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导学案热点专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8日
资源编号 25399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导学案热点专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2022-03-24 中考 0 1,83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角度一:文化遗产

【热点速递】

热点一: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热点二:2021年6月12日上午,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城市活动暨“红色文化主题月”在泰山景区红门游客中心启动。2021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1年山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展销活动现场,42项非遗项目进行了集中展示。

【热点解读】

1.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开展有何必要性?

①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②是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需要。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④是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⑤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情感的需要。

⑥是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需要。

⑦是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⑧是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遏止破坏文化遗产非法行为的需要。

⑨是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的需要。

2.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展的意义是什么?

①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情感。

⑥有利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⑦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⑧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遏止破坏文化遗产的非法行为。

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3.保护文化遗产,国家与政府应怎么做?

①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②执法机关加大对破坏文化遗产行为的打击力度。

③利用文化遗产对人民群众进行精神教育。

④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影、报刊等媒体,对外宣传本国的文化遗产。

4.青少年应该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①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文化遗产,弘扬历史文化,扩大中华影响,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做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②要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融合多元文化。

③了解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积极宣传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④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自觉担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⑤积极投身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作贡献。

角度二:文化交流

【热点速递】

热点一:2021年7月18~19日,“共迎未来”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迎冬臭倒计时200天活动在张家口举办。五湖四海小使者同台展演,展示多元文化特色,现场视频连线英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津巴布韦等七大洲几十个国家的小使者,共同唱响《We Are The World》。来自北京景山学校的学生,用具有异域风情的蒙古、俄罗斯和非洲舞蹈串烧,共同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到来。

热点二:2021年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此关头,我们更需要增进思想沟通,促进交流合作,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热点解读】

1.我国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我国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③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2.我国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原因有哪些?

①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②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特有的理解和情感,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园。通过文化交流,我们有机会和途径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

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④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又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⑤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⑥是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增进与中国人民的友谊的需要。

⑦是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动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需要。

⑧是加强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需要。

3.我国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有何重大意义?

①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

④有利于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动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⑤有助于加快我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⑥有助于我国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⑦有利于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独具魅力,吸引更多的国家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正确看待中国。

4.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做到与时俱进。

②要积极参加传承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和活动。

③要大力宣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能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代表本地区的传统技艺。

④学会辨别是非,抵制不健康的不良文化,勇于同消极的、落后的思想文化作斗争。

⑤积极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

⑦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5.在文化交往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我国应该怎么做?

①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②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④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⑤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热点检测】

1 .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累计近2亿。“十三五”期间,全球参加中文水平考试、中小学中文考试等中文水平考试的人数达4000万人次。这(    )

①表明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能进一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息息相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当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主要是讲好中国优秀文化故事,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主动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再让他们面对面、近距离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促进中外文化友好交往就要(     )

①积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          ②包容多样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

③尊重差异,理解不同            ④唯我独尊,交流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的“太极、旗袍”被许多外国人青睐,外国的“瑜伽、咖啡”也被中国老百姓喜爱;中国老太太说起了中式英语,外国游客也说起了西式中文。开放的世界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说明了当今世界(    )

A.邻里交往很方便          B.开放交流、互相学习真精彩

C.互通有无好处多          D.“地球村”烦恼真不少

4.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西学东渐”,到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②要善于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③各国在文化交流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1年8月23日,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已满1年

零1个月、距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已满100天,“祝融号”火星车行驶里程已突破1000米,已经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巡视探测任务。“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首辆火星车命名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玉兔、悟空、北斗”等。这些命名(   )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③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中更持久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6.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一生致力于用传统的方式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文化,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她恪守“诗以咏怀”的传统,养成作诗的习惯;潜心诗词研究,著作等身;坚持口授心传,吟诵涵咏,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叶嘉莹长期研究我国传统文化,请你说说其做法的文化意义。

(2)向叶嘉莹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导学案热点专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导学案热点专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https://www.0516ds.com/2539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