书,努力学习。
2.运用课内外积累填空。
(1)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的不舍;语文是画,画中是“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清冷;语文是歌,这歌是“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的豪壮;语文是情,这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的思念。
(2)老师问我们几位同学:“你们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有什么诀窍吗?”小东说:“‘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就是要多动手,多实践。”李西说:“‘_____________,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学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老师说:“你们各有各的好办法,真为‘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啊!”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2)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3)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4)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是什么?是辛弃疾笔下“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丰收景象;是令杨万里惊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也是范成大“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田园童趣。
5.回忆所学内容填空。
(1)妈妈感慨地对老师说:“今天虽然与你交流的时间很短,但受益很大,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啊。”
(2)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为了解决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专注田畴,毕其一生,正如诸葛亮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然而袁爷爷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不能好好陪妈妈,甚至没能见上妈妈最后一面,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内心深处“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痛苦。
(3)六年级马上就要和同学分别,我想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同学依依惜别之情。
(4)午餐时,涛涛严重浪费粮食,生活委员提醒他:“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思来之不易。”涛涛不以为然,还嫌大家多管闲事,班长正色说道:“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涛涛听了,面露愧色。
(5)庆“六•一”才艺展示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吹拉弹唱,个个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真可谓“八仙过海——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6)读“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古诗时,我不由得想到一句俗语:“只许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积累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___了。《匆匆》
(2)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弈》
(4)“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古代诗歌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
“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寄托了王建在中秋节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河汉清且浅,_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
(2)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韩翃《寒食》)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4)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5)____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6)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8)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匆匆》)
8.与经典同行。
(1)只恐夜深花睡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棠》
(2)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湖阴先生壁》
(3)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满陂塘。_____________________、豪兴徜徉。小园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行香子•树绕村庄》
(4)荷笠带斜阳,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灵澈上人》
(5)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赏美文,悟真情。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_。”一儿曰:“_____________,而日中时近也。”
(2)_____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有缺点,______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行。______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__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句与句之间是用关联词连起来的,所表达的意思_____________。这段话主要告诉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有再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_____________?——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_____________?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短文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10.诵诗词,品经典。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_____。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诗人借竹子表达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5)小刚最近迷恋上网,经常玩游戏,不好好学习。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词佳句)劝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11.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中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他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清朝诗人郑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写了竹石的品格,表达了作者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漫游书海,诗词的魅力让我沉醉: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让我仿佛看到了绿树红花的江南美景: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仿佛看到了从天际边滚滚而来的蜿蜒的黄河。
(3)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尚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克俭于家。”
12.课文内容填空。
(1)儿童总是那么天真无邪,贺知章的笔下,天真地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的笔下,调皮地玩: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________。雷震的笔下,悠闲地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 _____________说的。
13.按要求填空。
(1)【诗词品悟】诗中有春:《春夜喜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写到了春雨和春色;诗中有志:《马诗》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诗,能体现诗人远大理想或坚贞品质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情:范仲淹在《江上渔者》这首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没风波里”的描写,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2)【人物品析】《匆匆》一文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用优美的语言提醒我们日子总是一去不复返,要懂得珍惜,请写一个珍惜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那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像张思德那样 _____________,生命就像李大钊那样 _____________,生命就是像 _____________(填人名)那样“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3)【文中明理】我们也能从名言警句中深受启发,汲取力量。如:说话是一门艺术,有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又如《文心雕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告诉我们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则久”则告诉我们落后就必须有所变革,才能不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告诉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
14.古诗文默写。
(1)诗中绘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2)诗中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诗中言志: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燮《竹石》
15.积累与鉴赏。
★本学期线上网课期间,瑞涵同学的语文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你一定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俗语劝诫他多读书、多积累,多获取真知。
★诗言志。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光明磊落,心中有民,其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注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宋思想家王安石诗风含蓄,抒写自己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为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我们中国由来已久,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曾经表达出一生“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的崇高愿望;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也引用中国古代司马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述为人民利益而死,_______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__________。
16.回忆诗句、名言警句,把答案填写对应的横线上。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3)__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17.根据情景写下适当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1)丁丁不爱读书,上课总是开小差。你会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诫他珍惜时间,努力奋进,否则,年老了会留下悔恨。
(2)老师的一番话令我受益匪浅,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我终于醒悟:读书要下苦功夫,要勤奋,正所谓:“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文及古诗文积累。
(1)诗词大会中有个环节叫“飞花令”,“飞花”来源于唐代韩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2)中秋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唐代诗人王建这样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可抒情,亦可言志。《石灰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死也要保持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道出了诗人不随波逐流的坚定立场。
(4)《学弈》中两个小孩在学习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学习的态度不一样,结果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5)我们不能只喜欢听好话,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药苦口利于病。
(6)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谷爱凌曾经训练受伤,右手骨折,仍咬牙坚持,最终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冠军,正印证了郑燮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诗歌的语言是优雅的。你能根据积累恰当运用吗?
(1)下面诗句空白处对应填写的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___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__________ 。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 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③当春乃发生 ④空山新雨后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2)四季生活有诗意。上面哪句诗勾起了你美好的记忆?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用一段话写清游览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等,并恰当引用诗句。
…………
参考答案
1. (1)纤纤擢素手
(2)天街小雨润如酥
(3)青春作伴好还乡
(4)不知秋思落谁家
(5)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骨碎身全不怕
(6)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