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上海专用)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本场考试时间100 分钟,试卷共 7 页,满分 150 分。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1~5单元(及第6单元部分内容)。
5.用2B 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默写填空
①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
②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崇高理想、美好愿望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①。
世人见我恒殊调②,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③,丈夫未可轻年少。
(选自李白《上李邕》)
【注】①簸却:激起。沧溟:大海。②殊调:特殊论调,不同流俗的言行。③宣父:指孔子。畏后生: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若是则已矣 问今是何世 B.去以六月息者也 一狼径去
C.鹏之徙于南冥也 辍耕之垄上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智叟无以应
3.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讲了三层意思:鲲鹏之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拟想鹏飞至高空俯瞰大地。
B.甲文想象瑰丽,运用大量的夸张和排比,塑造大鹏鸟这一形象,富有传奇色彩。
C.乙文中的“大鹏”作为个人精神的象征,充满了冲破束缚、追求自由的生命力。
D.乙文全诗语言豪迈,化用典故,诗既是对李邕的回应,也是自我抱负的抒发。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乙文是如何化用甲文中的“鹏”的形象?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
6.《庄子》一书,可以当文学作品读,也可以当哲学读。可能读出宏大和进取,也可能读出自由和逍遥……你从《北冥有鱼》中读出了怎样的体会?请结合内容谈一谈。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阅读练习题。
为什么大草原上树很少
马红媛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每到盛夏,草原都会成为大家出行游玩的优选地。大草原广袤无垠,草长得茂盛,树却很少。这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为何大草原上树这么少?是因为野草的竞争排斥还是大自然的环境压力限制?
②首先,降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树木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然而,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相比之下,草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低,能适应较少的降水量。而且,干旱气候下的草原常常出现干季和湿季的交替,无法给树木提供长期稳定的水分供应。这样的降水条件适合草类植物生长,但不适合树木生长。
③其次,高纬度和高海拔造成了温度差异,温度越低,越不利于树木生长。草原通常出现在纬度、海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区树木越少、草类植物越多。从低纬度地区一路向高纬度地区行进,也可以看到类似情景,大量树木在消退,大片的草原开始出现。世界上一些著名高原上几乎都有草原,比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基本上都是草地为主。从山区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来看,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依次出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当海拔达到一定高度,温度下降,针叶林慢慢消退,最终会变成草原带或苔原带,再向上就是苔藓主导的雪原。
④植物生于土壤、长于土壤。土壤在影响树木和草类植物分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草原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很薄,通常只有20厘米左右,没有明显的淋溶层,即使是在茂密的灌木丛下,土层的厚度也不超过50厘米,且下面往往有钙积层。大量树木包括不少灌木的根系无法穿过钙积层,吸收不到底层的土壤营养,就不可能长期存活下去。树木生长需要一定厚度的土层,帮助根系吸收土壤中丰富的水分和养分,在土层浅的地方,树木不易扎根,且遇到大风天气容易被吹倒。草本植物的根系多数分布在地下50厘米深度以内,受钙积层影响较小,得以在草原上繁茂生长。
⑤此外,生物因素本身也是造成草原上树少的重要原因。古往今来,众多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向我们描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诗句。野草具有强大的种子繁殖能力,具有重要的耐寒、耐旱、耐高温、耐盐碱、耐火烧、耐啃食等特性,并以土壤种子库的形式保存在土壤中,使得物种得以长期保存和繁衍,最终形成了一个适应复杂气候的草本群体。草类植物通过占据水分和养分资源,形成了对树木的竞争压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树木往往难以生长,易被草类植物所取代。
⑥总而言之,草原上树木稀少是降水、温度、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无论繁密的森林,还是开阔的草原,都是大自然给予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美丽地球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努力去守护。
(有删改)
7.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8.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然而,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相比之下,草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低,能适应较少的降水量。
9.选文第②③④⑤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诗句有引出说明内容,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B.第②段“这样的降水条件”指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
C.“草原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很薄,通常只有20厘米左右。”这句中“一般”“左右”等词表意含糊,要删去,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D.草原上树木稀少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
让我流泪的香橡皮
①初二开学那天,和我同村的翠兰成了我同桌。翠兰在她出生不到一个月时,母亲忙于麦收被暴雨淋湿,从此落下了病,常年药不离口;在她考上初中入学的第三天,父亲去集上给她买自行车,回来的路上,刚买的自行车车闸失灵,父亲跌入深壕摔断了大胯和腿骨,一年后还离不开双拐。这样一折腾。 她家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校园里,没有哪个女孩子比她穿戴得更寒酸。学习中她也最节省,买个练习本总先用铅笔正反面写,再用钢笔覆盖一遍,她甚至捡一些瓶塞、管头等橡胶制品代替橡皮来用。
②那天,我买了两块包装精美的香橡皮,准备送给翠兰一块。午休,我乐呵呵地跑进教室,正好只有她一人在。我拿出橡皮,说:“送给你的。”她抬头看了看我,犹犹豫豫地拿起橡皮:“你干嘛买这么贵的橡皮?我才不要呢。”我怕伤了她的自尊心,就说:“我去买橡皮,一看挺好的,就给你捎了一块。”“这样说我就收下,”她下意识地摊平了手,“多少钱一块?”“我就不能送给你一块小小的橡皮吗?”我一听她问价格,心里猛然涌起一种说不上来的滋味,提高了嗓门说。她也提高了嗓门说:“我知道我家穷,可我凭什么要你的东西!我用不着别人可怜我……”
③就在这时,几个同学说笑着走进教室,我不便再和她理论,就顺手拿起她的那本书盖在橡皮上面。她神情复杂地凝视我一阵,便趴在桌上不动了。
④下午全体同学到操场上清除杂草,翠兰离开座位前,用书把那块橡皮推到了我的桌上。我装作没看见,与同学一起走出了教室。
⑤就在操场上的杂草清除得差不多时,有同学发现翠兰手上有血,老师就叫她去清理一下伤口,先回班待着。十分钟后,我先同学一步回教室,看到她的手已止血,就没再说什么。这时,翠兰忽然问我:“记得那块橡皮吗?你没收起来,怎么不见了?”我以为她改变了先前的主意,又乐意收下那块橡皮了,才和我这样幽默一下,但看她那严肃认真相,我才意识到橡皮真的不见了。可我一时又找不出原因,就暂且找缘由安慰她说:“或许哪个同学拿去看了……”
⑥放学路上,我一遍遍寻思:这件奇怪的事还没有结束,明天翠兰还会提起。她的心够苦了,不能再让她遭受这不白之冤。思来想去,我急中生智,跑到商店再买一块同样的橡皮,就说我昨天顺手放到兜里了……
⑦第二天上学路上我追上翠兰,没等她发话,我就哈哈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两块一模一样的橡皮,装成自怨自艾的样子: “哎呀,我真糊涂。回家一摸口袋,两块都在里面……”“你胡说!”翠兰停下自行车,一边掏书包一边幽幽地说,“那块橡皮在我包里呢。是我不留神把它夹在书里面的,回家一掏书,就掉在地上……你说实话,是不是跑到商店里又买了一块?”我只好不打自招:“昨天,我也弄不清橡皮是怎么不见的,怕你惦记,就……”“别说了,”翠兰半嗔半怨地笑起来,“其实这事儿全怪我,我太执拗、太不近人情了,才惹出这样的误会。让你受委屈了,请你原谅。”
⑧我嘿嘿地笑了,笑着笑着眼睛就开始发涩、发热……而让我真正不能自禁流下泪来,是在两天之后的物理课上。
⑨那天上物理课,赵老师手里拿着一块橡皮,竟向我走来,边走边说:“前天我为了做浮力实验,拿走了你的橡皮……没耽误你用吧? ”
⑩赵老师回到讲台,目瞪口呆的我,也重重地坐下了。我想,我肯定是流泪了,不然,翠兰怎么一边夺我手里的橡皮一边这样说:“两块橡皮我都要,四块橡皮我都要……别哭了,好吗?”说着说着,她竟也泪流满面。
11.本文以“香橡皮”为线索,展开情节。请完成情节的梳理概括。
1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13.第⑧段画线句“我嘿嘿地笑”是因为(1) ;
“眼睛开始发涩发热”是因为(2) 。
而物理课上“我”和翠兰都流泪了,则是因为(3) 。
14.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告诉我们善意的谎言是情感的润滑剂。 B.赞美了学生时代纯真可贵的美好友情。
C.告诉我们要珍惜他人给予的真诚帮助。 D.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与关爱。
三、综合运用(20分)
15.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八年级 (2)班开展“美好青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阅读——寻找自强不息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这一英雄形象,他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你所在的小组计划在班上展示读书卡,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2)【任务二: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班级响应号召,将要开展演讲比赛,请你完善各项活动环节
A B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C ,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继续传承这一美德,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当代的青年自强不息的精神。(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句子)
(3)【任务三:书写——自强不息人生】保尔用青春书写了自强不息的人生,但班上小蓝却认为“这是因为保尔生活在特定的时代,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要享受生活,没必要太过于自强不息了”,请你写一段议论性文字反驳他的观点(80字左右)。
四、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电影《哪吒2》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想试试!”这句话展现了哪吒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尝试是探索未知的第一步,是突破自我的开始。无论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还是运动员的极限挑战,抑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步,都始于一次勇敢的尝试。
请以“我想试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②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潭影空人心 孤蓬万里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潭、蓬、拣、栖、厦、庇、俱。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
2.B 3.B
4.(1)(当它)振动翅膀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5.乙文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化用了甲文中所描写的大鹏振翅高飞时的情景(也可摘引甲文原文“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来表现自己志存高远,并进一步想象即使大风停歇,鹏也能激荡起海水,造成巨大声势,丰富和发展了鹏的形象。
———预览已经结束,开通会员后可免费下载高清完整版资料———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