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八下课标文言文复习-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0日
资源编号 95415

专题18 八下课标文言文复习-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5-02-18 中考 0 66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题01 字音字形-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

专题18 八下课标文言文复习

篇目1:《桃花源记》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南城独当阳,城下多裁桃花。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酒杯,老饕一番。复翠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日暮乃散。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

(选自陈继儒《游桃花记》)

【注释】①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又称花朝。②榼(kē):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③花板酒杯:即梨花杯。④老饕:贪吃。⑤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卮:常用来盛酒的器皿。⑦陶征君: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⑧津梁:桥梁。第:只管,只。⑩阑珊狼藉:衰败零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交通:_____________

(3)谓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明日:_____________

(4)便尔成蹊: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并怡然自乐        屋舍俨然

B.乃不知有汉        乃记之而去

C.余于酒后作歌赠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        行者休于树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两处)

推 户 闯 入 见 一 老 翁 具 鸡 黍 饷 客

5.【甲】文表现了作者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和_____________。【乙】文一方面表达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作者对桃花被人随意摘折的痛惜。 

篇目2:《小石潭记》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厓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皷,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恐怕。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上石头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④厓:岸边。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⑥掬(jū):双手捧取。⑦皷:古同“鼓”。⑧余甘:水果名。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日光下澈(     )   (2)悄怆幽邃(     )

(3)折处辄为潭(     )   (4)书以付过(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8.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结合画线句子,分析写法上有何不同,分别写出水怎样的特点? 

篇目3:《北冥有鱼》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志怪者也                    志:记载。

C.去以六月息            息:气息,这里指大风。

D.野马也          野马:未经人驯养的马。

10.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B.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D.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12.甲文中主要展现大鹏怎样的形象?

13.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请根据原文,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成语。

14.结合【乙】文简要分析斥鵎的形象。并说说比起【甲】文中的鹏,你更欣赏哪一种形象? 

篇目4:《虽有嘉肴》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乙】孟尝君请学于闵子;使车往迎闵子。闵子曰:“礼有来学,而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学;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故太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尊师尚道也。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

【注释】①严:尊敬。②北面:指面向北行臣子之礼。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教然后知困    困于心    扶危济困

B.然后能自反也    窥谷忘反    出尔反尔

C.不知其善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    独善其身

D.虽有至道    水至清则无鱼    至仁无亲

16.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曰:教学相长也。

17.【甲】文以“嘉肴”开头,有什么作用?

18.结合【甲】【乙】两文谈谈“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

篇目5:《马说》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之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良工:善于相马的人。②枹:鼓槌。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             ②执策而临之_____________

③ 是马也    _____________               ④ 相得则然后成_____________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真无马邪        帝感其诚                  B.而伯乐不常有          温故而知新

C.不以千里称也      以刀劈狼首             D.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2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

22.甲文中,“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刻画出统治者怎样的形象?

23.比较甲乙语段的内容,它们有什么共同的人才观?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薪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  (2)尝采药至衡山。_____________

25.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有人迹,异之。

…………

参考答案

1.     类     交错相通     第二天     路,路径    2.A    3.(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2)我们这群人冲到筵席前索要酒肉,请求将酒肉筵席移到桃花树下。    4.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    5.     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     游览桃花林的闲适随性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实词的意思。

(1)句意: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属:类;

(2)句意: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交错相通;

(3)句意:作为老翁第二天过寿的贺礼。明日:第二天;

(4)句意:桃花树下就踏出了一条路径。蹊:路,路径。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18 八下课标文言文复习-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541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