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汇总及习题演练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资源编号 55559

《聊斋志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汇总及习题演练

2023-08-08 语文 0 2,20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汇总及习题演练

《聊斋志异》思维导图

一、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オ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倣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撇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这种简单的经历使蒲松龄与普通乡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蒲松龄曾写过《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婚嫁全书》《历字文》等通俗读物,这些著作体现了蒲松龄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构成了他与其他小说家不同的精神品格他创作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作品

二、概述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为蒲松龄书斋名,“志”为记载记录,“异”指的是奇闻异事,因而正如书名所说,其中记述的都是民间或作者虚构的荒诞、离奇的故事。《聊斋志异》共有短篇小说431篇,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其内容大致有四类:

1.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这类故事在《聊斋志异》里为数最多,也是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如《婴宁》《青凤》《连琐》《连城》《鲁公女》等。此类故事情节大多为富有才情的书生或公子在打发孤独寂寞的读书生活过程中,偶遇由鬼怪狐妖幻化成的美貌女子。两人一见钟情后,由于各种原因又暂时分别,此后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有学者指出,联系蒲松龄的个人生活情况,有理由认为这正是由他自身孤独寂寞的际遇而产生的幻想。蒲松龄大半生都是离妻别子,孤身一人在缙绅之家坐馆教书。他在长期寂寞孤苦的独身生活中产生了希求艳遇的幻想。然而他的这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便假借鬼狐故事聊以自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故事虽然在情节上大致相仿,但塑造的人物形象却各有千秋。婴宁天真无邪,青凤温柔羞涩,连琐才华出众……均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一般都是鬼狐仙怪,却无妖鬼之气,而是“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在她们身上寄予了作者对于理想女性和理想爱情的向往。她们不外乎都是才貌双全,温柔良善,坚贞而痴情,具有女子优良的品行。她们选择爱人,也不以身世门第论高低,而是重在以才德取人。最重要的是,她们能够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作自我牺牲,冲破现实的层层阻隔,最终和爱人团圆。

2.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友情故事也是蒲松龄看重的一部分,如《叶生》《田七郎》《娇娜》《蛇人》等。这类故事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内容上都各有不同。《叶生》在很多学者看来是一篇作者感怀身世的自况之作。同时,也讲述了叶生报答知遇之恩的故事。《田七郎》报的不是知己的知遇之恩,却是朋友的扶助之义。《娇娜》故事中尽管也有爱情故事,但是友情故事也是一条主线。这是一种有别于同性情谊又异于夫妻情爱的男女之间的友谊。而《蛇人》则是人与蛇、蛇与蛇之间的友情,以人与蛇、蛇与蛇之间的深厚情谊来反衬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3.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这类故事虽然多写鬼怪狐妖,但实际上是借此来反映广阔的社会内容。它主要有两个方面:抨击朝廷腐败黑暗,豪强仗势欺人,民冤深重而不得伸,最后只能采取极端手段或是借助鬼狐仙怪的法力,或是以牺牲复仇者生命为代价,才使善恶得果报,如《梦狼》《红玉》《商三娘》等。《梦狼》则深刻揭示了当时官员冷酷凶残的虎狼本相。《红玉》讲述了一个叫红玉的狐女帮助自己爱人惩罚恶人的故事。《商三娘》则更为惨烈,是一个弱质女流为了复仇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2.揭露科举弊端和科场腐败,也表达了科举失意的无奈和不平,如《司文郎》《贾奉雉》《王子安》《续黄粱》等。此类故事多以讽刺的手法来表现。《司文郎》《贾奉雉》均以戏谑的方式讽刺主考官的昏聩无能。而《王子安》《续黄粱》等则展露了屡试不第的读书人,连在梦中都不得及第的可悲可怜,最后也许只能像《罗刹海市》中所说“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4.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如《崂山道士》《画皮》《骂鸭》《雨钱》等。此类故事教育训诫的意味很浓,但是总体看来却不流于僵化的说教,而是寓庄于谐,发人深省。《崂山道士》嘲笑了一些人得了一点小利便贪得无厌,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以致“触硬壁而颠蹶不止”的丑态。《画皮》则讽刺了因贪图美色而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愚人。
三、经典故事

1.《促织》

《促织》写明朝宣德皇帝好玩促织(蟋蟀),责令地方上每年给他进贡,致使促织也成了可居的奇货,“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华阳县有位叫成名的人,因为交不出应征的促织,被打得“两股间浓血流离”。

受女巫的指引,成名好不容易捉到一只促织,却又被小儿子不慎弄死了,小儿子因为害怕父亲责怪,竟投井自杀。后来,儿子的灵魂化成一只促织,能征善战,成名因此受到了赏赐,成了秀才,还发了大财。

一只蟋蟀,竟然决定了人的生死!这是血泪的控诉,也是绝妙的讽刺。

这种反映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的作品,还有《红玉》《梦狼》《窦氏》等。

2.《青娥》

《青娥》写霍桓对青娥一见钟情,却无法与之相会,后从一个道士那里得到了一把斫石如泥的小铲,挖开墙壁,与青娥相见,并赢得了青娥的爱情。但这种爱情又受到女方家庭的阻挠,几经周折,才在县令的帮助下成了亲。几年之后,青娥又被父亲招到深山。霍桓找到山里,用那把小铲奋力“凿石攻进,且攻且骂”,终于把青娥接到家里。
这个故事歌颂了这些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谴责了阻挠、破坏这种爱情的封建势力,表现了自己美好的理想。

《聊斋志异》中,这种描写理想爱情的故事很多,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鸦头》等。

3.《司文郎》

《司文郎》写了一个有特异功能的瞎眼和尚,只要在他面前把一篇八股文烧掉,他用鼻子嗅一嗅,就能立刻说出文章的好坏。书生王平子虚心好学,受过高人指点;余杭生则惯好吹牛,对写文章一窍不通。俩人一起来向瞎眼和尚请教。和尚嗅过王平子的文章后说:“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亦近似矣。”又嗅余杭生的文章,嗅一篇便“咳逆数声”,连呼“勿再投矣”!可是应试的结果却是王平子落第,余杭生高中。和尚感叹地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这种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弊端,控诉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毒害的作品,还有《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王子安》等。

4.《席方平》

《席方平》中,席方平在冥司告状的过程中受到严刑拷打,城隍、郡司又许以千金,他均不为所动。到了冥王那里,又受笞刑,他喊道:“受笞允当,谁叫我无钱耶!”冥王又把他放在火床上,“骨肉焦黑,苦不得死”。冥王问他:“敢再讼乎?”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必讼!”冥王又命令把他锯成两半。虽是“痛不可禁”,他却“忍而不号”。

他的这种精神使得行刑的小鬼也不由地发出“壮哉此汉”的赞叹。冥王没有办法,只好又来软的,叫他回到阳间,答应让他发财,给他增寿,并当场把这些写在生死簿上。但他毫不动心,终于在二郎神那里告了一状,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种歌颂被压迫人民对恶势力的抗争的作品,还有《商三官》《向杲》等。

5.《崂山道士》

《崂山道士》写一个慕道的王生往劳山拜师学道,却又受不了山中艰苦的劳动生活,终于半途而废。

临行前,他请老师教给他穿墙之术,老师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告诉他,法术不能乱用,否则就不灵了。他回到家里,却马上向妻子吹噓自己的本领。妻子不信,他便当场试验,结果一头撞在墙上,额头上鼓起一个大包。作者在篇末说:“闻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为王生者,正复不少。”显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就是要讽刺王生这一类喜高名、好卖弄,却又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去学一点真本事的人。

这类故事总结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还有《种梨》《画皮》《瞳人语》《狼》等。

四、习题演练

1请从《世说新语》或《聊斋志异》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符合下列评价的人物,完成人物卡片。

“《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①冷隽②,记行则高简③瑰奇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注]①玄远:玄妙幽远。②冷隽:意味深长。③高简:清高简约。④瑰奇:奇特美好。

备选人物:桓伊  谢安  嵇康  黄英  聂小倩

人物卡片

作品 《世说新语》/《聊斋志异》
编者/作者 刘义庆/蒲松龄
人物
 

 

典型事例

形象特点

2.电影《倩女幽魂》鬼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她就根据《聊斋志异》改编而来,男女主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水浒传》中的英雄型女性,《简爱》中的独立型女性,《聊斋志异》中的美丽狐女……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下面选项中的一个女性,用一个词语或者短语评价该女性的美,并结合名著中的相关情节,简要说明理由。

A.扈三娘《水浒传》 B.简爱《简·爱》 C.婴宁《聊斋志异》

4《聊斋志异》题材多样,大都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奇幻的世界,或指斥不公,刺贪刺虐;或揭露科举腐败;或表达美好的追求等,请结合一个人物加以分析。

A.司文郎    B.席方平    C.连城     D.婴宁

5名著阅读。

做“名著中的女性形象”专题探究,要对备选名著中的女性进行分类。你认为下面哪两个人物可分为一类?请结合名著相关情节阐述理由

备选:A.连城《聊斋志异》)  B.唐小山(《镜花缘》)C.简·爱(《简·爱》)    D.沈琼枝(《儒林外史》

人物形象特点 女性代表 理由
示例:追求婚姻自由 连城 连城信守忠诚,在盐商逼婚时忧愤而死。简·爱在罗切斯特双眼失明后毅然回到他身边
简·爱
(1)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6.《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女性的美好形象,如婴宁、聂小倩、香玉等,请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她的形象。

7.中国古代的志人小说不追求完整的故事性,而重在写出人物的个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说说《聊斋志异》中的“花妖鬼狐”和《世说新语》里的“名士”各有什么特点,且各选取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8为下列名著选择相对应的微评论:

①《骆驼祥子》__________②《聊斋志异》__________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

A.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B.一个人,在生活的磨难和生活的摧残中丧失了一切好品行,最后沦落成为野兽群中的一员。

C.这本书使人依稀看到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同时也看到一种与荒诞的虚构的异乎寻常的接近。

9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腻。蒲松龄用一支生花妙笔塑造了一个个美丽、多情、聪慧且独具个性的狐女形象。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评的“花妖狐魅,多具温柔娇憨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这些狐女形象的特征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请你任选一类,结合具体的篇目及内容,选择1-2人试作分析。

A.体态丰盈、容貌美丽         B.多情主动、敢爱敢恨

类型 典型人物 具体描写或事例 你的评价
A 示例:清风 “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 这些美丽的狐女形象,不仅保有传统花妖狐媚的艳丽妖娆的特点,而且具备了人间女子或端庄或曼妙的气质。
B 示例:莲香 莲香是一个典型的多情多义的狐女,她为了爱人,甘愿付出任何代价。她和女鬼李通判女同时爱上了桑生,面对桑生和鬼女的爱恋,她没有争风吃醋,而是处处为桑生着想,多次劝告桑生远离女鬼,并“采药三山”,救了桑生一命。后来,为了能与爱人白头谐老,莲香甘愿死而投胎,终于在十四年后嫁与桑生,再续前缘。

10.《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一生坎坷,在他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他写了一副自勉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____________________,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_____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请你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成语,还原这幅对联。

文言文阅读

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①乡里,落拓②无偶,性尤怪诞,为村中童子师以自给,不求于人。其作《聊斋志异》时,每临晨,携一大瓷罂③,中贮苦茗④,又具淡巴菰⑤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席,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润色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成,故笔法超绝。(选自《新世说》)

【注释】①蒲留仙: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人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博)人。清代文学家。以《聊斋志异》名世。②落拓:落泊,穷困失意。③罂(yīng):小口大腹的盛酒器。④茗:茶。⑤淡巴菰(gū):烟草的旧音译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下陈芦席/推陈出新

B.又具淡巴一包/一一为具言所闻

C.性尤怪诞/水尤清冽

D.如是二十余年/斯是陋室

1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见 行 者 过 必 强 执 与 语 搜 奇 说 异 随 人 所 知

13.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怎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牧竖捕狼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节选自《聊斋志异》)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令嗥__________

②相去数十步__________

15.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一处)

乃 舍 此 趋 彼

16.同样是人与狼的较量,(甲)文中的屠户与(乙)文中的两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1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鸿

天津弋人①得一鸿②,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翔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二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兽何知,而钟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弋人:射猎的人。 ②鸿:大雁。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抵暮始去/意与日去

B.弋人将并捉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得二两六钱强/少年强则国强

D.物亦然耶/其人舍然大喜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弋 人 悟 其 意 乃 曰 是 将 以 赎 妇也 遂 释 雌。

(3)《狼》和《鸿》中都提到了“禽兽”一词,试分析作者对两种“禽兽”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

1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①,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释】①弋人:捕鸟人。②鸿:雁。③翱翔:指鸟回旋飞翔。

(1)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①“从”字甲骨文字形如图1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义有“顺从”“听从”等。文中“飞号从之”的“从”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集”字甲骨文字形如图2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文中“既而集其足下”的“集”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3)文中雄雁一直跟着捕鸟人并吐出黄金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由此可以看出雄雁有和人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情(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②树而蚤③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④里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⑤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⑥之,可笑已。(摘自《聊斋志异·卷六》)

【注释】 ①欻(xū):忽然。②诸:之于。③蚤:通“早”,早上。④昧爽:黎明。⑤逡巡:小心谨慎。⑥罹:遭受。

19.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笑已。(同“矣”,语气助词)

B.遂钩肉,翘足挂树间。(于是,就)

C.既走,又从之。(既然)

D.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同“值”,价值)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
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21.本文中的狼很贪婪,文中是怎样写狼的贪婪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2.本文与我们所学的课文《狼》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出两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骂  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23.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一处)

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文章,你能从悟中出什么道理吗?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邹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惫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蓄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止也。他日见某公,而其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节选自《聊斋志异·鸽异》)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C.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

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写张幼量送鸽给某公,实现了“宝剑赠壮士”的愿望。

B.鸽子品类繁多,数不胜数,不是精通此道的人,不能辨识。

C.张幼量按照鸽经的要求,用养育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

D.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聊斋志异》)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29.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词。

目似__________________

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

其喉 __________________

此人何取而自患耶 __________________

3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31.下列各组句子中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刀劈狼首          乃伪睡

B. 久, 目似瞑       犬阻不使前也

C.其一坐于前         亦与相安

D. 狼径去            无

3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⑵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⑶甲、乙两文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③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④吹之。极力吹移时⑤,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俗称“窝棚”。③但:但是,可是。④吹豕(shǐ)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割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⑤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3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

3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36.甲文中,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7.甲文通过写屠户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_________、_________的本性;乙文中屠户 用_________ (方法)杀死了恶狼。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①。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  , 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着《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蒇(chǎn)]完成。

38.下面加下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传先生乡里/面山而                             B.食贫给/非亭午夜分

C.淡巴菰一包/渔人答之                             D.故笔法超/湖中人鸟声俱

39.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见 行 道 者 过 必 强 执 与 语 搜 奇 说 异 随 人 所 知

40.简要说说蒲留仙先生怎样写成《聊斋志异》?

41阅读《义犬》,完成后面小题

潞(lù)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pèi)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tuó)③金亡其半,涔涔(cén)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qú)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zhǒng)云。(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州府。③橐(tuó):钱袋。④冲衢:交通要道。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既走,则又从之_________②遗金宁有存理_________

(2)与“乃以石投犬”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D.以至鸟兽、木石(《核舟记》)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两处)。

搜 括 囊 蓄 傅 百 金 将 诣 郡 关 说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5)结合文章内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6)读完本文后,有人拟写了一副对联,请结合提示,将空余的部分补充完整。

上联:孝子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义犬__________________护银。

…………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一:人物:《世说新语》桓伊。典型事例:桓伊与王徽之不曾相识,但当王徽之请人让他吹笛子时,桓伊就回身下车,坐在胡床上,为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演奏完毕,他也没有与王徽之说一句话,就上车离开了。形象特点:傲视礼法,洒脱不羁,举止清高。

示例二:人物:《聊斋志异》黄英。典型事例:黃英酷爱菊花,也善于培植菊花。她种菊、育菊不同于自命清高、单纯为了欣赏的马生,而是自种自卖,“爱菊亦足谋生”。形象特点:具备人的特质,精明能干、讲究实际,同时又富于美的情趣,善雅谈,能纫绩。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语文 《聊斋志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汇总及习题演练 https://www.0516ds.com/5555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