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物理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资源编号 35081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物理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10-11 八年级上册 0 3,33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八年级物理试题

(调研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

1、本试卷共六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试前请将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3、仔细审题、规范答题,认真书写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在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问题时,小明估计能放10枚左右,接着他将回形针一枚一枚放进装满水的杯中,就“估计能放10枚左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B.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D.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3.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 用大小不同力敲鼓

C. 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 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4.如图,4个相同的玻璃杯A,B、C、D里,盛有不同质量的水,水面高低各不相同.现用一根筷子分别敲击这4个杯子,则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杯子是(  )

A.A                                B.B                                 C.C                                 D.D

5.如图,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楼梯缝隙上部铁护栏。一个同学上楼梯时,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听到的声音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

6.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高考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B.博物馆内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

C.居民小区附近的高架桥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D.飞机场内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7.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一艘探测船在经过某个海域距离相等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1.2秒、0.8秒、1.2秒、0.6秒、1.2秒,再求出海底与海平面间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9.以下温度值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B.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

C.南京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                         D.南京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10.细心的小敏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    )

A.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B.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温度,加快水分蒸发

C.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D.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

11.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是(    )

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

12.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课本后的“纸锅烧水”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D.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13.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14.如图所示,一个开口容器中装有大量0℃的酒精,液面上漂着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在烧杯内外都分别插入一支完好、准确的温度计。开始甲、乙温度计示数相同,现在开动电风扇,风吹向整个装置,只要保证容器中仍有酒精,烧杯中仍是冰水混合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示数不变,乙的示数升高,烧杯内冰的质量减少

B.甲、乙温度计的示数都下降,烧杯中冰的质量增加,水的质量减少

C.烧杯中冰的质量减少,乙的示数上升,甲的示数下降

D.甲的示数下降,乙的示数仍保持不变,烧杯中冰的质量增加

15.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第92分,计26分)

1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了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_____而发出的,并通过___________传入人耳。客舱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来判断的。

17.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___________大;

(2)韦唯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韦唯的歌声___________好;

(3)“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_高。

18.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手使劲堵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居民区和马路旁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9.2016年4月20日,中国地震台网通过接收到的___________,测定某地发生6.2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地震很可能会引发海啸,这是因为声能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0.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的缘故。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5s,则通过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使用时,它___________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正常人的体温为___________℃。

22.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如图所示.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___________出现,表明用_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2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应选用颗粒_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解释人们用水壶烧开水时,离壶嘴较近的地方什么都看不见,而较远的地方能看见白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实验30分)

25.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___号;

(2)根据表中数据,小明认为不能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你觉得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进行了如图的探究,他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栓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的力度越大时,鼓声越大且乒乓球跳动的高度越高,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刚与小健在家用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1)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与图中第_______幅图相似,这是因为水在___________后体积变大;

(2)他们在一杯水中加入半勺盐,搅拌使盐溶解后插入一支温度计,放到冰箱冷冻室。一小时后发现部分盐水已经结了冰,此时小刚读出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④,他的读数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

(3)小健观察到冰箱的冷冻室内积着厚厚的霜,这些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_过程,小健家把食物放进冰箱时喜欢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因此小健家的冰箱应该更____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产生霜。

27.图1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

(1)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______(选填“铁圈”或“温度计”)的位置;

(2)根据图1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_________(正在/将要)沸腾,这一时刻水温是___________℃;

(3)几分钟后,水开了,杯口处冒出大量“白气”其中的“白气”是___________;“白气”的形成先后经过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

(4)接着,同学们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将沸腾的水倒入烧瓶,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如图2,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为了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接下来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四、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每空2分,共10)

2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克·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文字: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___________左右,声具有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B

【解析】

【详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与评估,“估计能放10枚左右”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

B.用次声波预报灾害信息,是利用次声波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

C.“不敢高声语”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大,故C错误;

D.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音,所以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物理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物理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508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