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升初新生分班检测语文卷(八)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逃窜(cuàn) 瘦削(xuē) 投掷(zhì) 陡然(dǒu)
B.巍峨(wēi) 谱写(pǔ) 汹涌(yǒng) 一缕(lǚ)
C.僻静(pì) 小巷(xiàng) 豆腐(fu) 蕴藏(cáng)
D.抡起(lún) 山涧(jiàn) 沸腾(fèi) 晋察冀(jì)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
A.走出门,就与徽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B.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厉。
C.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D.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侮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3.对下列汉字的笔顺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匕”,先写竖弯钩,后写撇;“母”字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B.“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
C.“凸”,第一笔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再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凹”,第一笔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D.“贯”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细细 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 ,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 ,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
A.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B.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C.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D.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5.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
A.《寒食》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宋代诗人韩翃。
B.《迅迢牵牛星》借用牛郎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表达一种相思不得的愁绪。
C.《马诗》通过咏马叹马的命运,表达诗人的远大报负和不遇子时感慨。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了作者的乐观豁达。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为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亲自到需要走访的群众家去。
C.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D.你真是杞人忧天,即使下大雨,这里地势高,绝不会被淹没的。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张老师退休了,但她无时无刻牵挂着她的学生们。
B.能否具备良好我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我们通过并讨论了本次活动的计划。
D.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热烈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8.补充句子。(7分)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教导我们。(2分)
(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善意地提醒他。(2分)
(3)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穷人的风骨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见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让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一两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着,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难过,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可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在搭上自己的5元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点儿。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了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上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您肯定垫进去了5元钱,所以我今天给您送来。”
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但家长执意要还钱,推让半天之后,家长突然生气了,一把将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猛然跌倒。
9.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的题目是“穷人的风骨”,文中的“风骨”指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中画“_____”的句子表明了“我”( )(3分)
A.担心说得太多,会让学生起疑心,进而知道事情的真相
B.把这样的事情当作一位老师分内之事,因此无需多做解释
C.不想让学生双肩承担一堆零钞的重量,突出了“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
12.这篇短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父亲让人敬佩,假如你是他的女儿,你最想跟他说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南夷服诸葛
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夷汉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蜀志》所载,止于一时之事。国朝①淳化②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嘉州士人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境有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渡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赍③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事见怡显所作《云南录》。 (选自《容斋随笔》)
【注】 ①国朝:当前朝代。②淳化:宋太宗年号,990年-994年。③赍(jī):把东西送给别人。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获/为夷汉所服 B.止于/一时之事
C.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 D.非/贡献征讨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反( ) (2)使( )
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自己的话回答:赵公美做的什么事体现了“南夷服诸葛”?这采用了什么写法来体现诸葛亮之“贤”?(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8.请以“邻居”为题,完成600字左右的作文。
…………
参考答案
1.D
【解析】D项“抡起”中“抡”的读音为lūn。
2.C
【解析】A项,“微风”的“微”是细小,轻微的意思,而“徽”读huī,表示某个集体的标志,符号,如国徽、校徽;表示地名,如安徽、徽州。表示美好的,如徽号。B项,“游历”的“历”是经历的意思,而“厉”表示严格,严肃,猛烈。例如严厉、厉害。C项,没有错别字。D项,“阴晦”指昏暗,阴暗。“晦”读huì,是昏暗,不明显的意思。“侮”读wǔ,是欺负,轻慢的意思。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