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讲:判断段落作用-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练习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9日
资源编号 50778

第09讲:判断段落作用-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练习

2023-05-21 中考 0 2,25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

判断段落作用

一、考点说明

理解文中重要句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段的把握。

高频重点段落:首段、尾段、过渡段、环境描写语段以及与文章主要内容形成呼应、对比或补充说明文章内容的段落。

二、常考题型

1.某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XXX?

3.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第X段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文中某段能否删掉,请说明原因?

6.文章第X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

三、真题链接

年份 地区 题目 能力要求 题干
2022年 湖南·益阳 《讨缘》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请说说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022年 湖北·恩施 《给我妈尝尝》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在结构上有哪些作用?
2022年 辽宁·鞍山 《母亲禅》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选文结尾段的作用。
2022年 辽宁·沈阳 《味蕾上绽放的思念》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请结合选文,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⑪段的作用。
2021年 四川·绵阳 《高山远鼓》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文末画线句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1年 山东·济宁 《渑池来信》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最后一段可否删掉?为什么?

四、技巧点拨

一、段落作用

(一)开头段 (二)中间段 (三)结尾段
  1.开篇点题   1.承上启下(过渡)   1.总结全文
  2.统领全文   2.交代:人、事、因、经过、结果   2.点明中心
  3.交代:人、起因、结果   3.交代背景(环境)   3.深化主题
  4.交代背景(环境)   4.设置悬念   4.升华情感
  5.引出下文   5.做铺垫   5.引发思考、引人深思
  6.设置悬念   6.埋设伏笔   6.照应前文或题目
  7.做铺垫   7.对比/衬托/烘托   7.首尾呼应
  8.埋设伏笔   8.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9.奠定感情基调   9.揭示中心
  10.渲染气氛 营造氛围   10.烘托人物心情
  11.激发阅读兴趣   11.照应

开头例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开篇点题,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开头例2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中间例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侧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承上启下)

中间例2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下文埋下伏笔/铺垫)

结尾例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结尾例2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意义的事物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我的母亲》(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二、答题技巧: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1.从内容角度答题时:

①写这句话(段落、情节、内容)都写了些什么;

②体现了什么人物的什么情感;

③需要再扣住本文的中心去点明它与中心的关系。

2.从结构角度答题时:

①总领全文;

②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③引出了下文;

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⑤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

⑥与上下文相呼(照)应;

⑦总结上文;

⑧篇末点题等角度考虑。

例文鉴赏1

讨缘

骆瑞生

①小时候,春节前常有人来送财神和春联。送财神的人站在每家屋前唱《财神歌》,唱完后就发财神画像和春联,主人家则照例要给他些钱,只有实在拿不出钱的穷人家才会给些玉米和稻米。

②那年,送财神的人又来了,他是一位老人,六十多岁的样子,背着背篓,拄着拐杖。当他出现在村口的时候,小孩子们就都跑过去看,我也混在其中。

③在一家门前唱完,送完财神后,老人就去下一家。在离我家越来越近的时候,我突然着急起来,一种窘迫的心情压得我喘不上气。我爸爸生病了,家里已经没有钱了。我担心老人来我家唱歌,被妈妈拒绝后他会难受,而妈妈也会难受,因为这又一次提醒了她,我家是整个村子里唯一买不起财神画像和春联的人家。

④终于,老人叩响了我家的门,妈妈打开门,抱歉地对老人说:“我家不买。”

⑤老人说:“没多少钱的。”

⑥听了老人的话,妈妈更难堪了,她低下头,重复了一遍:“真的不买。”

⑦这时,屈辱的泪水一下子从我的眼眶里涌出来。

⑧老人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闻到我家那么浓郁的草药味就明白了。老人对妈妈说:“那我就不讨钱,我讨缘。”

⑨说完,不待妈妈开口,老人就唱了起来。老人的声音像一阵暖风,吹进我家破陋的房子里,我悄悄站在妈妈后面,盯着老人唱歌。老人唱歌时眼睛是亮亮的,他盯着门框,那些歌词一个字一个字地从他嘴里磨出来,他用拐杖轻轻地叩打着节奏,完全沉浸其中。这是我听老人唱《财神歌》唱得最好听的一次。

⑩老人唱完后就将财神画像和春联放在我妈妈手里,合着手说了一声:“祝你家来年发财。”说完就走了。

⑪妈妈装了一袋玉米递给我,说:“小跃,你把这袋玉米给他。”

⑫我提着玉米赶紧追上去,对老人说:“我妈妈说这是给您的,抵钱。”

⑬“快拿回去,我说了是讨缘的。”

⑭我的声音突然哽咽了,我说:“您是唯一给我家唱《财神歌》的人,就收下吧,不然我妈妈会更难过的。”

⑮老人听到我的哭声,便将玉米从我手中接过去,放在了背篓里。

⑯我好奇地问他:“什么是讨缘?”

⑰“现在我就讨到缘分了,和你的。”老人摸了摸我的头。

⑱我又问:“您到每家都讨缘吗?”

⑲老人回答:“那不是。只有去你家是讨缘,去别人家都是讨钱。缘分可比钱重要得多。”

⑳我从老人的话里听出了暖意,终于破涕为笑。

(选自《善意如清流》一书,有删改)

问题:请说说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内容 “只有实在拿不出钱的穷人家才会给些玉米和稻米”从内容上看,是交待出春节送财神春联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是对“主人家则照例要给他些钱”这一通常情况的补充介绍,不过这一情节在后文“我”家出现了,所以这是预示着情节的发展;
结构 “只有实在拿不出钱的穷人家才会给些玉米和稻米” 从结构上看,这一句能引出下文的具体内容,是伏笔和暗示,也能引发读者的思索和阅读兴趣。
答案 预示并引出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下伏笔。

…………

判断段落作用配套练习

一、余光中的诗和他的文学批评

①余光中是汉语文学非常重要的诗人,他一生共发表过一千四五百首诗,多元的题材很难妥善分类,勉强划分为:爱情亲情,如《等你,在雨中》《母难日》;小我大我,如《乡愁》《欢呼哈雷》;文学艺术,如《白玉苦瓜》《向日葵》;山川自然,如《垦丁十九首》《问海》;政治社会,如《慰一位落选人》《石器时代》;植物动物,如《太阳点名》《火金姑》;环境保护,如《控诉一支烟囱》《贝壳砂》等等。

②余光中的诗感应时代与人生,他有信有望有爱,生命体会有哀愁有欢乐,对国家民族的感情有忧有喜,对社会世事有针砭有讽刺有鼓舞有颂扬,合起来大体上映照出积极丰盛惜福感恩的人生。诗人的一生和国家民族分不开,《乡愁》脍炙人口自不用说,就是写每七十六年“来临”地球一次的哈雷彗星,余光中也会联想到国家,昂扬表示“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充满自信与豪气。面对空气污染,余光中诅咒工厂的大烟囱,是“毒瘾深重的大烟客……把整个城市/当作你私有的一只烟灰碟”。

③余光中的诗婉约处如宋词,阳刚处近史诗,明朗而不浅陋,耐读而不晦涩,有篇兼且有句,推崇者多,各地的读者和批评家讲之不尽。情诗如写莲花池畔小情人,“步雨后的红莲……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走来”,其典雅情调迷倒了多少年轻读者。作家流沙河也极爱他的诗,曾开课讲授,称其诗可读可解更可讲——可讲的意思是可让批评家细细讲出其精彩高妙的艺术。

④余光中熟悉中英两个文学传统,知道诗是形象的思维,写诗有章法有技艺;知道怎样继承与创新;余光中新诗的形式,有格律体,但以自由体为主。他的自由体甚有节制,创出了一种“半自由半格律”的新诗体,有人以为其创体的成就有如唐代杜甫之确立律诗体式。

⑤梁实秋曾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其实余光中既是伟大的诗人和散文家,也是杰出的评论家。他既评论中西古今文学,也评论音乐、绘画、书法。他的文学评论,涉及的文类也多: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⑥散文理论方面,余光中有“速度、密度、弹性”说和“炼丹”说,强调词汇和句法灵活多变。他又提出散文语言“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传真,西以求新”的多元融合主张。太阳之下少新事,余光中这方面的理论,也非完全簇新:孔子早就认为言辞应有文采,《文心雕龙》强调情与采不能偏废,杜甫主张“转益多师”。余光中的“白文俚西”以说是兼采众长而已。

⑦余光中精通中英文,中译英、英译中,成果丰硕。中文和英文语法多有不同,余光中深感中文写作亦步亦趋英文句法的流弊,认为国人可择英文句法之善者而从之,对“恶性西化”的夹缠冗长则必须避而远之。他撰文批评五四以来多个名家的作品,诗与文都有,包括批评其文字的“恶性西化”。余光中论“中文西化”诸文,1960年代起陆续发表,一片苦口婆心,产生了广泛影响。

(摘编自《南方周末》)

1.第⑤段画线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第④段“他的自由体甚有节制,创出了一种‘半自由半格律’的新诗体,有人以为其创体的成就有如唐代杜甫之确立律诗体式”可知这是余光中的创作的经历,所以题干中这句话是为了承接上文;由⑤段后文“其实余光中既是伟大的诗人和散文家,也是杰出的评论家”内容,可知这是引起后文,所以就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由内容上说写出了“余光中在诗文上的成就很高”;当然这也是梁实秋评价余光中的话,这是名家的话,能够跟有说服力,能够帮助我们相信创作是可以二者进行,并且造诣很高。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第09讲:判断段落作用-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练习 https://www.0516ds.com/5077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