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17《小猴子下山》教案(统编版2024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10日
资源编号 97073

2025年春季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17《小猴子下山》教案(统编版2024新教材)

2025-03-09 一年级下册 0 68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统编版): 第一单元: 2025年春季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春夏秋冬》教案(统编版2024新教材) ...

2025年春季一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阅读17《小猴子下山》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语言运用:归类积累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思维能力:能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审美创造: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一心一意,有始有终。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结构:《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的经历和结果,课文第1~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什么”的语言形式构段,比较有特色,在讲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形式来理解课文。

关注字词:此课的会认字以合体字为主,其中6个表示动作的词“掰、扛、扔、摘、捧、追”中4个是提手旁。此课要书写7个生字,其中“瓜”是独体字。文中“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种“又×又×”式的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积累并运用。

关注对课文的理解: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较多,在理解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另外,可联系课后第二题,进一步落实“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这项能力训练。

教学目标

1.认识“猴、块”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会写“高、兴”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式的词语。(重点)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重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猴、块”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会写“高、兴、着、往”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学习并积累“又×又×”式的词语,认识并能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词。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请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出示课件3)

谜语:家住深山里,性情最调皮,惯会模仿人,样子很滑稽。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过渡:同学们真聪明,就是小猴子。小猴子十分可爱,但是有时候又有点儿淘气,今天老师带大家来认识一只刚下山的小猴子。

(板书:小猴子下山)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通过有趣的猜谜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习情况,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

教师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和朗读要求,学生听读。(出示课件4)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课文段落序号。

教师出示课文,标注自然段:这篇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你标对了吗?读过课文,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里面的生字和词语吧!(出示课件5)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出示课件6、7)

学生自由拼读,识记生字。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教师进行补充:“兴、扛、往、扔、捧”是后鼻音;“摘、追”是翘舌音。

学习多音字“结”。

(2)出示词语。(出示课件8)

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

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3.识字方法。(出示课件9~11)

(1)字理识字:掰。

(2)动作演示:扛、扔、摘、捧。

(3)熟字组新词。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前提和重点,因此,我采取多种识字方法,如结合图片法、动作演示法,调动学生的感官与身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三、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结合插图,按照顺序说一说,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出示课件12)

预设: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

教师引导: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课件13)

预设:小猴子先来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然后来到西瓜地,最后去了树林边。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借助有关地点的关键词了解主要内容,再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说内容,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同时锻炼了表达能力。

四、互动课堂

1.学习第1自然段。(出示课件14)

朗读第1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黑板出示表格,教师根据教学进展逐步粘贴表格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
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掰 扛 空着手

回家去

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扔 摘 捧
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 扔 摘 抱
小兔子蹦蹦跳跳 扔 追

(1)教师引导:小猴子在玉米地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15)

预设: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教师提问:小猴子为什么高兴?

学生回答:因为玉米又大又多。

教师讲解:“又大又多”说明玉米既大又多,同时具备两个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又×又×”式的词语表示一种事物同时具备两个特点。你能看图说一说吗?(出示课件16)

学生交流讨论。

(2)教师追问:小猴子看到玉米又大又多后,做了什么呢?

预设: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板书:掰玉米)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图做一做“掰”“扛”两个动作,并用这两个动词各说一句话。(出示课件17)

学生演示动作。

…………

资源下载此资源仅限注册用户下载,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一年级下册 2025年春季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17《小猴子下山》教案(统编版2024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9707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