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脑畔(pàn) 眼眶(kuànɡ) 海棠(táng) 戛然而止(jiá)
B、羁绊(jī) 登时(dēnɡ) 陨石(yuán) 天衣无缝(fènɡ)
C、凫水(fú) 怅惘(wánɡ) 山麓(lù) 豁然开朗(huò)
D、凋零(diāo) 家眷(juàn) 沼泽(zhǎo) 窈窕淑女(zhào)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腐蚀 劫难 嘱咐 海枯石烂
B、两栖 稀疏 磅礴 草长莺飞
C、瞄准 萌发 油漠 大彻大悟
D、争讼 燎原 思慕 目空一切
3、下列标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贵港市教育局一马当先,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排。
B、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每当日薄西山,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 ,实在奇绝。
①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② 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③ 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④ 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7、《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 (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 ”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8、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 。 , 。
(2)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求之不得, 。 , 。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6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过李处士山居
姚合①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
萧洒②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注】①姚合: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②萧洒:同“潇洒”。
9、诗人拜访李处士是在什么季节?
10、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士的形象特点。
11、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 (13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南阳刘驎之,高率①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尽訏谟之益②,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③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受所饷,缘道以乞④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⑤无用, 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率:率直。②尽訏谟(xū mó)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③贶(kuàng):赐予。④乞:这里指“赠送”。⑤陈:陈述。⑥翛(xiā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C、缘道以乞穷乏( ) D、征为长史 ( )
13、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
14、【甲】文所描绘的社会为什么是世外桃源?【乙】文中刘驎之被征为长史,期间他做了哪些事?(用原文回答)
15、试比较甲文的作者陶渊明和乙文中的刘驎之有何异同?
(三)(7分)
阅读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各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6、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能否去掉?为什么?
17、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8、3月26日是玲玲生曰,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货卡表示祝贺,令玲玲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玲玲的疑惑吗?
(四)(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塑料花
路明
①上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说,中午大家回家,换白衬衫、白球鞋,每人带一束塑料花来,下午有外宾。
②我们都欢呼起来。外宾的到来意味着停课。那几年,合资、独资企业一家接一家入驻小镇,每年总有一两次,有重量级外宾来我们小学访问,我们穿上整齐的服装,挥舞着手中的花束,在校门口列队欢迎。
③和九十年代所有的家庭一样,我爸妈卧室里挂着一幅结婚照。我妈身披婚纱,捧一束白色马蹄莲。这束马蹄莲,就插在照片底下的花瓶里。
④我抓起马蹄莲,有一支脱落了。我哇哇大叫,妈,花坏了。
⑤我妈皱眉说,要不,用胶带粘一下?
⑥我大声抗议。身为中队学习委员,两条杠的班干部,怎么可以带一支伤兵一样的花去学校?
⑦我妈为难地说,那怎么办?
⑧办法肯定有。问题是,让我妈拿出近十分之一的月工资,去买一束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她要是同意,那就是本年度最大的童话。
⑨我妈灵机一动说,你去隔壁照相馆借借看,他们一定有。
⑩我忐忑不安地走到振国照相馆,很不幸,道具花已经被另一个小学生借走了。老板娘去仓库翻了半天,总算又找出一束来。我向老板娘行了个队礼,捧着花,喜笑颜开地去学校了。
⑪学校后边是一片农田,可以抄近路。我走在田埂上,风吹动我的头发。春天,油菜花盛开,望去一片金黄。我看见咸菜瓶蹲在地里,我就喊,咸菜瓶,咸菜瓶,你在干嘛?
⑫咸菜瓶挥挥手,朝我走过来。她的左手攥着一把鲜花,有野菊,有蒲公英,有牵牛,有太阳花,还有几支我叫不上名字,用橡皮筋箍在一起,五彩斑斓的。她的右手提着几支油菜。咸菜瓶不好意思地说,我在找最好看的油菜花。
⑬她松开橡皮筋,把油菜插进花束,调整好位置,再重新扎起来。
⑭我说,老师不是讲要塑料花吗?
⑮咸菜瓶小声说,我家没塑料花……她结结巴巴地解释,全村只有两户人家有塑料花,不巧的是,这两家都有小学生,所以,她就只好采一些野花来代替了。
⑯我说,咸菜瓶,老师会骂你的。
⑰我的同学显然被吓到了。我不满地说,你这样做,是给我们的班级抹黑。
⑱咸菜瓶看看手里的花束,又看看我的,可怜兮兮地问,是不是……也差不多?
⑲差多了,我摇摇头,一点都不像。
⑳我不再理会咸菜瓶,自顾自走了。
㉑黄潇潇也没带塑料花。黄潇潇声称,她家里的花是在上海南京路买的,拿出来容易弄脏。她大摇大摆地走到我们跟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喂,你,抽一支给我。不行,要这支。
㉒我们乖乖照做了,黄潇潇一下子拥有了一束最大最好看的花。黄潇潇有资格这么做,她是班上最好看的女生,还是大队长、三条杠,级别比我还高。何况这一回,本来安排黄潇潇给外宾献红领巾的,临时换成高年级的两个女生。此刻,黄潇潇正憋着一肚子的火,谁还敢惹她?
㉓我们列队集合,咸菜瓶小心地把花藏在身后,成功地躲开了班主任的眼睛。大家在校门口集合完毕。外宾快到了。教音乐的小周老师走过来,指挥大家最后的练习。她用好听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举起花束,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喊口号。突然,小周老师快步走到咸菜瓶身边,严彩萍同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给老师看看。
㉔操场一下子安静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咸菜瓶手上。咸菜瓶涨红了脸,嘴巴扁啊扁,像要哭出来。
㉕哇!小周老师叫起来,好美的花!
㉖小周老师高高举起花束,眯起眼睛,欣赏那含苞的牵牛、怒放的野菊和饱满的油菜。她的脸上荡漾着春天般的笑容。这是老师今天看见的最漂亮的花了,她大声地问咸菜瓶,一会儿结束后,可以送给老师吗?可以吗?
㉗可以的,成菜瓶用力地点头。然后她蹲了下去,紧紧捂住自己的脸。
(选自2019年5月5日《文汇报》,有删改)
19、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故事情节。
班主任要求带塑料花→我借塑料花→咸菜瓶__________→黄潇潇__________→小周老师赞美野花
20、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1、根据句式特点赏析第㉑段画线的句子。
喂,你,抽一支给我。不行,要这支。
22、文末咸菜瓶“蹲了下去,紧紧捂住自己的脸”,请具体分析她此刻的复杂心情。
三、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
请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要运用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3分)
1、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B陨石(yǔn)。C怅惘(wǎng)。D窈窕淑女(tiǎo)。
2、C
【解析】
【详解】C、“油漠”应为“油馍”。
3、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用词不当。故答案为B。
…………
2021年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