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名著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人教部编版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30日
资源编号 51504

专题09:名著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人教部编版统编版)

2023-06-01 八年级下册 0 2,10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09名著阅读

1. [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尔从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后来受朱赫来影响,革命意识觉醒,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B.保尔因感情受挫,选择离开家乡去工地干活,后来参加战斗,历经磨难,多次死里逃生。

C.保尔病情恶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没有向命运屈服。

D.小说通过对保尔成长经历的描述,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争、建设场景和社会生活风貌。

2.为方便同学们借阅,班级图书管理员为《经典常谈》标注了四个标签。其中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

A.启蒙读物         B.国学入门         C.历史评论         D.白话典范

3.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四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4.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四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B.《说文解字》是仓颉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C.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5.想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根据你读《经典常谈》的经验,应选择阅读的是(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6.带着具体目的去阅读,往往能更好的解决课内学习遇到的某个问题。为了更好的学习课内古诗文,你选择性阅读了《经典常谈》中的相关章节并有了新理解,下列表达有误的是(   )

A.《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都是非常经典的文言文,应该属于“经史子集”四部中的“子”部,可以选择去《文十三》一章进行深入阅读。

B.为了更好的对《<诗经>二首》中的主旨进行解读,你可以查阅《<诗经>第四》中关于“诗言志”的相关观点。

C.《经典常谈》里解释“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你认为《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很好的例子。

7.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8.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一书,于1942年出版,作者朱自清当时在昆明西南大学任教。

B.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朱自清的着眼点虽然主要在于普及性,但是他也没有放弃学术性。

C.朱自清在《序》里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D.中国文字相传是仓颉造的;八卦相传是女娲画的;《周易》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

9.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B.《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箍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10.请阅读《经典常谈》相关内容,完成小题。

小相想收集关于“苏秦”“张仪”的故事,他应该阅读(   )

A.《史记》          B.《诗经》          C.《战国策》        D.《尚书》

11.某校开展以“漫步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某班同学分成四组,各展才艺。下面设计所涉及的经典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取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渔家傲》中的内容,完成书法作品。

B.选取《红岩》中江姐和狱友们一同绣五星红旗来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场景,绘制海报,表现“信仰坚定”主题。

C.选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条件艰苦的工地抢修铁路的片段,进行话剧表演,表现“青春励志”主题。

D.选取《西游记》中大闹五台山的故事,创作连环画,表现孙悟空反抗封建制度的斗争精神。

12.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妈妈对鲁迅倾听美女蛇故事的专注神情印象深刻,后又见鲁迅痴迷于神话图像于是托人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

B.过寿日那天,刘四见虎妞特别听话,眼睛老跟着祥子,越看越气,就借故把气出在想打架的祥子身上,给了虎妞一些钱,让她打发祥子赶紧离开。

C.保尔在筑路时,遭受到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终于又一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D.周进辞去蒙师工作之后,靠帮姐夫记账维持生活,后在省城参观贡院,引发求取功名之心,得到姐夫的资助,进京赶考,终在暮年中了进士。

13.第三小组收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感受保尔为了革命具有的保卫黄河般的意志。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尔出身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保尔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保尔经受了严峻的自身与外在环境考验,坚持参加修建铁路,后因病致残,双目失明,以至全身瘫痪而死。

14.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主要有兴趣选择、问题选择、目的选择和方法选择四种情形。请你在《经典常谈》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任选一部名著,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进行选择性阅读的经验。

15.班级准备开展“经典我来谈”名著阅读分享会。请根据你的阅读兴趣或目的,结合《经典常谈》一书的具体内容写一段话,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和感受。(100字左右)

16.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快速阅读、选择性阅读、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等不同的方法。请结合《经典常谈》的相关内容,介绍你在阅读这部名著时采取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后的收获。(100字左右)

17.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圆豆同学推荐大家采用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并请你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可以选择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任务一:学完教材中《诗经》二首以后,小九同学对《诗经》的表现手法十分感兴趣,请你向她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任务二:橙子同学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1)根据上述“方法提要”,请推测圆豆推荐大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二:(               )

18.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的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1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咨;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1)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_____》

(2)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_的形式。

(3)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甲】《左传》这部书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但迷信卜筮,所记祸福的预言。几乎无不应验;这却大大违背了征实的精神,而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合了。晋范宁作《榖梁传序》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艳”是文章美,“富”是材料多,“巫”是多叙鬼神,预言祸福。

【乙】《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战争的记载;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它的记言也异曲同工,不过不算独创罢了。它可还算不得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书;它的顺序是依着《春秋》的。《春秋》的编年并不是自觉的系统,而且“断如复断”,也不成一部“书”。

(1)上面两段文字都是介绍古代经典《____》。【甲】文段出自 _____(作者)《经典常谈》中的《 ________ 》;【乙】文段出自《 _______ 》。

(2)阅读【甲】【乙】两片段,说说《左传》的优缺点。

21班级开展以“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读唐诗】

唐诗经典 《经典常谈》相关内容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七言四句的诗,唐以前没有,似乎是唐人的创作。这大概是为了当时流行的西城乐调而作;先有调,后有诗。五七绝都能歌唱,七绝歌唱的更多—该是因为声调曼长,好听些。作七绝的比作五绝的多得多,本书选得也多。

(1)《江雪》的体裁是(   )

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         C.五言古体诗       D.五言乐府

(2)《经典常谈》中认为“唐人绝句有两种作风:一是铺排,一是含蓄”,你认为《江雪》是铺排还是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知识卡片:铺排:平排几个同性质的印象,让它们集合起来,暗示一个境界。含蓄:要从浅中见深,小中见大。)

2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文段一】

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

【文段二】

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

(1)【文段一】中的“书”是指《经典常谈》,“小学”是指_____________;【文段二】中的“许氏”是指__________,“这部书”是指____________

(2)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本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这本书体现了现代学术摈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学的精神。

C.这本书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所以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特别突出。

D.全书夸奇炫博,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23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书”原是纪录的意思;大约那所谓“书”只是指当时留存着的一些古代的档案而言;那些档案恐怕还是一件件的,并未结集成书。成书也许是在汉人手里。那时候这些档案留存着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汉人便将它们编辑起来,改称《尚书》。“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书”上加一“尚”字,无疑的是表示着尊信的意味。

(1)请说说《尚书》中内容的由来。

(2)《尚书》记言也记事,记言和记事的区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4名著阅读。

(1)《经典常谈》是作者____________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____________的著作,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____________的顺序,并把许慎所著的文字学经典____________放在首篇

(2)朗诵会上,同学们朗诵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文段,小语发现这些文段出自的著作《经典常谈》中都有提及。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国学经典著作和文段相符。

国学经典著作 文段
①________ 文段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_________ 文段二: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A.《诗经》      B.《尚书》       C.《离骚》        D.《史记》

25.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著名学者________(填人名)的名著 《______》,这本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________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 _______ 》 放在首篇。

(2)请结合名著内容,具体说说“天雨粟”的原因。

26.语文老师组织了《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参与。

(1)根据提示写出“经典”名字。

经典 常谈
①《____》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____》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有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③《____》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分辨“义”“利”甚严。

(2)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1)___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2)___

(3)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27.某班举行“整本书阅读”活动,小文为《经典常谈》制作了以下阅读分享卡,请依据提示完善下表。

阅读分享卡
作品简介:《经典常谈》是作者(1)___在 1942 年受著名学者杨振声鼓励而编撰的一部国学研究专著。该书共(2)___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3)___顺序,并把文学经典(4)___放在首篇,是一部见解精辟、文笔优美的国学入门书。
语段 批注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 “忠恕”,如“时习”“阙疑”“好

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结合课文《〈论语〉十二章》,我更理解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是(5)___,语段中“时习”的介绍也让我联系到课文中(6)“______,_____”这一章, 论述了做学问的方法;“择善”让我联系到课文中(7) “_____,_____”这一章,论述了做人的学问。结合课文,我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而朱自清先生的
介绍也让《论语》的内容更通俗易懂。
交流反馈:小语:小文,我最近也看了《经典常谈》,可是我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没什么作用,因为发展经济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关系不大。

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帮助小文有理有据地反驳。

小文:(8)___________

28.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做史官;周末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良士,也得记载表彰。我做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著,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做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

(1)上面文段选自名著______,作者是______。文段中的“你”是______  。

(2)文段中的“你”听了这段话后是怎么做的?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3)上述名著中说最初记录歌谣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那是为什么呢?

29.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

(1)文中的“他”是______,他劝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所以属于_________派。

(2)“他”成功后,可佩六国相印。像他一样的游说之士为什么这么受各国君主重视?

30.根据《经典常谈》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

(1)请概括原始歌谣的作用。

(2)选段中“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实现的?请联系所学《诗经》篇目,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31.选择性阅读是阅读本书的好方法,根据阅读体验向同学推荐阅读《经典常谈》的相关篇目。

(1)王同学对太极八卦有疑问,不妨去读一读_______

(2)张同学对自己的姓名用字写法很好奇,不妨去读一读_______

(3)李同学对先秦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可以推荐他先读_______

《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草木不仅出现在诗歌中,也出现在经典里。请结合阅读体验,完成下面小题。

【从经典看草木】

楚辞经典 《经典常谈》相关内容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节选自《离骚》) 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

32.请运用《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

【以草木品经典】

33.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问题。

(1)下图是小嘉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以保尔的成长经历做的笔记,你觉得小嘉的笔记做得好吗?请结合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阐述理由。

(2)松柏,历经风雪洗礼更显坚劲;蒲公英,借助风力把希望播撒在远方;二月兰,能在春寒中绽放美丽……请你用一种植物来比喻保尔·柯察金,并结合原著内容,说说这样比喻的理由。

34.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经典常谈》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 ___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 《__》,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书中具体阐述了“六书”的内容和起源。这里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和转注、__两种用字方法。

(2)班级开展以介绍“中国古代诗歌”为主题的活动,有人说,《经典畅谈》适合选择性阅读,你同意这种阅读方法吗?结合《经典常谈》中的相关篇目,说说你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备选篇目:《<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

35.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经典常谈》是①______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②______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③《_________》,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2)班级开展以介绍“中国古代诗歌”为主题的活动,结合《经典常谈》中的相关篇目,说说你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备选篇目:《〈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

36.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做史官;周末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做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着,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做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

(1)上面文段中的“你”是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的“你”听了这段话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37.《经典常谈》入选教材名著导读,同学们开展了“阅读经典传承文化”阅读活动。

【关注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

《① 》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

《② 》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研读内容】

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以上均选自《经典常谈》)

【延伸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目录中缺失的篇目名为:①_______、②________,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篇目是:③__________。

(2)①研读内容中四个“实在”体现了杜甫诗歌的什么特点?请结合延伸阅读材料具体分析。

②朱自清认为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请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B.“保尔因感情受挫”表述有误,保尔并不是因为感情受挫离开家乡的,他为救朱赫来而被抓,后来侥幸逃离监狱,离开家乡。

故选B。

2.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专题09:名著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人教部编版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5150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