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春季一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语言运用:通过阅读童谣认识更多生字。
思维能力:尝试进行自主阅读,结合生活实际增强阅读体验。
审美创造: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课前解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兴趣,产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教科书上呈现的童谣和儿歌只是例子,以此引发学生对此类读物的兴趣。
关注识字: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可以比较熟练地运用拼音识字,并且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有了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本栏目的教学,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尝试开展简单的自主阅读,为独立识字打下基础。
关注表达: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兴趣,产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
关注拓展:《读读童谣和儿歌》共四册,选编了百余首中外经典的童谣、儿歌,内容丰富多彩,文字浅显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为辅助阅读,全文加注拼音,并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以增强趣味性,适合一年级学生开展自主阅读。
教学目标
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重点)
2.尝试进行自主阅读,结合生活实际增强阅读体验。(难点)
3.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课前准备
课件、《读读童谣和儿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读童谣,激发情感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出示课件3)
学生齐读《数鸭子》,教师点评。
教师过渡:大家读得真好,十分有节奏感。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首美妙的诗,充满节奏感,像这样有节奏感的儿歌还有很多,快打开课本读一读吧!(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读过的童谣或儿歌,与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联系,点燃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大声阅读,感受趣味
1.学习《摇摇船》。(出示课件5)
(1)教师引导:自由读一读《摇摇船》,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指名让学生读。
(4)学生表演读。
(5)教师引导:童谣里的摇摇船摇到哪里去了?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找一找答案。
预设:摇到外婆家去了。
(6)教师引导:外婆给“我”准备了哪些好吃的东西?
预设:糖、果、饼、糕。
(7)教师引导:想一想,外婆还可能会给“我”什么呢?同桌之间分享一下吧。
(8)教师引导:谈到外婆,你们都非常高兴,看来你们都有爱自己的外婆啊。让我们用满满的爱再来读一读这首童谣。
2.教师过渡:有一首歌曲和这首童谣很像,我们一起听一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吧!(出示课件6)
3.学习《小刺猬理发》。
(1)教师引导:自由读一读《小刺猬理发》,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课件7)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齐读。
(4)教师引导:文中哪个句子描写的是理发师用剪刀剪头发的声音?(出示课件8)
预设:嚓嚓嚓,嚓嚓嚓。
(5)教师引导:一边读,一边做剪头发的动作。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