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走进法治天地
在集体中成长
【中考考情】
考点 | 课程标准 | 2022年命题预测 |
法律在我们身边 |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1.背景:国家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国家制定和通过的法律、“霸座”现象、漫画等。
2.角度:法治的本质和意义、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
法律伴我们成长 | 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
1.背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漫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等。
2.角度: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和四道防线、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树立法治意识的要求 |
【思维导图】
【考点串联】
【话说考点】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地位决定了他们需要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要注意区分六大保护的内涵;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外在保护,更需要未成年人自己珍爱生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与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并行不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要学会依法办事,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考点梳理】
考点1.依法治国
1.法治的重要性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考点2.法律
1.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①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②与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的科学立法连用。)(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交通警察、民警、公安警察都属于警察,材料中出现时记得用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个特征,同时结合依法治国中的严格执法和考点38-1-(2);法庭即法院,材料中出现时记得用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此考点,同时结合依法治国中的公正司法>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与依法治国中的全民守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38-1-(4)连用)(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义务。③任何人都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3)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4)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考点3.未成年人保护
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未成年人应正确对待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结合运用)
(1)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考点4.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的要求
(1)要树立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2)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树立法治意识
(1)要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要提高道德水平(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考点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国旗法对一些行为作出规定。这些规定说明( )
第十七条 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
第十八条 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
第十九条 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①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②绝不允许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损害
③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④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教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总则以法律形式为见义勇为人员免除后顾之忧,对培育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
法治包括道德,比道德更重要 B. 法律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道德对法治建设具有支撑作用 D. 道德滋养法治,促进法治发展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自2021年4月30日起施行。其中在规定冒名顶替入学行为的法律责任的基础上,拟对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冒名顶替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此举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④将杜绝冒名顶替的行为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这说明 ( )
①网瘾是未成年人面临的最大危害 ②法律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
③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④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这一规定直接体现了法律 ( )
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作用 B.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对人们的行为起保护作用 D. 能够杜绝骗捐等违法行为
6.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这说明 ( )
①网瘾是未成年人面临的最大危害 ②法律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
③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④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下列行为属于依法办事的是 ( )
小静因看不惯郭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其他车辆通行,而将其车划坏
七年级女生彤彤坚决制止父亲的烧烤店选用以次充好、添加违禁化学添加剂的食材
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张某是活跃在网络论坛上的一个军事迷,一次,他用无人机拍摄了我国的某军事基地,造成我国重要军事机密外泄
8.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法治视频与全国观众见面,一大批法治文艺宣传队伍走进社区、乡村开展普法惠民演出,地方戏曲、短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法治文化作品已成为群众学法用法的重要载体,“花式普法”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下列对“花式普法”认识正确的是 ( )
这有利于人们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的习惯 B. 使用新技术一定能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
加强法治宣传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D. 我国已经形成全民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9.法律信仰的树立不是盲从,不是迷信。法律信仰是蕴含在条文之内的精神内核、法律信仰的养成要具有合理的批判和有效的反思。这段话说明,树立法律信仰就要 ( )
①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 ②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③时刻记住法律条文 ④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泰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护蕾”行动。教育部门与有关部门一起协商,探索依靠社会力量共同落实方案。在此过程中,既要发挥政府及社会力量的作用,又要强调学校作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
①家庭保护 ②社会保护 ③学校保护 ④司法保护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物皆规律,有法天下和。”“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材料二
祝某因散布某市13名男女感染猪瘟疫病毒死亡的谣言,被行政拘留5日。
(1)材料一中两次提到“法”字,请谈谈你对“法”的认识。
(2)据材料二,归纳法律的作用。
(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中学生在法律面前应该怎么做。
12.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法典中规定了惩治网络侵权、禁止高利贷、治理高空抛物坠物等百姓所急所需的问题,破解社会热点难点。
(1)运用“法律的特征”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有哪些特征。
(2)运用“法律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 材料一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努力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材料二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大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持续下降,已成为世界上未成年人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盗窃罪位居未成年人犯罪首位,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案件有所上升,初中生成为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群体。
(1)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方面的特殊保护?结合材料一,谈谈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2)请简要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
三、活动探究题
14.某市中学生积极开展“法治教育”系列活动,某中学九年级(1)班的全体同学踊跃参加到这一活动中去。他们举行了一次以“法治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为此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2)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3)请你跟同学们谈谈法治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4)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BADA…………
二、材料分析题
11.(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法律是一种特珠的社会规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答出两点即可)
(2)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
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入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解决纠份和制栽违法犯罪,您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导学案:走进法治天地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