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4日
资源编号 93989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2025-02-03 八年级下册 0 89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_A_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wǎn B 转,(  ),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   )的美文。通过作品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和自由快乐的农村生活图景。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4分)

蕴_____  叉_____  yǒng_____  wǎn_____

(2)文段中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高亢  沉静  弥漫  情趣                        B.悠扬  安静  弥散  情致

C.高亢  安静  弥漫  情致                         D.悠扬  沉静  弥散  情趣

(3)文中画波浪线句有语病,修改正确。(2分)

2.(2分)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正确的排序是(    )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__________ 如果误解了,那我们就不能理解那美好的本质。

①浅尝辄止,看到的只是现象;只有深刻介入,才能触达事情的本质。

②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好或做到极致,都必须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心血。

③世间所有的成功,都是人们苦心孤诣的结晶,或者说,它们几乎都是深刻思考和探索使然。

④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断章取义,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父母和朋友的一些批评甚至指责,可是,这只是现象,其本质是对我们的爱。

⑤而我们让某些事情由好走向更好,就是从现象抵达本质的过程。

A.②③①⑤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④③⑤①            D.③②①④⑤

3.(6分)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3)夕日欲颓,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钱塘湖春行》中,诗人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7分)“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近年来,我市一直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为了响应市政府“文明创建”的号召,某校组织了“文明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本次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拟写温馨提示语(3分)

为营造文明创建的氛围,学校开展了“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的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健身区”、“楼梯”或其他,写一句温馨提示语。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我选择__________,提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文明劝导(4分)

学生志愿者在小区红绿灯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活动。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红灯亮时要过马路,面对这种情形,你将怎样劝说这位母亲? 

二、阅读与鉴赏(共47分)

(一)整本书阅读

5.阅读下面《西游记》的片段,完成题目。

【片段一】

三藏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片段二】

唐僧道:“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边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为烟凑集之处,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

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款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请你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片段三】

行者道:“你既怕虎狼,怎么不念《北斗经》?”三藏正然上马,闻得此言,骂道:“这个泼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驮他驮儿便罢了,且讲甚么‘北斗经’、‘南斗经’!”行者闻言道:“这厮造化哩!我那师父是个慈悲好善之人,又有些好里枒槎。我待不驮你,他就怪我。驮便驮……”

——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父的严格要求让孙悟空的性格有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三个片段来谈一谈孙悟空的成长。

(二)古诗文阅读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被贬赴龙标(今湖南黔阳)途中。流人,即流落江湖的艺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头》,属乐府商调曲,曲调哀切。②分付:交给,安排。

6.(2分)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客中听筝所引起的伤感。起句即景传情,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情思。

B.第二句“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流人奏出的筝曲与客人心境相印,引起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客内心的共鸣。

C.一、二句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月光与筝声交辉,此情此景,表达了作者送别流人的离愁别绪,流人亦奏出对诗人依依不舍的留念之声。

D.第四句,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用词形象新颖。

7.(2分)你认为“岭色千重万重雨”一句是写“雨声”,还是写“筝声”?还是二者兼写?试结合全诗分析,说说理由。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8.(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相(     )    (2)对(     )    (3)故(     )

9.(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

(2)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

10.(3分)公仪休不接受大家献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

(15分)阅读《赔碗》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赔碗

①傍晚时分,老刘面馆开始热闹起来,食客们纷纷来吃晚饭了。

②黄伯是老食客,也是老刘的老朋友,他一指门外,说:“嗨,那个孩子到现在还没卖完梨子哩。”

③大伙往外一看,只见路牙子边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坐着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瘦瘦黑黑的,一脸青涩,他并不吆喝叫卖,只是静静地守着车上的梨子。低头看书。他的梨子不错,黄里透紅,看样子是自家种的。尽管如此,从中午卖到现在,他车里还剩下一小堆梨子。

④天色渐渐暗了,男孩收摊了,估计还得赶一截子路才能到家。他看了看小面馆,好像在下决心。终于,男孩把三轮车小心地推到面馆门口,手上拿着书推门进来,怯怯地对老刘说:“老板,请给我下一碗肉丝面。”

⑤男孩的神情表明,一碗肉丝面对他米说已是笔大开支了。老刘忙客气地说:“你先坐着,面马上就好。”

⑥男孩边等面边看书,不大会儿,老刘端上来满满的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咽了咽口水,伸出双手端过碗。谁知这时意外发生了,不知咋的,男孩手一滑,碗没端稳。“哗啦”一声,碗摔在地上打碎了,面泼了一地。

⑦大伙冷不丁被吓了一跳,男孩更是面如土色。

⑧黄伯看着不忍,高声说:“老刘,一碗面要抵人家孩子卖两三斤梨子哩,可怜一口面汤还没进嘴,全泼没了。人家孩子也不是有意的,这碗就不要他赔了吧?”

⑨男孩没吱声,可眼里流露出感激的神色,众人也一脸期待地看着老刘。谁知老刘却把脸一板,一边过来收拾,一边硬邦邦地说:“老黄,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这碗也不是地里长田里收的,也是拿钱买的是不是?”

⑩黄伯被他一呛,有点下不来台,撇撇嘴嚷道:“哟哟呦,老刘,这可不像你的为人啊,你平时不是蛮大方的吗?今儿个怎么了?”

⑪这时,有人愤愤不平,说道:“老刘,这碗,记在我账上,我给钱。”另外一个人叫道:“老刘,再下一碗肉丝面给这孩子,我来付钱。”

⑫众人一片叫好,男孩还是不吱声,脸通红。

⑬谁承想,老刘依旧摇摇头,说:“你们愿意帮他我倒是不反对,可只怕人家不领你们的情,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男子汉,就这么在乎一个碗、一碗面吗?”

老刘这一说,男孩坐不住了,脸涨得更红、声音像蚊子哼一样:“我赔、我赔……”说着,男孩就翻口袋,抓出一把零钱来,显然是今天卖梨子的钱。老刘一把按住他的手,说:“我要你钱干吗?你瞧,我一家子正好爱吃梨子,你把车上剩下的梨子全卖给我,多退少补,不就行了?”

⑮男孩一听眼睛就亮了,敏捷地站起身,不大一会儿,就把车上所有梨子装在塑料袋里,挂在秤上拎进来了,一杆小秤翘得高高的。他大声说:“六斤四两,就算六斤好了,一斤两块半,一共十五块钱。”

⑯老刘点头说:“扣除打碎的碗,再下一碗肉丝面,我找你三块二,给。”黄伯斜着眼说:“老刘,你这算盘打得贼精,一只碗的钱也不忘记算上?”老刘笑笑,没说什么,转身去厨房下面。男孩高高兴兴地接过第二碗肉丝面,吃了起来。

⑰吃完面,男孩蹬着三轮车走了,可是才过一会儿,他又急急忙忙地回来了:他忘了拿书。

⑱当男孩匆匆走到面馆门口时,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他听到了面馆里传来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那是大伙在吃梨子。然后有人开口了,是黄伯的声音:“我说老刘,你先前跟人家孩子斤斤计较得像个守财奴,现在却大方地请我们吃梨子,你这是算的哪门子账?实话跟你说,先前看你那么抠,我都在心里发过誓了,我交错朋友了,以后再也不来你这儿吃面了。”

⑲众人也是一片质疑声,说:“是啊是啊,我们刚才也说以后不来你这儿吃了,你得跟我们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⑳接着,就响起老刘爽朗的笑声,只听他说:“老黄,各位,你们可不能不来,我就指望你们这些老主顾哩。这事吧,我是这么想的,那个男孩也不小了,所以他得学会担当,学会面对困难,而不是习惯于接受同情和帮助。再说,他那些梨子今天卖不出去,明天就没卖相了,所以……现在你们懂了吧?”

(21)众人一起快活地笑了起来。男孩没笑,只是久久地站着,夕阳的余晖照在身上,他心里烫烫的。

(选自《青年文学精选》,原文有删改)

11.(3分)阅读文章,围绕“碗”用简洁的文字补全下面的情节。

男孩打碎碗——(1)______——(2)______——男孩坚持自己赔碗——(3)______

12.(4分)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13.(4分)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段中画线的句子。

老刘这一说,男孩坐不住了,脸涨得更红,声音像蚊子哼一样:“我赔、我赔……”

14.(4分)请结合文章,分析老刘的人物形象。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为我做棉被

①天还没有冷时,娘就从百里外的乡下给我送来了一床新棉被。

②俗话说:“秋风凉,娘心慌。”每年进入中秋八月,自家责任田里的半亩棉花刚开,娘就在阳光很好的午后去摘棉。棉花一朵一朵地开,娘就一朵一朵地摘。摘下来的头喷棉花,是娘给我这个唯一不在她身边的孩子的专用棉。用它絮棉被,絮棉衣。娘常说:“一条棉被七斤三,暖暖和和过冬天。”

③娘把头喷棉花摘回来后,背到房顶上,铺上苇席,将棉花晒得干干的,透透的。然后,背到三里开外的邻村轧花坊将棉花弹成棉絮。回家后,她便把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旧背到房顶上,苇席用笤帚扫过,将新买的白崭崭的被里铺上去,便开始絮棉被了。只见娘把棉絮撕成巴掌大小的棉片子,一片一片往白被里上沾,沾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可着被里摊成蓬蓬松松、厚厚道道的一大片。接着,娘便把印着大朵大朵红牡丹图案的花被面覆盖上去,再把用秫秸秆儿扎成的箅子放到上面,用手摁来摁去,待棉絮稍微踏实些后,娘就把比花被面宽出两三指的白被里从四边挽上来,腿跪在上面,然后在头皮上润润针,便飞针走线起来。我在旁边看了,怀疑这还是不是平日动作有些缓慢的母亲。阳光下,清楚可见她的头发和眉毛上落满了细细的棉花绒毛,似一层初霜,闪着亮儿。这就是儿的娘亲啊!此时,八月的阳光照着母亲,照着老屋,而花喜鹊则在枝头跳来跳去,喳喳叫着, 伴着娘哼着的好听的小曲,温馨得有让人想落泪的感觉。如果有邻家婶儿上房,就会打声招呼:“给儿子做棉被哪。”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听娘那愉悦的口气,就像戏里的花木兰打了胜仗归来一般。

④新棉被做好后,娘从房上抱下来,放到炕头上。这时,父亲收工回来了,摸摸暄腾腾的被子,风趣地说:“嗬!能把人暖和个跟头。”妹妹从学校回来了,嗅嗅被子,说:“好香的阳光味儿!”弟弟从外面疯跑回来了,一见炕上的新棉被,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去就翻筋斗。父亲在一旁看了笑眯了眼,娘便举起扫炕用的笤帚在弟弟的屁股上轻轻拍打着:“你个猴崽子。快下来,看给你哥弄脏了。”在一床新棉被面前,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

⑤现在已进入冬季了,夜里比前些日子冷了不少。离家在外的我从橱子里搬出娘做的那床新棉被,捂在身上看书。当打开被子的一刹那,母亲味儿、阳光味儿和着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足足七斤三两的新棉被,如浸透了阳光的云彩一般,一下子将我包裹起来,还未等把身子捂热,心早已经暖暖地醉了。不如何时,两滴热泪滴到了书本上……

15.(2分)选文使用了______的记叙顺序,叙述了母亲为“我”做棉被的事。

16.(4分)(1)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回家后,她便把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旧背到房顶上,苇席用笤帚扫过,将新买的白崭崭的被里铺上去,便开始絮棉被了。

(2)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

17.(4分)结合选文说说,第⑤自然段的“醉”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18.(4分)怎样理解选文中的俗语“秋风凉,娘心慌”? 

三、作文(共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打动我们内心的事、物或人,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兄弟姐妹的一次谦让,老师的一句安慰,风中飘落的一片叶子,浪中疾行的一叶白帆,枝头孤伶的一朵残花,脚下踏行的一块地砖……都可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感情。

请以“______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3)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

参考答案

1.(1)yùn     chà     踊     宛

(2)D

(3)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再现了自由快乐的农村生活图景。

【详解】(1)①蕴,读音yùn,本意是指积聚,蓄藏,也指包藏,包含。

②叉港,读音chà gǎng,和大河相通的小河道。

③踊跃,读音yǒng yuè,跳跃;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注意“踊”与“涌”的区别。

④宛转,读音wǎn zhuǎn,指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宛转”同“婉转”。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398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