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分层进阶攻略
议论文考点例说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王尘子
①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②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冬奥建设者倾力打造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办赛人员严谨专业完成赛事组织工作,医疗防疫人员守护参赛各方健康,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暖心服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冬奥赛场上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广大冬奥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彰显出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的使命担当。
③自信开放,就是坚持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颁奖时刻,穿戴“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的礼仪人员托起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冬奥奖牌,古老文明与奥林匹克交相辉映。从服饰到配乐,从竞技到颁奖,文化之美与运动之美在冬奥赛场竞相绽放。从可爱憨厚的“冰墩墩”“雪容融”,到大街小巷处处装点的中国结、红灯笼,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折射出中国人民的自信,诠释着中华文化雍容大度、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
④迎难而上,就是坚持苦干实干、坚韧不拔。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面临疫情的严峻挑战,也面对国际格局演变带来的体育政治化逆流以及种种新问题、新情况。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广大参与者始终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
⑤追求卓越,就是坚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从申办、筹办再到成功举办,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在冬奥会中落地,让“科技冬奥”从愿景走进现实。冬奥建设者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用中国智慧、中国速度打造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
⑥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世界各国绝不是孤立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同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⑦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在北京冬奥精神的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努力奋斗。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
1.(信息的理解和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论点的?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中心论点分析。此类题目包括寻找文章论点,概括提炼文章论点,为文章拟一个题目等几种形式。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对论点的类型、特点及一般所处位置有一个大致了解。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的主张,包括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寻找文章的论点一需要把握论点的特点,二需要把握论点在文章所处的位置。论点具有概括性、鲜明性的特征,表述简洁,从位置来看。
中心论点一般位于全文的开头,总体或结尾总结性的段落中,分论点一般位于具体段落的开头。文艺性议论文文笔比较优美,语言比较含蓄,有时论点隐藏在字里行间,因此需要读者加以概括。概括时,要将各段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容加以整合,并结合作者的情感流露。
(1)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①多数议论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②在文章开头。文章是并列式或总一分结构时,中心论点一般在开头提出。或是文章首段首句,或是所引资料、叙述故事后的总结句。
③在文章中间。
④在文章结尾。文章的结构是分一总或递进式结构时,中心论点一般都在结尾提出。注意常见的标志性词语,如:“应该”“必须”“由此可见”“因此”“所以”“总之”等,这些词语引出的句子往往就是中心论点。
⑤论点的表述往往是一个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一般包含谓语动词)。
(2)概括、归纳论点:
①通过修改论题得到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有论题而没有明确的论点,这时只需对论题加以修改,将陈述性的词语改为有主观倾向的谓语动词,写出对象、限制范围,即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从关键词句中提炼中心论点。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根据这些句子的提示,归纳段意层意,从而概括出中心论点。
③通过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比如说本题,根据第①段的语句“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⑦段“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在北京冬奥精神的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努力奋斗”分析,概括为: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伟大复兴力量。
2.(论证方法的辨识与评价)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分析。此类题往往分两步考察,先指出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分析,该论证方法,在具体语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时,应应当依次作答。首先,方法的界定要准确,其次,一定要联系语境加以分析。
(l)辨析论证方法:
看内容,抓关键词:①如果段落内容涉及具体的事倒、名人轶事,那么就是举例论证;②如果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官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那么就是道理论证:③如果句子中运用了明显的比喻手法,那么就是比喻论证;
④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那么就是引用论证。
(2)论证方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增强文章说服力。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论证的分论点,否则写出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闸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正反对比论证: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分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将……和……加以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更严密,说理更透彻。
(5)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铁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比如“冬奥建设者倾力打造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办赛人员严谨专业完成赛事组织工作,医疗防疫人员守护参赛各方健康,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暖心服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冬奥赛场上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广大冬奥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彰显出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的使命担当”是举例论证,结合“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分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这一分论点。
3.(信息的理解和评鉴)下面这则材料作为②﹣⑥段中哪一段的论据最合适?为什么?
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考点解析
(1)如何分析论据在文章中的作用?
首先应当辨别辨明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其次,应当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找到其支撑与证明的对象。而这种被支撑或被证明的对象一般位于这个论据的前面或后面,多为概述性文字。第⑥段观点是“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强调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不是孤立的,有力地论证了第⑥段观点。所以要放在第⑥段。
(2)如何补充论据?
从题型上看,补充论据有两种考查方法,一是选择题,提供四个选项让考生加以选择,二是填空。简答题从论据的类型上看,有补充事实论据,也有补充道理论据。
❶辨析论据(选择题):解答时首先需要明确题干中要求证明的论点,其次逐一分析选项,明确每项论据的中心及作用,根据论点进行排除判断。
❷补写论据:
①审清题干。看是要补充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如果补充事实论据,则包括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内容)。如果补充道理论据,则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②表达准确。补写事实论据,要真实准确,切忌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要简洁,凡与证明论点无关的情节都是多余的;要流畅,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恰当,前后贯通。补写道理论据,如果直接引用,则应原文照录,切忌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注意引用内容的准确性。
4.(综合评鉴与应用)阅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拓展。从拓展的方向来看,有两种情形,一是向课本儿拓展,一是向生活拓展。从题型上看,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拓展,也无论哪一种题型,解答时一定要注意语境,要分析语境,否则达不到拓展比较的目的,容易出错。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说出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即可。
★★★
5.(论证思路的梳理)请梳理一下全文的论证思路?
考点解析
解题步骤:第一步,先分层,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第二步,结合内容,具体理清各段通过……论证方法来证明……(分)论点;第三步,得出(强调)……结论(论点)。
技巧方法:
(1)理清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如:①/②3④⑤/6
(2)结构和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出论点一进行论证→得出结论 总→分总
(3)呈现论证(思路)过程: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开篇由习近平在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接着从“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自信开放,就是坚持雍容大度、开放包容”“迎难而上,就是坚持苦干实干、坚韧不拔”“追求卓越,就是坚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不同角度论述。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
6.(评价与赏析)体会文章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考点解析
解题步骤:第一步,从语言形式上感知、发现全文(段)语言的风格或特点。第二步,结合具体语句、段落分析解说。
议论文语言特点:严谨,准确,具有逻辑性。漫谈、趣话、杂感类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平易近人、随性自然、幽默风趣。
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具有讽刺性、战斗性。
修辞的角度: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运用对比的修辞,鲜明地表达作者观点;运用反问、排比等修辞,加强语气,增强气势,起到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作者、作品的角度:①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精神世界、气质风骨等方面。②作品出处来源。
本题中语言鲜明,态度明确,爱憎分明表达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迎难而上,就是苦干实干、坚韧不拔,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保持一往无前风雨无阻的锐气,就是保持使命至上积极进取的志气,就是保持不畏艰险不惧挑战的勇气。
…………
参考答案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参考答案
真题回顾
1.【解析】根据第①段的语句“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⑦段“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在北京冬奥精神的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努力奋斗”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伟大复兴力量。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