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一、阅读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中以(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3、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二、简答题。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请简析第二句中的“新”字。
6、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7、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三、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9、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10、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11、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1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阅读直通车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这片诗把西湖比作__________,描绘了它________时候和______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 衷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为_________,就是从这首诗中 来的。
14、诗句中与“淡妆”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与“浓抹”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
15、苏轼的作品我们读过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16、你还知道的宋朝的诗人和作品: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17、我积累的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七八个星天外
2、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3、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虽被贬官,但作者仍能体会到乡村之乐,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的心胸。
4、七八颗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间两三滴细雨洒落山前,预示着将要下大雨了。过去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走过桥转过溪水的源头,小茅店便忽然出现在眼前了。
…………
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