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4日
资源编号 93999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2025-02-03 八年级下册 0 42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正是读书时。书籍能描绘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与人情,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干渴的心沸腾起来。读书吧,从好书中汲取力量吧。

好书如人生四季,或 tián(   )淡如春,或激情如夏,或充实如秋, 或静思如冬,伴着怡人的墨香, bō(   )响智慧的心曲,让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tián(     ) 淡       bō(           )响

(2)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词性写在括号里。(2分)

读书吧,从(     )好书中汲取(     )力量吧

2.(2分)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________

①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

②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③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

④这种能力一部分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3.古代诗文默写。(10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关雎》 )

(2)清晨入古寺,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3)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衿》)

(4)《送友人》 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的送别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分)我市某校八年级(2)班正在开展“漫步古诗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任务一办专栏】

(1)为使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有所收获,班级拟开设“学古诗,抒情怀”专栏。请你设计一个栏目,并写出相应的诗句。(3分)

示例:栏目:壮志抒怀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栏目: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用古诗】

(2)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富有诗意的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完成表格。(3分)

示例:我的座右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出自李白的诗——《行路难(其一)》,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我常常以此勉励自己不要被困难吓到,要不断克服困难,永远积极向上。

我的座右铭:________________

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我以此勉励自己: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写建议】

(3)为了交流学习经验,品味诗歌妙处,请你结合自己对古诗词学习的体会,完成下面的建议书,与同学们分享。(2分)

学习古诗词建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学习古诗词需要有好的方法才能掌握其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人:XXX

X年X月X日

二、阅读(共46分)

(一)名著阅读

5.完成下列小题。(5分)

(1)《经典常谈》是_______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_______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_______》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3分)

(2)作者在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①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作者的两个比喻“一只船”“以筌为鱼”对我们阅读这部书有什么指导意义?(2分)

【注释】①筌,quán,捕鱼的竹器。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2分)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头两句借物起兴,透过思念者的眼睛写秋天芦苇苍苍、露水成霜的景象。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思念者看到伊人就在河水彼岸,这引起了他追寻的渴望。

C.本诗的三个章节结构相同,情境随用词不同而变化,情感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强化。

D.“水”这一意象在本诗中既实指自然景观,又蕴含着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7.(2分)学界对“伊人”有多种解释,并衍生出不同的诗歌主题。你认为诗中“伊人”指的是谁?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和桃源诗序》宋·苏轼)

8.(2分)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10.(2分)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______________(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

11.(2分)请结合文章,谈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四)现代文阅读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绿秋

曹化君

①门卫又换了保安。

②上个保安还没认太清,如果脱去工作装,如果出了小区门,就完全认不得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差不多换了五六个了,比走马灯走得还快,都是自愿离开的。

③罪魁祸首是一个来小区捡拾破烂的老太太。她哪里是来小区捡破烂?是上班,比上班还勤,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来,一大早就来,围着垃圾车瞅,扒,翻,挑,认真耐心的劲儿仿佛有人将一枚钻戒掉进垃圾车,恰好被她看见。

④阳光漫进垃圾车的时候,小区的人陆续出动,恰逢她翻到高潮,垃圾们飞扬跋扈着,仿佛人侵占了它们的地盘似的,四仰八叉地卧在地面、甬路,呼呼冒着浊气与人对峙。有人实在受不住,对她说,请注意点儿公共卫生。她接到宣战书似的,严肃起面孔,调集全身气力,沉闷而很有气势地说,碍你啥事!仿佛再回嘴就要把对方生吞活剥了似的。那人就去找保安。

⑤保安警告她要注意公德,她不理。保安说再这样就不让你进小区了,她便低眉顺眼起来,连说好好好,注意公德。门卫很有成就感地转身走了,才走出去一两步,她可劲儿朝地上吐一口,该怎么飞扬还怎么飞扬,该怎么跋扈还怎么跋扈。保安再走过来时,脸色就不那么淡定了,说话的语气也硬邦起来。她若有所思地清清嗓子,突然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俩人就开始吵。她突然伸出比手臂长出几倍的铁钩子,挑起一撮垃圾抛向保安。保安向队长吐诉,队长脸一沉,这点儿小事都搞不定,要你何用?

⑥下一个保安仍然搞不定这点儿小事,于是门卫开始走马灯似的换人。

⑦小区人一肚子火气没处撒,便给她起了个外号,会说话的苍蝇。会说话的苍蝇和保安又吵起来了。会说话的苍蝇比母老虎还瘆人。会说话的苍蝇比会飞的苍蝇还可恨……

⑧新保安来后的第三天,我去门岗取件。他没话找话地说,听说有个老人每天来小区捡拾垃圾。心想,他定是初来乍到,想找人说说话儿,又不知道说什么。我应付一句转身朝门外走去,看见她,推着三轮往外走。我告诉保安,她就是你要打探的那个老人。

⑨话音未落,保安擦着我的衣角小跑出去,停在她面前,笑灿灿地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她瞄他一眼,继续往前走。保安跟在她后面,挪移着,嘴唇不停地翕动着。她忽然转过脸来,望着他,表情软和和的。她忽然开启嘴唇和他说起什么,脸一沉,蹬上三轮走了。

⑩一天,经过垃圾车,我顺手将手里的破纸箱丢进去,保安走过来说,以后像纸箱这类可回收的东西丢外面就行。我这才猛然想起,有些日子没见着她了,而且垃圾车的盖子总是盖得严实实的,再不用憋气或捂鼻孔了,地面、甬路也干干净净的。不禁佩服起他来,赶走了会说话的苍蝇,既顺了小区人的心,自己又平添一份收入。

⑪又一天,走到大门外那棵光秃秃的合欢树下,保安从玻璃窗里朝我招手。我走进门去,他指着桌上的一个纸箱说,大娘送来的,说是她家菜园里种的,送给大家尝尝鲜,并让我替她谢谢咱小区的人。

⑫大娘?谢小区的人?保安听到我的心声似的,笑着说,就是来咱小区捡拾垃圾的那个老人,我给她说,小区的人看她恁大年纪了,商量好把能卖钱的东西放一起,让她每天晚上七八点钟来拿就行。

⑬伸手打开纸箱,翠碧的绿涌进眼睛,又从眼睛溢出来,看哪儿,都是簇新的绿。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第10期,有改动)

12.(3分)请以“大娘”为叙述对象,简要概括选文情节。

_______→大娘被保安警告_______→大娘结识新保安→_______

13.(4分)结合选文,请用第一人称将第⑨段划线句人物说的话补充完整。

保安跟在她后面,挪移着,嘴唇不停地翕动着。

14.(4分)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垃圾们飞扬跋扈着,仿佛人侵占了它们的地盘似的,四仰八叉地卧在地面、甬路,呼呼冒着浊气与人对峙。

15.(4分)《智慧与生活》杂志设有“生活百态”和“人生哲理”两个专栏,如果你是本刊编辑,收到《绿秋》这篇来稿后,你会考虑将它放在哪个专栏?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由。

(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宣传,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A.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两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B.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到相得益彰之效。

16.(4分)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

17.(4分)文中第②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8.(4分)请结合A、B处句子,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A.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

B.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三、作文(共50分)

19.在物理学中,“碰撞”是两个或多个物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相互作用。在IT中,“碰撞”是在同一以太网中,正好在同一时刻试图传输数据的两个设备之间发生的冲突。板块的碰撞产生地震、火山、山脉和水体运动;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文化创新、思维方式……

一切精彩,皆从“碰撞”开始。请以“碰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

参考答案

1. (1)     恬     拨(2)     介词     动词

【详解】(1)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tián(恬)淡 :不求名利,淡泊;恬静,安适。

bō(拨)响:触动、启发或唤起,使其开始流淌或发出声音。

(2)考查词性。

从:介词,用于表示动作的起点或来源。“从好书中”是一个介词短语,表示力量的来源是“好书”。

汲取:表示从某个地方获取或吸取某物。“汲取力量”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力量”是宾语,“汲取”是动词。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399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