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单元(统编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活动中,同学们领略了祖国各地的民风民俗。恰逢语文老师组织“我是家乡民俗传承人”的主题活动,同学们感受着自己家乡民俗的魅力,并完成了探究任务。(16分)
任务一 回味名作 (4分)
小语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了前言,请你帮助审核修改。
那场并不好看的社戏,是难以忘怀的童年。小船在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中,飞一般向赵庄前进。始终饱满的兴致,是因为有温润宁静的水乡风光,更因为有善良可爱的小伙伴。
那一声声隆隆的安塞腰鼓,是强劲的生命律动。“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元气淋漓的后生以奇伟磅礴的能量宣告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那些或温暖或壮丽的灯笼,是纷繁的思绪与情愫。夜路归来,灯笼在院子里亮着,熙熙然庭院的jìng mù,令人思慕;夜深星阑,挑灯看剑,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更希冀liáo yuán的一把烈火……灯笼映照着乡愁和保家卫国的宏愿。
一篇篇文章的背后,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的画卷。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原……多彩的习俗折射着多样的文化。让我们在这悠悠春日,去采撷家乡风采,追溯厚重历史,感受中华传统的民俗文化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潺(chán) 缚(fú) 塞(sè) 溯(shù) B.潺(chán) 缚(fù) 塞(sè) 溯(sù)
C.潺(cán) 缚(fù) 塞(sài) 溯(sù) D.潺(cán) 缚(fù) 塞(sè) 溯(shù)
2.画线拼音处填写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静穆 缭原 B.净穆 瞭原 C.静穆 燎原 D.敬慕 燎原
任务二 了解民俗(8分)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家人,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民俗的特点,并纷纷为民俗写下了介绍词。其中一段关于“京剧”的介绍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京剧是中国国粹之一,堪称东方戏剧表演艺术的明珠。它集唱、念、做、打于一体,融合了各地的戏曲艺术精华,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甲】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乙】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在平和清楚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优美,它不用紧张、激烈、刺激的故事吸引观众; ,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持重感觉; ,既不过分激昂亢奋,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逗号 【乙】句号 B.【甲】顿号 【乙】句号
C.【甲】逗号 【乙】分号 D.【甲】顿号 【乙】分号
4.在文中“ ”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 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 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
B.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 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 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
C.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 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 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
D.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 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 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
5.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有关京剧的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上联:有声画谱① 下联:② 文章写古今
A.①描人物 ②无字 B.①常演绎 ②无字
C.①常演绎 ②千古 D.①描人物 ②千古
6.文段中的画线语句有语病,应修改为: 。(2分)
任务三 传承民俗 (4分)
作为“家乡民俗传承人”,同学们仿照着第一单元课文的写法,用饱蘸深情的笔为家乡民俗书写了精彩的篇章。下面的文字节选自小文同学的《家乡的佛山醒狮》。
穿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文化广场上,①一只只颜色各异的狮子,黑的,红的,黄的,跑着、跳着、舞蹈着;一件件形态各异的乐器,铜锣、大鼓、铜钹,震动着、飞舞着、撞击着;一位位热情高涨的观众,孩子、青年、老人,笑着、跳着、欢呼着。好一个热闹的佛山醒狮,好一群热爱生活的家乡人!
绕场半周,来到场后的梅花桩下。鼓声如惊雷、如暴雨,隆隆的响起来了。场中,一只红色的狮子静静地站在梅花桩下,随后抬一抬腿,将腰一提,凌空飞了起来,稳稳地落在了一人来高的梅花桩上。真是②“静如灵猫伺鼠,动如猛虎擒羊”。其他狮子也不甘示弱,争着向高处攀去。③一条条狮腿在梅花桩间迈动、跳跃、穿梭,使我仿佛看见了狮子外衣下灵活强健的岭南小伙儿。桩下,配乐者们也不甘落后,鼓槌上下翻飞,④乐曲如黄河滚滚又如雨点粒粒分明。 , !
7.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醒狮热闹欢腾的表演场面以及佛山人对醒狮的喜爱。
B.第②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醒狮沉稳又灵动的特点。
C.第③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舞狮小伙们的灵活强健。
D.第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乐曲声势浩大、鼓点清晰分明的特点。
8.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为结尾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9.古诗文积累。(6分)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我们从祖先留下来的经典诗词里,依然可以找到今天我们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青青子衿, (1)”(《子衿》),那是一份深刻的相思:“(2) ,钟鼓乐之”(《关雎》),那是一份求而得之的喜悦;(3)“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是一份跨越时空的友情;“(5) ,(6) ”《桃花源记》),那是老少皆安的理想社会。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萎萎,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十亩之间
《诗经·魏风》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①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②兮,行与子逝③兮!
①行:走。一说且,将要。②泄(yì)泄:和乐的样子。③逝:返回。
10.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蒹葭》是一首抒情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蒹葭》这首诗每章开头以景起兴,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所思不见的惆怅心情。
C.华夏先民是勤劳而乐观的,《十亩之间》侧重写采桑女正在劳动时的动作,表现了其轻松愉快的心情。
D.《十亩之间》全诗二章,每章三句,每句后面都用了语气词“兮”字,这就很自然地拖长了语调,表现出一种舒缓而轻松的心情。诗句与诗境、语调与心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11.两首诗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了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蒹葭》反复吟咏“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请问有什么作用?(2分)
(二)(13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洞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断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缘溪行 只缘身在最高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C.不足为外人道也 欲还失道 D.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15.【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 一词相仿。(1分)
16.【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8分)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节选自2024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日前,小冰公司正式发布小冰克隆人,任何创作者经身份认证后,均可通过小冰框架技术,克隆自己并向粉丝发布。每个克隆人都能进行流畅的中英文交流,并且全部具备歌曲演唱能力。小冰公司还与网易云音乐联合推出X Studio,专注于创造具有充沛情感的AI歌手克隆人。小冰公司CEO李笛表示,当AI一旦达到了某一个人类创作者的水平时,它和人类创作者相比就稳定得多,能够大量生产同等质量的作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3月29日)
材料三:
(摘自澎湃新闻2024年3月21日)
材料四:
①近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首个视频生成模型“Sora”。该模型通过接收文本指令,即可生成60秒的短视频。一年前,这家研究中心发布的AI语言模型ChatGPT,让文本撰写和创作、检查代码程序等工作变得易如反掌。谷歌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模型“巴德”,可以根据输入的多个词语迅速生成短篇小说或诗歌。
②科幻作家陈楸帆讲到AI的发展不是匀速的,而是在数据量和参数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能力的飞跃,这种现象在业界被称为技能涌现。这意味着AI模型的潜力远超过最初的设计预期,随着成长会展现出不同的技能。我逐渐认识到,尽管AI在处理结构化信息和生成套路性内容方面表现出色,但人类创作中最宝贵的是非理性的、个人化的元素——那些与个人记忆、生活体验紧密相连的直觉、审美和身体感受,是AI所不具备的。
③“因此,我认为AI能够帮助完成许多任务,特别是需要高效率和模式化生产的工作。然而,对于那些需要深度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工作,AI目前还无法取代。例如,AI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和模拟人类的情感复杂性和文学创作的极端瞬间。在这个时代,对于创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向内挖掘,遵循创作规则,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套路。”
④通常认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所依赖的是个人独特的经历和情感。然而,目前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在进行一项研究,随机选取大量参与实验的阅读者,在他们的大脑上连接电极,详细记录参与者在接触到不同句子和情感表达时的大脑反应,收集了大量相关数据。这项研究暗示了一个可能的未来,即在文学创作中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情感共鸣的元素,有可能通过算法实现。换言之,我们曾认为是人类独有的、充满乐观主义的创作特质,未来或许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得以复制和再现。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作家网”2024年4月8日,有改动)
17.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要大幅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
B.AI快速发展,和人类创作者相比,已经显现出稳定得多的水平,且能够大量生产同等质量的作品。
C.AI无法理解和模拟人类的情感复杂性和文学创作的极端瞬间。
D.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暗示算法可能实现在文学创作中产生能够触动人心的元素。
18.请结合材料四说说加点词“向内挖掘”的内涵。(3分)
19.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们一方面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一方面在担忧它会在将来取代人类,导致失业,结合四则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3分)
…………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A 6.缺少主语,改为“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所以)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或改为“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这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 7.C 8.好一个雄壮灵活的岭南醒狮,好一群气势盛大又灵活精巧的家乡人!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水流动的声音。常用来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束缚:shù fù,限制,使失去自由。可以指用绳索捆绑住,也可以引申为受到各种限制或约束,不能自由行动或发挥。
闭塞:bì sè,①阻塞不通,如“交通闭塞”。②消息不灵通,如“消息闭塞”。常用来形容道路、交通或信息的阻塞或不畅。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