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
专题14 九下课标古诗词复习
篇目1:《渔家傲.秋思》
1.阅读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③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1)【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侧面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
(2)说说两首诗词流露的情感有何相同和不同?
篇目2:《江城子·密州出猎》
2.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①,
人生看得几清明②!
①雪:这里喻指梨花。②清明:清淡明智。
(1)《江城子•密州出猎》围绕一个“①_____”字展开,上片叙事,下片抒情。《东栏梨花》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②_____和③_____特点。
(2)《江城子•密州出猎》和《东栏梨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篇目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通过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的情景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有人说辛弃疾词中密集的军事意象群最能体现稼轩词的豪放词风,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篇目4:《满江红》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请从写法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的妙处。
(2)本词末尾借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有何用意
篇目5:《十五从军征》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简要说说“八十始得归”中“始”字的妙处。
(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篇目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和“即”更换为其他词好不好?为什么?
(2)诗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目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豪”的意思是“气魄大”。学者王国维评价“稼轩之词豪”,说说本词是怎样体现“豪”的特点的。
(2)请你认真赏读,说说本词是如何将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的
篇目8:《过零丁洋》
8.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与本诗的感情基调最不相近的一项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篇目9:《山坡羊·潼关怀古》
9.赏析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和《山坡羊·骊山怀古》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对两首散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曲开头化动为静,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这是兵家必争之地。
B.乙曲前三句回顾历史,“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对古今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感慨。
C.甲曲中“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两首散曲结尾分别用“兴”与“亡”、“赢”与“输”的对比深化全曲的主题。
(2)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篇目10:《相见欢》
10.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链接材料】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1)古代文人写诗填词是十分讲究炼字的。请结合链接材料,对这首词上阕中最为传神的“锁”字略作赏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剪不断,理还乱”在本诗中比喻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什么?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1.下列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到了秋天,边塞的风景与中原地区不同。
B.“衡阳雁去无留意”,南飞的大雁,决意离去,毫无留恋之意。
C.“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混杂着号角声,一同响起。
D.“燕然未勒归无计”,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急切地盼望着归家。
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家傲·秋思》表达的是戍边将士们的复杂情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达的是游子漂泊他乡的情感。
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写“烟”“落日”,但蕴含的情感不同。
C.“羌管悠悠霜满地”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都写出了军中宴饮奏乐的热闹场面。
D.“将军白发征夫泪”含有思乡、爱国之情,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含有忧国念家、叹息衰老之情。
13.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尾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乙】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①。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②上秋帆远③,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①谪居:贬官的地方。②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③秋帆远: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诗都是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皆为双句押韵,都押“u”韵。
B.两诗都是送别诗,【甲】诗因朋友返京而送别,【乙】诗因朋友被贬外地而送别。
C.【甲】诗中“饮”字写出了中军帐里设宴饯别的情景;【乙】诗中“问”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安慰。
D.【甲】诗中“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乙】诗颔联首句用典,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为荒凉之地。
15.【甲】【乙】两诗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具体分析其不同之处。
…………
参考答案
1.(1)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彩画,都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
(2)相同点:甲乙两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不同点:甲词还抒发了将士久陷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乙诗表达了做一名军队里的低级军官比做整天舞文弄墨高谈阔论者强的看法。(或表达了作诗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画面的能力。
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