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九上课标文言文复习-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0日
资源编号 95417

专题19 九上课标文言文复习-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5-02-18 中考 0 73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题01 字音字形-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

专题19 九上课标文言文复习

篇目1:《岳阳楼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①食:食(sì)。拿食物给人吃。②衣:衣(yì)。拿衣服给人穿。③叶阳子:叶(shè)。齐国处士,叶阳,复姓。

1.解释下面语句中画横线的字。

(1)斯人   微:________    (2)齐王使使者   使:________  (3)其民者   息:________

2.乙文中画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B.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C.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D.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语句。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

篇目2:《醉翁亭记》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名之者谁    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谪滁州  ____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7.选文甲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8.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篇目3:《湖心亭看雪》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不妆散粉,点点糁原宪之羹。飞霰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9.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写出了西湖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是独自的意思,表现了作者对西湖雪景异乎寻常的痴迷。

C.“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字从舟子口中说出,说明舟子理解他们的“痴”意。

D.“絮起风中”是指白霄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写出了雪花飘舞的美丽景象。

10.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1.甲文段中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12.两个文段的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

【乙】

景公问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

对曰:“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选贤进能,不私乎内。称身就位,计能定禄。睹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权③居④以为行不称位以为忠。不掩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君在不事太子,国危不交诸侯。顺则进,否则退,不与君行邪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华:通“哗”,这里指宣扬。②称(chēnɡ):衡量。③权:这里是计较的意思。④居:职位。⑤刻下:对下苛刻。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然则何时而乐耶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B.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C.不掩君过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不私乎内    臣之妻私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君在不事太子,国危不交诸侯。

1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睹 贤 不 居 其 上 受 禄 不 过 其 量 不 权 居 以 为 行 不 称 位 以 为 忠

16.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1)【乙】文“顺则进”中的“进”指“__________”,“否则退”中的“退”指“__________”。(请用【甲】文中相关原文回答)

(2)【乙】文中的“忠臣”具有哪些品格?(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余为夷陵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又得芩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及做舍人、字士,日奔表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

(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

[注]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③萧然:悠闲,潇洒。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望其旗靡

B.名之者谁/有仙则名

C.山间之朝暮也/皆朝于齐

D.余为夷陵令时/不足为外人道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

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段由远及近,移步换景,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甲文第二段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了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和四时之景的不同。

C.乙文中作者曾先后得到三张不同的琴,琴越来越好,作者反而越来越不快乐。

D.两篇选文都以写青山绿水为主,目的都是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20.从选文来看,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那么他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呢?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

阅读两则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陶渊明、徐渭等,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

(张岱《自为墓志铭》,节选)

【注释】①茶淫橘虐:喜爱品茶和下象棋。②书蠹诗魔:迷恋书籍和诗歌。③帙:本,册。④甲申:明朝在这一年灭亡。⑤视息人世:苟活于人世。⑥溘先朝露:比喻突然死亡。

2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3)布衣疏食________   (4)余亦效颦为之________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

23.《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怀旧散文,表面上虽没有说孤独,但却处处让人感觉到作者的孤独。请联系同样写于明朝灭亡后的乙文加以分析。

2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痕”“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取得了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B.“见余大喜”一句表面上写金陵人高兴,实际上也写出了张岱本人的兴奋心情。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写出了张岱贪饮,包含趣味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

D.《自为墓志铭》选段主要表达了悼己伤怀、世事消亡、感念故国的哀伤之情。

…………

 

参考答案

1.     没有     派遣、派     繁育    2.C    3.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    4.赵威后认为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照应。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

(1)句意:没有这种人。微:没有。

(2)句意:齐国国王派遣使者。使:动词,派遣。

(3)句意:养育百姓的人。息:繁育。

2.本题考查句子的节奏。

本句的句意为:痛爱鳏寡的人,供养孤独的人,救济穷困的人,补给不足的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分别是动宾短语,要断开;因此断句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19 九上课标文言文复习-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541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