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
专题17 八上课标文言文复习
篇目1:《三峡》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场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A.是日/天宇晴舞/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B.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C.是日/天字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D.是日/天字晴雾/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A.略无阙处。阙:通“缺”,空隙、缺口 B.泉水激石激:冲击、撞击
C.峰峦上入霄汉上:上方 D.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都、全
A.【甲】【乙】两文都写到“猿鸣”,【甲】文猿鸣凄异、哀转,听者泪沾裳;【乙】文猿鸟乱鸣,传达的是一种生命气息,体现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B.【甲】【丙】两文都写了三峡风光,但【甲】文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整体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丙】文主要写了巫山神女峰一带的奇景。
C.【甲】【乙】【丙】三文都写到“山”,却各有特点。【甲】文中的山连绵不绝;【乙】文中的山高耸入云。【丙】文中的山,高耸入云,山脚直插江中。
D.【甲】【乙】【丙】三个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2)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篇目2:《答谢中书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去亲为客,如何如何!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①,辞意不周。
(节选自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有删改)
【注】①草蹙(cù):仓猝,匆忙。
(1)四时俱备( ) (2)晓雾将歇( ) (3)去亲为客( ) (4)诚足悲忧(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实是欲界之仙都 其翼若垂天之云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贤与能
C.自康乐以来 徐以杓酌油沥之
D.勿我为念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恐欲知之,聊书所睹。
8.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描写了夕阳、晓雾和鸟儿,其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篇目3:《记承天寺夜游》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①,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②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茸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③酒,瀹④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有删改)
【注】①比:连续,连。登:庄稼成熟。②苟完:大致完备。③秫(shú):黏黄米,可酿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瀹(yuè):煮。
(1)念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狱讼充斥 (4)予弟子由适在济南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11.请谈谈对【甲】文中“闲人”和【乙】文中“超然”的理解
篇目4:《富贵不能淫》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单于)欲因此时降武①。律②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③。”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举剑拟④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思,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⑤,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⑥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⑦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减)
【注释】①武:苏武,西汉大臣,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方获释回汉。②律:卫律,原西汉官员,后投降匈奴。③相坐:连带治罪。④拟:比划,用兵器做杀人的样子。⑤弥山:满山。⑥窖:收藏东西的地洞。⑦旃(zhān)毛:毡毛。
(1)畔主背亲:
(2)单于愈益欲降之:
(3)与民由之: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14.甲文《富贵不能淫》中阐述了“大丈夫的内涵”,你认为苏武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吗?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
篇目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宋昭公出亡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②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注释]:①鄙:边境。②喟然:叹气的样子。③侍御:侍奉君王的人,这里指侍从妃子。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发政举事
B.被服以立 以我酌油知之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孙叔敖举于海 所恶有甚于死者
16.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列举的历史事实与后面的议论相辅相成,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B.孟子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体现了他不仅重视客观因素对人的影响,也重视主观因素。
C.本文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结构紧凑,论证严密,具有说服力。
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用排比,有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体现出孟子的雄辩风格。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18.有人认为,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应该改动,因为现在中国国力强大,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
19.国之兴衰,事关社稷。请你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并且用一句名言警句来警示后来人。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①记》)
…………
参考答案
1.B 2.C 3.D 4.(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2)参拜了妙用真人祠(祠堂)。妙用真人就是大家(世人)所说的巫山神女。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
“是日”表示时间,应断开;“天宇晴霁”总说天气情况;“四顾无纤翳”进一步说明天空无云的情况,应断开;“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中“惟”表示转折,说明例外之处,应断开;“如鸾鹤翔舞徘徊”运用比喻形容“白云数片”的景象,在“如”前断一处;“久之不散”也是形容白云,应断开;
正确划分为: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