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汇总及习题演练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55432

《艾青诗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汇总及习题演练

2023-08-06 九年级上册 0 2,32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汇总及习题演练

《艾青诗选》

一、作者简介
艾青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他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二、诗歌风格及经典名言

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经典名言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动乱不安的年代,友谊像阴天的芦苇,在风中哆嗦着,发出听不见的哀叹。 — 艾青

2.说什么家乡不家乡,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祖国的山河处处都可爱,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 — 艾青【勘探队员之歌】

3.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艾青

4.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问南来的燕子,去问轻柔的杨柳—艾青《窗外的争吵》

5.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最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艾青【盼望】

6.谁的泪水退回内心?谁的汗水落地成河!而谁在溯游在水之中央守住梦想的温床?生命的洪浪此起彼落。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我守住梦想。守住灿烂的阳光正如守住涉足远行的方向!—艾青 【守住梦想】

7.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选自《礁石》

三、艾青诗歌的意象

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照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其实,在诗人的成名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中,这种自由诗的特点就已经非常明显,这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到了抗战时期,这种诗风成为艾青自觉的追求。
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四、诗歌主题概括

1、《阳光在远处)

这首诗写于异国他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表达了心中的愁苦与向往。

2、《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和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更像是分行书写的散文。诗人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可以说,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

3、《芦笛一纪念故诗人阿波里内尔》

作者在上海监牢的不眠之夜,借铁栅外的灯光,写下了这首悲壮的、叛逆的诗篇《芦笛),他控诉了这个没有自由的罪恶世界。

4、《他起来了》

这首诗所蕴含的历史内容和艺术审美力量是博大的,是一首充满了激情和热血的诗,它为历史塑造了一个准备进入生死搏斗的民族巨人形象。

5、《铁窗里》

这首诗感情真挚而深沉,想象力丰富,写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对自由的无限渴望。

6、《煤的对话)

这是一首以对话形式写成的寓意深刻的咏物诗,写于1937年那个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春天。“煤”的答话正是彼时彼刻中华民族的心声。

7、《生命》

这首诗是诗人直接抒发自己对生命思考的一首诗。这首诗不长,却有实有虚,极其深刻地描绘出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伟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8、《黎明)

这首诗通过“我”来写“我”与黎明的关系,以“我”对黎明的感情来讴歌黎明。整首诗明丽潇酒,娓娓动听,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黎明的一种渴望。

9、《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10、《风陵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爱国主义感情和对抗战必胜的信心,还描绘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哀怨。

11、《北方》

诗人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又讴歌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12、《黄昏》

这首诗是以田野的气息为意象来构思并展开的,语言朴实平易,感情真挚。

13、《我爱这土地》

这首抒情诗采用了象征手法表达情意,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其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14、《吹号者》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人在这首诗里为我们在中国历史的广场上树立了一个吹号者和浸濡着血迹的铜号的形象,让我们在今天仍然能清晰地听到那曾经唤醒了一个民族并激励这个民族奋斗。

15、《鱼化石》

《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艾青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五、考点速记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2.“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以上文字出自《艾青诗选》中的《鱼化石》,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3.“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以上文字出自《艾青诗选》中的《北方》,全诗抒发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4.“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这句诗出自艾青的短诗《刈草的孩子》,该诗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体现了艾青诗歌创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5.20世纪30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6.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 ,就托付给乳母——“大堰河”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7.”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选自《我爱这土地》。试分析此节中作者如何将全文推向高潮?

答案: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8.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选自《我爱这土地》,此节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9.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10.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11.艾青的《太阳的话》全诗运用那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拟人的修辞手法,便于运用对话和呼告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

12.艾青诗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爱国主义。

13.艾青的《太阳的话》全诗运用那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拟人的修辞手法,便于运用对话和呼告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

六、习题演练

1小明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倒数第二节作了如下朗读设计(表重读,“v”表停顿),不恰当的一处是(  )

A.中国的v苦痛与灾难,                                  B.像这雪夜一样v广阔而又漫长呀!

C.雪落在中国的v土地上,                              D.寒冷v在封锁着中国呀……

2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更为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3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认识,以下诗歌不是艾青创作的一项是    (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B.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C.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D.跳舞着的流水呀/在你途中的泥沙/要求你的歌声/你的流动呢

4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                                 B.《太阳的话》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5下列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

C.从“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6下列对艾青的《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渴望火的到来,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炽烈的情感和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7下列对艾青的《盼望》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在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中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营造出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情感,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8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9下面对《艾青诗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艾青的诗歌中选用了丰富的意象,有的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

B.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句诗坦诚地告诉我们:“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还要亲密。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D.诗人在《礁石》一诗中借咏礁石而咏人抒怀。伤痕累累的礁石依然“含着微笑/看着大海……”,象征着人们坚忍不拔、乐观自信的精神。

10下列对于《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第一次署名“艾青”,这是他的成名作。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C.《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真切感和表现力。

D.绘画出生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11阅读下面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填入上图①②③④处正确的一组诗篇是(  )

A.①《我爱这土地》  ②《煤的对话》    ③《光的赞歌》    ④《礁石》

B.①《煤的对话》    ②《光的赞歌》    ③《我爱这土地》  ④《礁石》

C.①《我爱这土地》  ②《礁石》    ③《煤的对话》    ④《光的赞歌》

D.①《煤的对话》    ②《我爱这土地》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2)随着时代的变化,艾青诗歌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请借助上面的思维导图,结合下面的两首诗,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艾青诗歌风格的变化。

河(二)

沿着寒夜的河边

我听见河水哗哗地流着

好像一群喧闹的夜行者

一边行走,一劝歌唱

它们在这寒冷的夜晚

从冰层下面

不止地奔向远方……

一切都已入睡了

但河水依然兴奋地流着

经过广大黑暗的地域

一直奔向黎明

《鱼化石》(节选)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3)艾青曾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请结合《艾青诗选》中的诗篇,谈谈你的理解

13《艾青诗选》

(1)艾青(1910- 1996),原名__________,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____》,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____________________》被选人中学语文教材。

(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3)艾青于1910年农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_________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4)“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地崎岖/是如此地泥泞呀”出自艾青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艾青的《__________》歌颂了毛主席。

名著阅读。阅读《艾青诗选》,完成小题。

14.下列各组诗句中,其作者是艾青的一项是(  )

A.记忆的梗上,谁没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B.绿草求她地上的伴侣,树木求他天空的寂寞。

C.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D.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15.杨联芬在《艾青诗选()》中说:艾青诗歌的价值,在于其对于民族、人类的爱,对人的朴素情怀的感动,以一种独特的美的形式来呈现与表达。请结合《艾青诗选》中的具体诗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艾青诗选》和《水浒传》是本学期必读的两本名著,请根据你对两本名著的阅读,完成问题。

16.某同学对《艾青诗选》的诗歌进行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情不那么深沉了,也不讲究句式的整齐了。

B.读《鱼化石》,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诗人对革命斗争的不懈追求以及为革命斗争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读《农夫》,“也只有你们,才能真正地爱着土地”这两句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热爱土地的赞美之情。

D.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诗借助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祖国遭受磨难的忧愤之情。

17.以下这节诗出自诗人艾青的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大堰河,含泪地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

18在《水浒传》中多次出现,请你根据小说的相关情节,完成下列表格,并探究在小说中的作用。

人物 故事情节 酒与故事的关联 体现人物的特点
武松 景阳冈打虎 酒壮好汉胆 __________
_____  醉卧灵官殿 酒令好汉斗 勇猛凶悍,很讲义气
宋江 浔阳楼吟反诗 酒添好汉愁 __________

“酒”在小说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了更好地阅读《艾青诗选》,班级成立了研学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对《艾青诗选》进行主题阅读活动。以下是小语所在小组的部分活动。

1[积累夯实]阅读艾青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诗作,挑选自己喜欢的篇目背诵。

小语没有听清要求,误将艾青的一首1978年后创作的诗歌纳入背诵篇目,请帮他挑选出来。(  )

A.《大堰河——我的保姆》                               B.《黎明》

C.《鱼化石》                                                      D.《煤的对话》

2[朗诵品味]小组合作朗诵《我爱这土地》,品味诗歌情感。

对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的朗读设计,小语和小文产生了分歧。

小语:我认为应该读得深沉一些,语调下抑。

小文:我觉得应该读得激昂一些,语调上扬。

你更赞同谁的朗读设计?结合诗歌说明理由。

20《艾青诗选》阅读

1)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在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一一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下面诗歌中没有土地意象的是(  )  

A.《我爱这土地》                                              B.《手推车》

C.《鱼化石》                                                      D.《北方》

2)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你觉得下列诗句不是艾青创作的是(  )  

A.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B.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C.世界要是没有光,等于人没有眼睛,航海的没有罗盘,打枪的没有准星。

D.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

3)绘画出身的艾青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着得天独厚的敏感力,善于通过色彩的巧妙运用来准确揭示事物的特点和表情达意。他在《北方》中用绿色表__________,在《火把》中用红色表__________,在《手推车》中用黄色表__________,在《向太阳》中用紫色表__________

(供选择的词语:快乐  悲痛  荒凉  希望  生命  忧伤  )

…………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朗读的感情基调。确定朗读的感情基调要根据朗读文本的内容、情感来确定。
根据“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可知,这首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爱。所以,应该用沉重的感情基调来处理。故答案为:C。

【点评】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很重要的一点是抓关键词句。从抒情议论的关键词句入手,这些词句时集中体现思想感情的地方。关键词指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艾青诗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汇总及习题演练 https://www.0516ds.com/55432.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