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09日
资源编号 40100

2022-2023学年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2022-12-22 五年级上册 0 1,65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第四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12《古诗三首》

《示儿》 【宋】陆游  是父亲写给儿子的

《题临安邸》【宋】林升  写诗的地点在临安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写诗的时间是己亥年(猪年)

  重点句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本来。   但:只。

诗意: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定:平定。这里是收复失地的意思。   无:不要。   乃翁:你们的父亲。

诗意:等到将来朝廷军队挺进北方,收复中原的那一天,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啊!

3.题临安邸

题:写。   邸:旅店。

意思: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熏:熏染。   醉:沉醉。   直:简直。

诗意:暖洋洋的春风吹得贵人如醉,他们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成汴州了。

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拘:拘泥束缚。

诗意: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时间。

6.南宋逢乱世,出现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人,《示儿》的作者陆游就是其中一位。 他在人生最后的绝笔诗中以一个字抒发了“不见九州同”的心境,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拳拳爱国之情。

7.多成语都出自古诗词,如“不拘一格”就是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该词的主要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这首诗中还能找出的另一个成语是万马齐喑。

8.《示儿》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的遗愿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用原句回答)

9.《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愿望的诗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重点句子理解 (读熟)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统一,以万事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遗憾、悲愤之情袭扰着临死前的诗人。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首句“山”“楼”两个叠词的运用,让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重重叠叠的青山,仿佛出现在眼前,给人美好的感受。但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南宋官员却不思收复失地,诗人不由质问道:“西湖歌舞几时休?”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两句诗运用两个比喻,“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的反动统治下,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一片死寂的局面。

  关注《五E》主题思想划线部分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作者:清 梁启超 (号冰室主人)

  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烈期盼。

  重点句段

1.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意思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2.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1)河:指黄河。

(2)意思黄河潜藏的水流爆发出来,势不可当,浩浩荡荡,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3.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意思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象征着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4.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意思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5.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1)吸张:一张一合。

(2)意思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

6.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意思奇花刚开始孕育蓓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7.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1)干将:古代宝剑名。   硎:磨刀石。

(2)意思: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来,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8.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意思: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9.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直抒胸臆)

因为中国少年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所以少年强才能中国强;而强大富庶的中国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故中国强所以少年强。因此,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4《圆明园的毁灭》

  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句段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失!

这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的反复运用,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来说损失大到无法计算,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无比愤怒和万分痛惜之情。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前半句为过渡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后半句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价值之珍贵)

3.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凡是”“统统”等词写出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无耻,“掠走”“破坏”“毁掉”等词,写出了英法联军残暴野蛮的强盗嘴脸,激起了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的无比憎恨

4.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什么?

目的是用对比手法,让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与现在的圆明园产生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憎恨之情,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使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用更多笔墨写圆明园的辉煌、美好,后面写圆明园的毁灭就让人觉得惋惜表达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

6.圆明园园林建筑的特点: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②根据古代文人诗情画意建造的;③西洋景观

7.赞美圆明园的句子:

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15《小岛》

  重点句

1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0.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五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https://www.0516ds.com/4010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