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及习作范文

2021-05-02 0 4,556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及习作范文

上个星期,我和五年级的小朋友一起挑战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个作文任务,我写了一篇作文叫“我的妈妈是超人”。

然后,我妈妈说三年级的这篇作文也交给你吧,因为我们今天要挑战的写作任务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一、审题

这和“形形色色的人”,真的是很相似呢,都要突出人的特点。

不过呢,我们今天要写的人只能是“身边的人”,那些离你很远的大明星,一年见不到一次的朋友,就不要再写了。也就是说,“身边的人”就是离你很近的人,你经常可以见到他们,对他们非常熟悉。

比如,朝夕相处的家人;比如,隔壁的邻居;再比如,每天都能见到的老师和同学,等等。

爸爸:球迷、小书虫

妈妈:勤劳、热心肠

班长:故事大王、昆虫谜

外婆:慈祥、善良

……

二、特点是什么?

那么,怎么样算“有特点”呢?我们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寻找这些特点。

第一,性格方面。善良、热情、乐观、幽默、诚实、调皮、勤奋、能干等等,实在是太多了。当然,一个人的性格是复杂的,比如一个人可以又暴躁又善良。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写作文要写人物的正面形象,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又暴躁又善良,那我们就选择他善良的角度,或者写暴躁也是为了衬托他的善良。

第二,爱好方面。爱读书、爱写字、爱音乐、爱运动、爱做饭等等。当然了,爱好也可以更具体,比如我们可以写一个人爱运动,然后分为爱打篮球爱踢足球能方面;我们也可以直接选他爱踢足球这一个方面,写一写他踢足球发生的故事。

当然,其他方面,比如有的人大嗓门,有的人大长腿等等,也可以写。我的姥姥和奶奶就是大嗓门,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

三、好题目

接下来,就要起题目了。起题目可是个技术活,起好了题目,就成功了一半。

什么样的题目算好题目呢?

第一,看完题目,就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对于这次的作文来说,看完题目我们应该既知道你写的是谁,又知道他的特点是什么。比如你要写你的小伙伴,你要写他爱提问题,你的题目就可以是“爱提问题的小伙伴”。

第二,题目要生动形象,新颖别致。比如,“爱提问题的小伙伴”,我们还可以有更生动的表述,你看,“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或者“小问号”是不是更有画面感?再比如“小书虫”是不是也比“爱读书的弟弟”更形象?“幽默王子”是不是比“爱讲笑话的同桌”更有趣?

上次,我写的是“我的妈妈是超人”;这次,我要写一写“爱美的爸爸”。

四、精彩故事

接下来,我们就想一想,怎么样才能将人物的特点写得精彩吧。

第一,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人的这个特点?他做过的什么事情能够体现他的这个特点?

你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比如,我妈妈只写了骂大街一件事就神奇地写出了邻居王奶奶的火爆脾气;而我要写我的爸爸很爱美,会写好几件事,写他理发,写他买衣服,写他出门前的准备,因为写一件事,我实在是写不够字数,毕竟现在,我比我妈妈差远了。

第二,写事的过程中,可以围绕你要写的人物的特点,加进去他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不过一定要记住,不管写什么都是为了体现人物的特点。

比如,你要是写“小问号”的外貌,你写他水灵灵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没有什么用,因为这些不能体现他爱问问题的特点,但是你可以在写有疑问时“他紧皱的小眉毛,弯成一个小问号”,就很能体现他的特点了。

再比如,我要写我爱美的爸爸,我就加进了许多关于他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他出门时最爱说的话是:”好看吗?“他出门时总是少不了的动作就是”选衣服“”照镜子“”擦鞋子“。

五、小总结

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要想写好“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可以先想一想你身边最有特点的人是谁?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他做过的什么事可以体现他的特点?写事的过程中用上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们先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所写人物—班长。(略)

中间:列举符合班长特点的事例,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使之丰满。(详)

结尾:总结班长的特点。(略)

你学会了吗?别忘了,文章的末尾还有我写的作文呢!我们有机会再见,88。

范文参考:

《爱美的爸爸》

我没有见过比我的爸爸更爱美的男生。

他尤其重视他的发型,他一个月会去两次理发店。回来后,如果我们问他:“你理发了?”他就会特别开心,然后问:“好看吗?”如果我们说好看,他就会去照镜子;如果我们说不好看,他就会后悔地说:“再不去这家理发店了。”当然,有时候我们根本发现不了他理发了,他就会在我和妈妈面前晃来晃去,问:“你们没发现我有什么变化吗?”

他每天都要洗头,即使不出门,也要洗。如果哪一天,他没有洗头,他就会唠叨一整天:“我的头发是不是有点翘?不翘?那是不是有点太服帖,不够蓬松?”如果我们说,不翘又蓬松,很好看。他就会美滋滋地照一遍镜子确认一下。可是,到了晚上,他还是觉得必须去洗头,当然,顺便会洗个澡。

我的爸爸对穿着更加重视。暂且不说作为一个运动达人的他对各种鞋子的痴迷,他即使对着衣橱也会叹息,又没有裤子穿了。如果我妈妈指着他十几条的裤子问他,这不是裤子吗?他就会说,这个瘦了,那个肥了;这个穿着打球不合适,那个穿着开车不方便……总之,该买新裤子了。

我爸爸的爱美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哪怕是下楼扔个垃圾,他也会“挑”出一件他头天没有穿过的衣服,会对着镜子“挤眉弄眼”一番;还会用他的专用小毛巾把他的鞋子“抽打”几下,再沾点水给鞋子“擦”个脸。

怎么样,我爸爸爱美吧?看来,爱美并不是女生的专利。

《小吃货小南》

妈妈总是说我是个神仙,因为我好像永远不饿。而小南跟我截然相反,小南是我的弟弟,他是个小吃货。

我一直对妈妈嫌弃我饭量小的唠叨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是小孩子,当然饭量小。而小南的到来,让我真正第一次近距离见识吃货的魄力,也让我明白了“饭量不在年高”。

他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就对食物有一种天然的狂热。给他一根手指,他也能有滋有味的啃半天。我总是趁妈妈不注意,用手指逗他。后来,他长出了牙齿,我就不敢再玩这个游戏了。

后来,他会说话了,食物就是他的万能药。无论他因什么哭得有多天昏地暗,只需要轻轻一句:“咱去吃点好吃的吧。”他立刻止住哭泣,带着满脸的泪水,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你,带着鼻音萌萌地问:“吃什么好吃哒?”

我们暂且不说他对各种鸡鱼肉蛋水果酸奶零食尤其是糖糖的狂热,他就是看着别人喝水也会流口水,甚至能将我的恶作剧变成一场美食享受。我把新鲜柠檬切了一片递给他,本想看他被酸时的滑稽样子,结果他眉头都不皱一下,吃得津津有味,倒是在一边看着的我酸得不行,口水直流。

爸爸带我们回奶奶家,一树的樱桃煞是好看,但是味道一点不好,酸并且涩,我和爸爸妈妈都尝了一两颗就不吃了,只有小南从到吃到走,吃得满身樱桃水。

这么爱吃的小南,却总是愿意在拿到好吃的东西时跑到我面前,含糊不清地说:”哥哥,哥哥,给你,给你一个。“

我爱小吃货小南,不仅因为他的可爱,更因为他是我的弟弟。

我的“花迷”爷爷

有人迷棋,有人迷戏,还有人迷球,而我爷爷迷的是花,他是一个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花迷。(开篇即点明爷爷是“花迷”。)

爷爷爱花,可真爱到“顶”了。为了得到奇花名花,他四处买花种,每次去书店也总不忘买几本有关养花的书。(爷爷对花的执著可见一斑。)

记得有一天,天还没有亮,我正甜甜地睡着,突然耳边传来爷爷的声音:“伊可,快起来,昙花开了。”我迷迷糊糊来到桌前,果然一朵美丽的昙花正徐徐开放着,那粉白的花瓣真令人喜爱。再看看爷

爷,一边满脸兴奋地欣赏,一边不住地说:“昙花一现难得一见啊!”过了一会儿,他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拿起放大镜专注地盯着昙花,仿佛要看清每根叶脉的颤动,每片花瓣的舒展。后来我才知道,爷爷为了观察昙花开放,一整夜没睡。奇怪的是,爷爷第二天还是那么有精神。(列举观赏昙花的事例,突出爷爷迷花之深。)

我问爷爷为什么能把花养得那么好,爷爷对我说:“做一件事,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专心,必须付出代价。”(爷爷的话意味深长。)

听了爷爷的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专心,必须付出代价。”这句话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结尾深化了主题,有画龙点睛之妙。)

点评:小作者重点抓住爷爷为了观察“昙花一现”而整夜不眠的典型事例做文章,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使人深受启迪。全文叙议结合,结尾使主题得到升华。

我的“傻瓜”弟弟

我的弟弟是个小“傻瓜”,我爱我的傻瓜弟弟。我的弟弟叫骏骏,今年已经三岁了。他圆圆的脑袋,理了个小平头。满是稚气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那张能说会道的小嘴,总是喜欢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

有一次,我弟弟又犯傻了。一天下午,我在阳台晒太阳,小弟弟拿来一块棒棒糖,递给我,得意洋洋地说:“姐姐,扒开!”我不理他,眼珠子一转,一下抓住了糖的把柄。我弟弟特别爱吃糖,他那肯呀,也拽着糖使劲往外扯,一边扯一边撅着小嘴连连说:“啊!不要不要,姐姐,我的糖,我的糖!”我那肯松开呀,我们姐俩就这样拔河来,弟弟拽不过我,他灵机一动,又心生一计,连忙拿来饼干,苹果,香蕉等好多好吃的跟我换,我高兴极了,跟他做了这笔“交易”。最后,他终于吃到了那块糖,开心得活蹦乱跳的。

这就是我那有点可爱,有点傻的弟弟。

点评:“他圆圆的脑袋,理了个小平头。满是稚气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外貌描写形神兼备,人物形象突出。可贵的是曲笔入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4)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三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及习作范文 https://www.0516ds.com/11724.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