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1日
资源编号 32104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08-21 六年级上册 0 3,34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测试卷汇总(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姓郭(guō)  盘踞(jù)  璀璨(cuǐ)              B.咸菜(xián) 耙地(pá)  肆虐(niè)

C.矿产(kuàng)铁锹(qiū) 威胁(xié)             D.记载(zài)  拐杖(zhàng)恩赐(chì)

2.下列词语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险恶  基地   梳头   和蔼                                 B.慷慨    裁树    拐杖    贡献

C.目睹  摇篮   颠簸   滥用                                  D.晶莹    疙瘩    肆虐    绿洲

3.“裹”字是一个形声字,它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头发                            B.衣服                            C.水果                            D.腿脚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五行:金、木、水、火、土                                 B.五谷:稻、麦、黍、菽、稷

C.五音:宫、商、角、徽、羽                                  D.五彩:黄、青、赤、白、黑

5.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两句通过突出湖阴先生居住环境的什么特点来侧面烘托湖阴先生怎样的形象?(    )

A.干净、清幽。   高洁。                                       B.清新、美丽。     孤傲。

C.美丽、幽静。   附庸风雅。                                D.热闹、干净。     不喜热闹。

7.下面三个句子依次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②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③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A.打比方   列数字   举例子                                 B.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C.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D.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8.《只有一个地球》从地球的哪些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这一观点?(    )

①地球资源有限。               ②人类不能移居。

③地球美丽又渺小。             ④人类可移居火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山不老》描绘了一位老人,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B.“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删去句中的“本来”,对意思的表达没有影响。

C.《三黑和土地》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D.《浪淘沙(其一)》后两句诗人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10.下列关于倡议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倡议书的时候,可以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

B.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实施,可以写一份倡议书。

C.倡议书和一般书信一样,也要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D.倡议书正文具体内容分条列出的好处是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填空题。

11.默写《浪淘沙(其一)》,写出诗人及其朝代。

浪淘沙(其一)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诗句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欣赏

(一)阅读诗歌鉴赏,完成答题。

浣溪沙

【宋】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选自《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2009年版)

14.这首词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下列哪一项暗喻自己身处山水之中?(    )

A.百亩中庭。                 B.门前白道。                  C.小院回廊                     D.山桃溪杏。

16.这首词的下阕写出了王安石晩年怎样的境况?(    )

A.孤独寂寞。                 B.悠闲自在                     C.穷困潦倒                     D.淡泊宁静。

17.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浣溪沙”是这首词的题目。

B.“百亩中庭”写出了王安石家的庭院十分宽敞,足足有一百亩。

C.“为谁零落为谁开”写出了王安石心中的困惑,他很想知道当中的答案。

D.“半是苔”说明家里已经很久没有来客,也表明主人心情不好,无心打扫。

(二)阅读《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完成答题。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

刘国信

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自古以来,人们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

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峰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

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作物増产普遍达到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这不仅可以为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18.这篇短文的主要观点是(    )

A.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B.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C.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

D.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19.下列语句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B.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

C.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

D.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

20.“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这句话在短文中的作用是(    )

A 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篇末点题

21.下列说法中,与短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

A.传粉动物对于人类生存十分重要,它们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

B.自然界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然风传粉,二是昆虫传粉。

C.实践证明,通过蜜蜂传粉,作物生产全部增产15%以上。

D.蜜蜂的数量能够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蜜蜂少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不好。

22.下列是对短文内容的分析,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自然段中作者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意在说明蜜蜂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

B.第4自然段中的“粗略统计”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不是经过准确计算得出的。

C.文章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意思是说蜜蜂如果从地球上消失后,地球上的粮食只够人类生活4年。

D.文章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思路,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

23.结合对短文内容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的生态系统最为重要。

B.在蜜蜂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传粉远远比酿蜜对人类重要得多。

C.与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相比,其直接产值对人类而言已经毫不重要。

D.没有蜜蜂的传粉,自然界的生物链将会中断,这对生态系统将是一场灾难。

24.默读短文,结合关键句,说说短文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洁白的木槿花》,完成答题。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了。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唯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竞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25.第1自然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母亲为什么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     )

A.痛悔自己不明白木槿花不能够治病。                   B.痛悔自己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

C.痛悔自己不能早点认识廖医生。                           D.痛悔廖医生没有收下老母鸡。

26.得知我”得了骨髓炎,母亲为什么“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      )

A.母亲认为廖医生不该责怪她。

B.母亲担心医生不肯为“我”治病。

C.母亲心里害怕,怕“我”担心。

D.母亲担心没钱给“我”治病,更担心“我”的腿无药可治了。

27.第7自然段中“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

A.母亲因无力支付医药费,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

B.母亲不忍心“我”治病时受苦而默默流泪。

C.母亲因为廖医生买下母亲的老母鸡而内疚。

D.母亲觉得廖医生治不好“我”的病。

28.文章结尾说,母亲坟墓周围开满了“圣洁无比的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义?(     )

A.象征廖医生治好“我”的病的恩情                           B.象征母亲对廖医生的感恩之情。

C.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危济困的美好情感。      D.象征“我”对廖医生的感恩之情。

29.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主要人物,请你对其中一个人物作出评析。请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

3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习作。

我们渴望拥有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生活中水、电资源的浪费,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白色污染的威胁,生活垃圾的侵蚀……

选择其中的一个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写倡议书要求:①提出具体建议。②分条而列,建议合理。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A

【解析】

【详解】考查了对汉字读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读音正确。

B.“肆虐”的“虐”读音为nüè

C.“铁锹”的“锹”读音为qiāo

D.“记载”的“载”的读音为zǎi ;“恩赐”的“赐”读音为cì

2、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此为常用同音字和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5)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210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