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9日
资源编号 49554

第3课 盛唐气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2023-05-03 七年级下册 0 3,44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3  盛唐气象

【新课标】

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①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②垦田面积不断扩大。③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④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⑤ 兴修水利工程。

2、手工业:①纺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丝织工艺水平高,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②陶瓷业: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

3、商业繁荣:

(1)表现:①水路交通发达,②贸易往来频繁,③出现繁华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特点:①布局严整对称;②街道宽敞整齐;③商业繁荣(东西两市是商业区)。

(3)长安城地位:①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心,②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知识点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各族拥戴为“天可汗”)

战争:唐初,突厥控制漠北和西域,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统治。

任职: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册封(封王):东北渤海国(粟末靺鞨族)首领渤海郡王,西北回纥首领怀仁可汗,西南南诏首领云南王

设管理机构: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和亲(联姻):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知识点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原因: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民族交融,交通发达,思想活跃。

表现:①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②一些妇女受文学、音乐等教育,可参加娱乐活动。③社会风气兼容并包,衣食住行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 ④刚健豪迈的尚武之风盛行一时。

知识点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经济基础,统一安定,民族交流)

1.文学方面(诗歌)

李白(诗仙盛唐时期):诗歌特点:①歌颂祖国山河壮美;②抒发昂扬进取精神;③表现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③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

杜甫(诗圣由盛转衰时期):诗歌特点:①诗风淳朴厚重;②反映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③抒发悲愤凄婉之情;④诗歌反映史实,有“诗史”之称。

白居易(唐朝中期):诗歌特点:①直面社会现实,揭示统治者腐化和人民疾苦;②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2.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石窟和雕刻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键。

绘画人物、山水、花鸟、宗教。阎立本的人物画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音乐舞蹈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出现舞蹈家、歌唱家、乐器演奏家。

石窟:敦煌莫高窟(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

【易错易混】

1.曲辕犁是耕作工具,筒车是灌溉工具。

2.吐蕃是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的关系是并立的,不是从属关系。

3.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民族迁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的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和亲(唐朝时期,唐蕃和亲加强了民族的交往和交融)。

【历史解释】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为什么会出现“和同(为)一家”的局面?

(1)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国家富强,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

(3)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和睦友好作出了贡献。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这种以水力作动力的灌溉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秧马

2.甘肃武威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墓葬群,既具有唐朝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同时兼具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这反映出(     )

A.中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C.吐谷浑独特的文明特征                             D.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九年级(1)班黑板报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文化交融        C.海外贸易发达        D.社会经济繁荣

4.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

A.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5.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

A.文学艺术灿烂,科学技术发达                  B.体育活动丰富,社会开放进取

C.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

6.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其中,《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 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C.文成公主入藏 D. 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7.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

A.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B. 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

C.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D. 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

8.流寓湖南的文学家及其描写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在湖南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来往于今岳阳、长沙、衡阳、来阳之间,写诗近百首。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

A.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9.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     )

A.钟繇、胡昭 B. 颜真卿、柳公权 C. 王羲之、怀素 D. 赵孟頰、欧阳询

10.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题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     )

来自波斯的马球

来自西域的胡旋舞

由印度佛曲改编的《霓裳羽衣曲》

A.发达的交通           B.繁荣的经济            C.清明的政治 D.兼容并包的文化

11.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是对历史现象的文字记录,包含史书、历史档案、文学作品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的历史文献数量繁多,其中《史记》与《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时段长,内容丰富,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两部史书大致情况如下:

序号 史书 记载时段 作者
A 《史记》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司马迁
B 《资治通鉴》 从战国到五代 司马光

材料二

类型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诗歌
内容 登观音台望城

白居易

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哇。

遥认微微入朝火,

一条星宿五门西。

注释:

①菜哇:菜田中划分的方形小块。

②一条星宿:百官早朝时所执灯火,就如天空一道星宿。

备注 学者复原的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登观音台望城》被诸多学者用以研究唐朝长安城

(1)如果你要查找关于唐朝长安城的史料,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一部史书(只需写出英文字母序号),并说明选择这部史书的理由。

(2)观察材料二中的长安城平面图,概括《登观音台望城》所反映的唐朝长安城的特点。

(3)除查阅文献外,请你列举其他可以获得关于唐朝长安城知识的方法。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善于利用自然力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下列利用自然力驱动的生产工具是(     )

2.如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曲辕犁,有关曲辕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农田面积扩大                                B.促进了农耕效率提高

C.开启了铁犁牛耕时代                                D.壁画可知发明于敦煌

3.读右图,它主要反映了唐都长安(     )

A.布局严整对称        B.街道宽阔整齐        C.建筑规模宏伟        D.商业繁荣发达

4.重庆市云阳县明月坝寺庙遗址发掘中,出土了5枚“开元通宝”钱币。该钱币铸造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5.他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下图是他的作品《步辇图》。这位画家是(     )

A.张择端                  B.王羲之                   C.阎立本                  D.辛弃疾

6.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重武轻文已成潮流

7.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李清照                  D.曹雪芹

8.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少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赧na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

C.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

9.提取下列四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正确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0.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些史实反映了(     )

A.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B.民族交往与交融

C.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外文化交流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高祖时期,下令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把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这些措施促进了西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出现了历史上称为“

①________”的统治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筒、简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贞观末年,全国户数约300万,到开元末年,全国户数已超过841万。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②________”。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

(1)请将材料一、二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农业政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农业发展与国家强盛之间的关系。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小明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作方式的进步 B.冶铁技术的提高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2.如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下面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

A.边疆巩固 B.国力强盛 C.兼容并包    D.重文轻武

3.如图出自敦煌莫高窟壁画,印证了唐朝耕作工具的改进。这一工具是(     )

A.翻车B. 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

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宋元时期一—统一国家的建立           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5.某同学总结出一个朝代的特点:犁耕技术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开放。这描述的是(     )

A.汉武盛世 B.盛唐气象 C.两宋辉煌 D.康乾余辉

6.唐朝诗人元稹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C.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D.民族交融,相互学习

7.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

A.皇帝安于享乐 B.奢靡之风盛行C.文化兼容并包  D.尚武风气流行

8.唐朝时期,长安城内有两个市,每市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店铺),四方珍奇,皆所积集”。文中的“市”是指(     )

A.政府机构 B.商业区   C.娱乐区   D.居民住宅区

…………

参考答案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C

【解析】根据材料中“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等内容可知,这描述的是一种灌溉的农用工具。筒车是古代人民用于灌溉的一种工具,C项正确;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翻车是古代的一种龙骨水车,与题目中的“缚以竹筒”内容不符,排除B项;秧马是宋代发明的农具,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

2.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https://www.0516ds.com/49554.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