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第八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25《古人谈读书》
(一)《论语》(孔子) 学习态度:实事求是,谦虚求学,学而不厌,勤勉刻苦,有上进心。
学习方法:默而识之,学与思相结合。
(二)【宋】朱熹 读书方法:读书要专心致志,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 重点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这则名言中有五个“知”,前四个“知”读zhī ,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读 zhì ,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2)句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告诫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敏:此处指聪敏。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句意: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告诫我们要谦虚好学。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识:记住。 厌:满足。 诲:教诲。
(2)句意: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感到疲倦。告诫我们学海无涯,要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好:喜爱。 敏:此处指勤勉。
(2)句意: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地求取知识的人。告诫我们要喜爱学习,勤奋学习。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不及:赶不上。 犹:尚,还,仍。 恐:恐怕,担心
(2)句意:学习起来就好像总怕赶不上似的,还怕丢掉了应该学习的东西。告诫我们要有紧迫意识,要勤奋好学。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 尝:曾经。 寝:躺着休息,睡觉。
(2)句意: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来思考,结果没有长进,还不如学习呢。告诫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7.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读书要有三到,即心到(心要悟到,)、眼到(眼要看到)、口到(口要读到),其中心到最重要。原因是“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画线句子的意思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26《忆读书》
作者:冰心 (叙事散文 时间顺序) 读书方法:1.一知半解地读 2.反复读 3.隔段时间再读 4.比较读、挑选读
○ 重点句段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突出读书感受的强烈。
2.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无限期待、催促、含泪”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故事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三国演义的痴迷程度。
3.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为自己读了许多书籍而起的自豪之感。
4.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说明“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是“我”读书最大的收获,得到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是“我”读书的另一个收获。本段是对作者读书经历的总结。
5.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读书好:开卷有益 多读书:博览群书 读好书: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2)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意思是说: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尽量多读一些书;要读一些好的、有用的书。这既是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 句子练习:
1.《三国演义》对我十分感兴趣。
修改病句:我对《三国演义》十分感兴趣。
2.书看多了,我也会比较、挑选。
修改病句: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3.我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读了起来,果然越看越明白。
修改病句:我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4.《三国演义》是一部很吸引人的小说。
改为反问句:《三国演义》难道不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说吗?
5.我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改成双重否定句: 我不得不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27《我的“长生果”》
作者:叶文玲 (叙事散文 时间顺序)
○ 重点句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这是一句比喻句,将书比作“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2.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作者以“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这样的自然美景来比喻自己忆及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愉悦感受,把抽象感受化为具体的形象,让人仿佛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少年时代生活的天真烂漫和多姿多彩。
3.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直奔那里。
绿洲是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这里指的是小镇的文化站。因为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所以对于酷爱读书的“我”来说,文化站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给“我”希望和滋养。
4.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课外阅读的积累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基础。
5.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这是作者在又一次习作成功后悟出的道理:作文应表达真情实感,开始时可以借鉴和模仿,学习一些方法,但只有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作的作品,才能真正地打动人。
6. 排比句。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写: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大雪纷飞, 爱她的纯洁无瑕,爱她的银装素裹。
7.作者用亲身的经历,真切的体会,说明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厚积薄发的作用:
①大量的阅读扩展了作者的想象力,因此作者的写作别出心裁、与众不同。
②阅读大部头小说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既能丰富积累,又增强了记忆力和理解力,使作者作文的时候能恰到好处地借鉴和模仿,并呕心沥血地创造打动人心。
○ 句子练习:
1.那个有着几百册图书的小镇文化站是我心中梦寐以求的绿洲。
缩句: 文化站是绿洲。
2.秋天很美。
改成比喻句:秋天像一位穿着金黄衣裙的仙女,带着优美的舞姿来临,是那么美。
3.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
改变语序,意思不变: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是我最早的读物。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缩句:书是朋友,也是故地。
5.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改为反问句:难道读书不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吗?
6.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缩句:图书吸引着我。
7.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仿写句子: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无所不谈的益友。
8.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修改病句: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课外书。
○ 日积月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汲取新的知识,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那样,才能使内心澄明。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告诉我们读书做学问,做任何事情,都要打好雄厚的基础,日积月累,才能运用自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重点词语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