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检测卷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鳌(áo)头 蟠(pān)龙 金銮(luán)殿
B.击磬(qìng) 依(yǐ)着 攒(cuán)在一起
C.轮廓(kuò) 气氛(fēn) 御膳(sàn)房
D.废墟(xū) 爆炸(bào) 迥(jiǒng)然不同
2.下面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凛然 塥瘩 棍棒 裁剪 䓓备
B.雕刻 跺脚 颓然 咀丧 趴下
C.抽屉 谜语 揭开 班点 干燥
D.沙漠 磁场 海盗 培养 倾听
3.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B.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人迷时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C.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数量很少。)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4.下列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项( )
A.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作诠释)
B.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打比方、列数据)
C.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一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作比较)
D.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迁”(引用)
5.阅读课文时关注下面的选段,可以完成哪个阅读任务?( )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A.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B.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C.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6.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道路:①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②两地之间的通道。③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1.道路两旁是林立的大厦。( )
2.突击连靠着微弱的灯光,为后续部队打开一条道路。( )
3.在人生道路上,布满着痛苦的荆棘,我们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
渲染: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②比喻夸大地形容。
4.这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大家用不着这么渲染。( )
5.画家将这幅画渲染得十分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7.按要求写句子。
(1)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补写句子)
我们的操场很小,像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不小心,球就飞出了界。
(2)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补写句子)
动物有各种各样的睡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一)课内阅读。
《竹节人》选段
①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②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③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④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féng fèng】,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⑤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⑥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⑦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gā gē】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⑧将鞋线一紧一松,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1.划去【 】中不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 )
(2)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
3.阅读时要根据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1)想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应浏览选文后仔细阅读第________自然段。
(2)想知道怎么玩竹节人,应浏览选文后,重点阅读第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
4.从第⑧自然段“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等词,你体会到作者______的心情。
5.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竹节人游戏指南”。
竹节人游戏指南 | |
材料 | 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
制作方法 | 第二步: |
第三步: | |
操作方法 | 第一步:把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使竹节人立起来。 |
第二步: | |
第三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搏斗 |
(二)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依据,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星上水汽含量极少。 B.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
C.火星上表面温度很低。 D.火星上有磁场,但大气层中没有臭氧层。
8.美国“海盗号”探测器对火星进行分析和测试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如果想探究“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这个问题,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得到答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甲】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托 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乙】龙身周围还(衬托 衬映)着流云火焰。
③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钟楼,全长约八公里。
④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1.选词填空
【甲】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托 衬映)______________。
【乙】龙身周围还(衬托 衬映)着流云火焰____________。
12.选文①②④段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13.这是一段关于“太和殿”屋檐装饰的介绍,放在哪一段中合适?( )
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从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
A.第①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④段
14.可否将第①段画线句改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为什么?请结合画线句中加点词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介绍太和殿的内容中插入第③段的原因:从内容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结构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药品说明书,完成练习。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药品名称】 诺氟沙星胶囊
【成 分】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诺氟沙星。
【适 应 症】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和伤寒沙门菌感染。
【规 格】 0.1克
【用法用量】 口服。肠道感染,一次3~4粒,一日2次,疗程5~7日;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8~12粒,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儿童用药】 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本品不适用于18岁以下婴幼儿及青少年。
【贮 藏】 遮光密封保存
【有 效 期】 24个月
【生产编号】 014200525591
【生产地址】 XXXX制药有限公司
16.妈妈肠道不好,常常会肠道感染(敏感菌所致),家里的药箱里常备诺氟沙星胶囊,这种药对妈妈的这种情况有治疗效果吗?请从说明书中找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由于妈妈的肠道感染是由敏感菌引起的,妈妈应该如何服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则说明书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19.你的同班同学着凉后腹泻了,根据说明书上的信息,她可以吃这个药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③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④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⑤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⑥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⑦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20.选文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简要概括什么是“海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第⑤段“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句中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两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D
【详解】A.蟠(pān)龙——蟠龙pán lóngB.依(yǐ)着——依着yīC.御膳(sàn)房——御膳房shàn
2.D
【详解】A.“塥瘩”改为“疙瘩”;“䓓备”改为“筹备”。B.“咀丧”改为“沮丧”。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