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9日
资源编号 49551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2023-05-03 七年级下册 0 2,40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新课标】

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从制度、经济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627年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

原因:

(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用人唯贤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

(1)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B、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3)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4.现实意义(对今天的启示):(1)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2)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快发展。(3)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4)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知识点二、女皇武则天

1.称帝是唐高宗的妃子,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后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骆宾王),扩大了统治基础。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在位期间,①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②人口持续增长,③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④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知识点三、“开元盛世”

1.措施:(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辅佐下实施改革。(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注重官吏考核)(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易错易混】

1.历史上一般把政通人和、社会安定之世称为“治世”,把政治昏暗、社会动乱之世称为“乱世”。

2.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年号“贞观”,史称其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唐太宗时期的贤臣房玄龄和杜如晦合称为“房谋杜断”。

【历史解释】

1.秦亡汉兴和隋亡唐兴有何共同之处?

(1)秦朝与隋朝的共同之处:都在消灭其他割据势力后完成统一;都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都因暴政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最终被推翻。

(2)汉朝与唐朝的共同之处:统治者建立政权后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都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

2.“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2)实行开明的政策和措施,如虚心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严格考察官员;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等等。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多次盛世局面,主要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下属于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出土戍边将士文书883件,文书中多次出现“开元四年”的表述。通过该遗址可了解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隋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危机与探索     B.繁荣与开放     C.屈辱与抗争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C.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     D.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5.小丽是某个朝代的“粉丝”,她对自己喜爱的朝代进行了知识梳理,部分内容如下图。由此判断,该朝代是(   )

政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经济——曲辕犁、筒车、唐三彩

对外——玄奖西行、鉴真东渡

A.商朝 B.秦朝 C.西晋 D.唐朝

6.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  )

A.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武则天的承前启后

C.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宋太祖的重文轻武

7. “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宋璟

8.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经济繁荣                                       B.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9.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记述:“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于普通人家。”导致唐朝官员来源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进科举取士        B.唐太宗打击官僚贵族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唐玄宗大力整顿吏治

10.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所学,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前124年,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2)指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

材料三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知黎庶,亦能覆舟。”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3)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主要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被誉为: (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中国古代先后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判断是否成为“盛世”的最根本标准在于(  )

A.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B.有开明君主出现

C.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D.老百姓安居乐业

3. “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史学家范祖再这段话称颂的是(  )

A.汉文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高士廉等奉命编写《氏族志》时,以山东崔氏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极为不满,要求按当朝官爵重新编定,遂以皇族为第一等,将山东崔氏降为第三等。这反映唐初

A.贵族等第观念犹存                                   B.君主权威面临挑战

C.区域经济发展不均                                    D.科举制度初见成效

5.下列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够体现因果关系的是(  )

①“尊王攘夷”,改革内政一齐桓公称霸②休养生息政策一文景之治

③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贞观之治④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元盛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玄宗(712-756年在位),在他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一系列改革,使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但在他统治后期生活奢侈腐化,官吏贪渎,豪强相并,民日贫困,危机已经潜伏。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灭商后,周公围绕分封制进行制度革新,立71国,姬姓居53。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封国,其封地有商朝遗民、伯禽所带周人、原奄国人,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周公将血缘亲疏关系引入分封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上到下、由亲到疏,遍及天下的治国体系。

——摘编自《周公的制度革新:分封制与宗法制》

材料二   贞观六年,太宗对大臣们说:“纵观古代帝王,有兴有亡,都由于君主耳目受蒙蔽,不知政治得失,忠诚正直者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者日渐得势,最终灭亡。这真可怕啊!”魏征答道:“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摘编自《贞观政要》译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公革新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宗是谁?他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良好社会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 “他倡导和鼓励进谏,在专制体制下,实行了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民主’,使贞观年间诤谏成风,政治生活趋向健康、和谐。”下列各项与文中皇帝有关的是(  )

A.开通了大运河         B.创建了科举制度

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D.派鉴真东渡日本

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下列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康熙帝

4.如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

A.兴盛的原因 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5.唐玄宗在位前期,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境况,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是哪位统治者在位时期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感悟。

 …………

参考答案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C项正确;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排除A项;到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排除B项;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排除D项。故选C项。

2.A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新课标版) https://www.0516ds.com/4955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