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新课标】
通过了解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概况:十几批(次数多),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规模大),同行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人员类型多)。
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风俗习惯和一些节日)。
2.鉴真东渡(扬州大明寺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点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与新罗的关系:(文化交流,经济往来)
①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
②新罗商人来华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③新罗仿唐政治制度,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④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⑤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知识点三、玄奘西行
1、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贡献:①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②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③由其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原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易错易混】
1.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的是中国和日本、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属于对外关系;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体现的是汉藏之间的关系,属于对内民族关系。
2.《大唐西域记》是玄奘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的;《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写成的神话小说。
【历史解释】
1.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1)唐朝前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大。
(2)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3)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唐朝交通畅通,四通八达。
2.唐朝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表现。
(1)唐朝政府重视对外交往,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与外国使节来往频繁。日本、天竺、大食、新罗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唐朝也派使节回访。
(3)鼓励外国商人、留学生和留学僧来中国,给外国人以平等的待遇。
(4)尊重外国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积极吸收外国先进文化。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唐朝作为一个积极的文化传播者将自身的先进文化辐射到周边国家,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能够证明此特点的史实是( )
A.张骞通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 B.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2.鉴真东渡,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绘画等。这说明了鉴真东渡( )
A.推动了朝鲜民族汉化 B.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C.促进了中华民族交融 D.缓和了中日民族矛盾
3.唐朝前期的中外交流达到了20世纪之前中国对外交流的最高峰。下列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B.开辟了通往西域之路
C.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D.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友好往来
4.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 )
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 C.民族关系和睦 D.南北交流加强
5.贞观年间,一高僧为求取佛经西行4年,游历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到达天竺。后来,他的弟子根据其口述的沿途山川风貌和社会习俗,编纂成书。此书是( )
A.《大唐西域记》B. 《资治通鉴》C. 《西游记》D. 《牡丹亭》
6.某同学搜集了玄奘、鉴真、遣唐使、崔致远等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
A.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B.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C.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D.唐朝发达的科学与技术
7. “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到达天竺,访遍名寺研习佛法;学成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材料评述的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
8.考古学家在一处唐代墓葬发掘中,发现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产自东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国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印证唐代( )
A.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社会风气渐趋保守 D.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9.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这体现了( )
A.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 B.唐朝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C.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 D.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人奔波了一生,去过匈奴,去过西域,他没有率领过千军万马,却用自己的一双脚改变世界。东方的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及铸铁、凿井技术等西传,西方的良马、玻璃、宝石以及石榴、苜蓿等物品也传入东方;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两个帝国之间有了间接的经贸交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二卷》等
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更为积极的表现是文化的相互影响……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隋唐向周边、由外向内——周边向隋唐的互动、辐射,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两个帝国”的名称,说明“用自己的一双脚改变世界”的含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由内向外”方面,列举两件隋唐时期文化交流的史实。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汉唐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
2.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B.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C.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D.明朝对外交流的盛况
3.他是唐朝高僧,受邀东渡日本,历时12年。虽双目失明,但矢志不渝,到达时已是66岁高龄。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华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4.下图为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的形制和重量与唐开元通宝完全相同。这反映出当时两国( )
A.审美观念一致 B.文明相互借鉴 C.文明交流频繁 D.铸银水平相当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等传回日本。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整理自统编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在返日留唐学生的策动下,日本发生著名的大化革新。日本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唐文化浸染,他们吟哦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服唐服。同期的朝鲜和后来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中国文化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日本为例说明唐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下列描述最能体现唐朝对外开放特点的是( )
A.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B.政策开明和同一家
C.恩威并重怀柔为主 D.昂扬进取泽被东西
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 D.澶渊之盟
3.隋、唐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曾发挥过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下列发生于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唐蕃和亲 D.“遗唐使”来华
4.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后人研究当时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下列诗句能反映唐代中外交往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停杯共说远行期,人蜀经蛮远别离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
5.阅请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注: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唐朝时,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来到中国。吉备真备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到日本;空海从中国带回大批的佛教经典,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们还与其他学者共同努力,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材料三 2020年2月,当中国抗疫进展最紧张的时候,日本捐助中国的医疗物资上贴着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曾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注:诗句出自日本长屋王《绣袈裟衣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实行什么政策?举一例史实说明这个政策实行的效果。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中,唐朝先进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涉及哪几方面?
(3)据史书记载,材料三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诗句感动了一位唐朝僧人,使他决心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国文化。请写出这位僧人的法号和东渡日本的次数。
(4)综上所述,唐朝呈现出怎样的社会风气值得当今社会借鉴?
…………
参考答案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B
【详解】根据材料“唐朝作为一个积极的文化传播者将自身的先进文化辐射到周边国家,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可知表述的是唐朝的对外关系,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可以用于证明唐朝外交的特点,B项正确;A项是汉代,排除;C项是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是明朝,排除。故选B项。
2.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