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升初新生分班检测语文卷(七)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散步(sàn) 附和(hè) 屏住呼吸(pínɡ)
B.弓缴(zhuó) 隐藏(cánɡ) 狂风暴雨(bào)
C.刹那间(chà) 挪移(luó) 悄然无声(qiǎo)
D.摆摊(tān) 憎恨(zènɡ) 截然不同(jié)
2.比一比,组成词语。将正确字的写在横线上。(6分)
(呐纳) 喊 火柴 (梗便) 气 (魂魄) (魅鞋) 力
(嘹练) 亮 (溶熔) 炼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3分)
A.赤壁之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下列关于小说的内容,表述不妥的一项是( )
A.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B.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基本脱离生活。
C.《桥》、《穷人》和《在柏林》三篇小说,故事结局都出乎意料,结尾升华主题。
5.下列句子中应填写正确的一组关联词是( )(3分)
__是数九寒天,爷爷__坚持锻炼( )
A.如果……就…… B.因为……所以……
C.即使……也…… D.不但……而且……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他的演讲激情四射,所以我只好甘拜下风。
B.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在六一联欢会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有趣的喜剧。
D.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7.补全下列诗句、俗语或谚语。(7分)
(1)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__。
(3)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
(4)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____。
(5)写一句抒写思念故多、怀念亲亲友的诗:____________。
(6)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用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打敗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8.这则寓言的标题是《 》,选自《 》一书,相传为古希腊寓言作家 所作。(2分)
9.加点的“这样”一词指代的是 。“这么”指代的是 。(4分)
10.蚊子对子说这样长的一番话,是因为( )(3分)
A.蚊子说话太啰嗦 B.意思复杂,没有这么多话说不清楚
C.为了激怒狮子 D.为了刺激狮子,炫耀自己
11.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3分)
A.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B.两次描写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果敢;第二次表现蚊子的洋洋自得,不可一世。两相对比,巧妙地点出了蚊子先胜后败的原因。
C.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骄傲自大、洋洋自得的心态。
12.文中“叹息”一词写出了蚊子( )(3分)
A.自负而又自卑的心理。 B.懊悔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C.懊悔而又不服气的心理。 D.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13.用一则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3分)
A,骄兵必败 B.夸夸其谈 C.自食其果 D.纸上谈兵
(二)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丁立梅
①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的日子,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②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椰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匐。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③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见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的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捅捅母亲,算作招呼。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④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叠声唤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⑤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起一些人的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呐!”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⑥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言慢语说:“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⑦“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⑧母亲还是宽容地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呀,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
⑨儿子一听,恼了,跺脚道:“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细细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⑩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少啰嗦,下次你不要再来了!”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一步一匍匐地走了。
①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许木讷,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故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题目“不要对那个人叫嚷”中的“那个人”指的是__________。(2分)
16.文中画线的语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母亲的形象?谈谈这些描写方法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谈谈你对结尾的“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读了此文后,你想对文中的孩子说些什么?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19.题目:你是我最感激的人
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有重点,有中心,字数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B
【解析】A.有误,“屏住呼吸”的“屏”读音为bǐng,指抑制。读píng指遮挡。读bīng指惶惑不知所措。B.正确。C.有误,“挪移”的“挪”读音为nuó。D.有误,“憎恨”的“憎”读音为zēng。
2.呐 梗 魄 魅 嘹 熔
【解析】“呐喊”和声音有关,所以正确的是“呐”;“梗”是木字旁,发音“gěng”,火柴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火柴梗”:第三组词语应该是“气魄”,而“魂”发音hún”,不正确;第四组的词语是“魅力”,指吸引人的力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