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检测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1日
资源编号 57733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检测卷(含答案)

2023-09-07 六年级上册 0 1,96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检测卷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jù lí        qí zhì      zhèng wěi

bào zhà        xuān gào      biāo zhì     yuè lǎn

2.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山坳(ào)    潜伏(qián)    扯掉(chě)        居高临下(jù)

B.暖和(huo)    干涸(hé)    咳嗽 (ké)      蜷一下腿(quán)

C.摧毁(chuī)    掀翻(xiān)    伪装(wěi)        看家本领(kàn)

D.蔓延(màn)     趁着(chèn)    警戒(jǐng)      毕毕剥剥(bāo)

3.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壮烈    日冠       满腔怒火    崭钉截铁      气状山河

B.习贯     一副画      坠入山谷    悬崖绝璧     横七竖八

C.冰雹     手留弹      昂首挺胸    壮烈毫迈     粉身碎骨

D.沸腾     下棋      晋察冀     坚强不屈     叽里呱啦

4.下列对句中引号的作用表述有误的是(     )

A.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颗毒牙。(表示特定称谓)

B.敌人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表示着重论述)

C.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表示直接引用)

5.运用了点面结合写法的一项是(    )

A.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B.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C.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D.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绝:①气息中止,死亡;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③断绝。

引上绝路(      )    绝交(      )       气绝身亡(      )

(2)临: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

身临其境(      )    居高临下(      )   临别(      )

7.给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选择正确的用法。(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话题的转换

1.“丁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走进了教室。(      )

2.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

3.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

4.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

8.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用书上学到的方法改写下面的句子。

(1)方法一: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来表达

妈妈见到好朋友后喜出望外地说:“你能来真是太好了!”

改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用其他与“说”有关的词语,代替文中的“说”。

老张用力推了小伙子一把,大声说:“少废话,快走。”

改写:老张用力推了小伙子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废话,快走。”

我手握钓竿,盯着湖面,口中不停地说:“鱼儿鱼儿快上钩,大的不来小的来!

改写:我手握钓竿,盯着湖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儿鱼儿快上钩,大的不来小的来!”

9.照样子,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你想到的情景或场面。

毕毕剥剥:由于持续的干燥、高温天气,某地发生了山林大火。大火熊熊燃烧,迅速蔓延,火光冲天,呼呼作响。

(1)纹丝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一)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1.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③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3.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文段《狼牙山五壮士》节选,完成各题。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 lú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ēng 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

②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许多具敌人的尸体。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báo(雹 苞)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③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xuán(悬 旋)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⑥“中国共产党万岁!”

⑦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6.给文中括号里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书写,用“√”表示出来。

7.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选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勇跳崖

8.选文第①段中,用“     ”画出从整体上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句子。用“﹏﹏﹏”画出具体写每一位战士战斗情景的句子(画出任意一句即可)。这种写法属于场面描写中的          的写法。

9.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体会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你运用选文的写法,描写阳光大课间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阅读感悟。

【语段一】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语段二】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语段三】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语段四】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12.请你为每个语段提取关键词语作为小标题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根据开国大典的顺序,将四个场面重新排列。

(1)(      )    (2)(      )    (3)(      )    (4)(      )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语段二】中“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的“一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语段四】,我发现:相对而言,对每一个方阵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的描写,对受检阅部队的总体描写是“面”的描写。本段中对于“面”的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不仅突出了整个阅兵场面的________________,更突显了________________

1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语段二】中的“排山倒海”运用夸张的手法,烘托出会场掌声的声势浩大,从中能感受到热烈的会场气氛。(      )

(2)选段共两次写掌声,【语段一】和【语段二】中的掌声都表达了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热爱。(      )

(3)【语段三】中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万里长城和长江南北附近的地区,说明宣告的声音之大、影响范围之广。(      )

(四)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②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6.在第①段中,找出描写“点“的部分,并找出描写“面“的部分,并说一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加点的“火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的火光与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今在灯光下学习的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19.“我的心紧缩着”这句话写出了“我”的紧张,写出了“我”为________而焦急,为________而担心的心情。

20.“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__________;“我”又忍不住不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反衬了______________。

21.概括选段中的“我”心情变化的过程。紧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段中作者说邱少云是“年轻的战士”,后文又称他是“伟大的战士”,对这两个称呼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这样写体现了他当时极度悲痛的心情。

B.正因为邱少云“年轻”,才更加突显其“伟大”。

23.“我心里像刀绞一般”,这时候“我”的内心活动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提升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国庆期间,上海博物馆推出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的活动通知,请你根据海报完成练习。

“你我的中国梦”爱国主义影片放映活动通知2019年国庆期间,上海博物馆“佳片有约”放映厅将放映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影片。活动地点在上海博物馆二楼“佳片有约”放映厅,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观影。
时间 上午9:30开始 下午14:30开始
10月1日 《恐龙当家》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10月2日 《金刚》 《建党伟业》
10月3日 《地心历险记》 《建国大业》

24.该活动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该放映厅面向_________________开放。该放映厅的名称“佳片有约”所包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有人说:“现在是和平年代,人民安居乐业。了解革命故事,重温革命岁月已经没有多大必要了。”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学校组织看完本次电影后,准备开展一次关于“爱国”的演讲比赛,请你为明明的演讲稿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少写两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英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小樱来帮帮老师好吗?”

“好的!好的!”地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风位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地再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的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她仔细端详花,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而花盆破旧,得连边都没有了。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地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地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27.请你找出文中表达“她”在“浇花”这件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

惊恐——(        )——(       )——惊喜——(        )

28.当老师提出让她帮忙时,她心里充满莫名的惊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后来“她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波浪线画出老师与她几次对话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一句话。

30.用“___”画出与“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相照应的一处描写。

31.“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中带点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联系短文和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激动     渴望     豁然开朗

28.她一直很自卑,自以为没人重视她     她不再自卑(或变得自信)

29.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

30.那是一朵白的吸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技头,如天熟般顾盼生姿;而花盆破旧,锈得连边都没有了。

31.带点的字表现出“她”当时很意外、惊讶,因为她从没注意过花盆。

32.示例: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同样,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不是外表,而是心灵,身体上有缺陷没有关系,只要你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只要你还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任何困难都阻拦不了你成功的脚步。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检阅 距离 旗帜 政委 爆炸 宣告 标志 阅览

2.B  3.D  4.B  5.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2)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检测卷(含答案) https://www.0516ds.com/5773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