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31356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知识点

2022-07-31 九年级上册 0 1,23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九年级上册1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

2.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基础知识点】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2)概念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整式方程,即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方程中如果有分母,那么分母中无未知数;

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3)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注意抓住5个方面:“化简后”;“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的系数不等于0”;“整式方程”.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c叫做常数项.一次项系数b和常数项c可取任意实数,二次项系数a是不等于0的实数,这是因为当a=0时,方程中就没有二次项了,所以,此方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

(2)要确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意义:

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一元二次方程一定有两个解,但不一定有两个实数解.这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实数根,则下列两等式成立,并可利用这两个等式求解未知量.

ax12+bx1+c=0(a≠0),ax22+bx2+c=0(a≠0).

四、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

形如x2p或(nx+m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方程化成x2p的形式,那么可得x=±;

如果方程能化成(nx+m2pp≥0)的形式,那么nx+m=±.

注意:①等号左边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而等号右边是一个非负数.

②降次的实质是由一个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③方法是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开平方.

五、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1)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ax2+bx+c=0(a≠0)的形式;

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六、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1)把xb2﹣4ac≥0)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

(2)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公式法.

(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①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进而确定abc的值(注意符号);

②求出b2﹣4ac的值(若b2﹣4ac<0,方程无实数根);

③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求出方程的根.

注意: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提条件有两个:①a≠0;②b2﹣4ac≥0.

七、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1)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用,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移项,使方程的右边化为零;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都是原方程的解.

八、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

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2、我们常用的是整体换元法,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把一些形式复杂的方程通过换元的方法变成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降次的目的.

九、根的判别式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

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上面的结论反过来也成立.

十、根与系数的关系

(1)若二次项系数为1,常用以下关系:x1x2是方程x2+px+q=0的两根时,x1+x2=﹣px1x2q,反过来可得p=﹣(x1+x2),qx1x2,前者是已知系数确定根的相关问题,后者是已知两根确定方程中未知系数.

(2)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则常用以下关系: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反过来也成立,即(x1+x2),x1x2

(3)常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以下问题:

①不解方程,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②已知方程及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及未知数.③不解方程求关于根的式子的值,如求,x12+x22等等.④判断两根的符号.⑤求作新方程.⑥由给出的两根满足的条件,确定字母的取值.这类问题比较综合,解题时除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a≠0,△≥0这两个前提条件.

十一、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全面、系统地审清问题的已知和未知,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并全面表示问题的相等关系,设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十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审清题意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所列方程求所列方程的解,检验和作答.

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中常见问题:

(1)数字问题:个位数为a,十位数是b,则这个两位数表示为10b+a

(2)增长率问题:增长率=增长数量/原数量×100%.如:若原数是a,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第一次增长后为a(1+x);第二次增长后为a(1+x2,即 原数×(1+增长百分率)2=后来数.

(3)形积问题:①利用勾股定理列一元二次方程,求三角形、矩形的边长.②利用三角形、矩形、菱形、梯形和圆的面积,以及柱体体积公式建立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比例关系,列比例式,通过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4)运动点问题:物体运动将会沿着一条路线或形成一条痕迹,运行的路线与其他条件会构成直角三角形,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解.

【规律方法】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六字诀”

1.审:理解题意,明确未知量、已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设:根据题意,可以直接设未知数,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含所设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从而列出方程.

4.解:准确求出方程的解.

5.验:检验所求出的根是否符合所列方程和实际问题.

6.答:写出答案.

十三、配方法的应用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公式a2±2ab+b2=(a±b2

配方法的关键是:先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知识点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0.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知识点 https://www.0516ds.com/3135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