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名篇名句默写-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5日
资源编号 91072

专题09 名篇名句默写-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2024-12-25 三年级上册 0 86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名篇名句默写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30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诗中有景,诗中有情。秋风萧萧,寒意阵阵,激起旅人的思乡之情,正如叶绍翁笔下的“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遥望洞庭美景,君山的秀美,让刘禹锡吟诵出“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2)风,是大自然的 _______________。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 _______________。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 _______________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大自然的声音》)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植物妈妈的 ___________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 ___________,粗心的小朋友却 ___________。

(2)春季里,春风吹,___________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___________。夏季里,___________,采桑养蚕又插秧。___________勤耕作,归来 ___________。

(3)中午,太阳___________,整个日月潭清晰地___________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___________朦胧,就像___________的仙境。

(4)天___________,野茫茫,___________。

3.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___________本无价,近水远山皆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江西庐山,看到了“飞流直下___________,疑是银河___________”的庐山瀑布;登上鹳雀楼,懂得了“欲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在公园,当看到火红的枫树,我会停下脚步吟诵《山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路过翠绿的湖面,我想到苏轼笔下的“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听到叮叮咚咚的水声,我就想到《           》中:水,也是大自然的___________。其实只要用心观察,总能领略自然之美。

(2)《司马光》一文中,当一儿掉入瓮中时,群儿的反应是“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司马光的反应是“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从中感受到司马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5.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秋天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红色给了枫叶,“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它把青色给了洞庭湖,“___________ ,白银盘里一青螺。”

(2)每一首诗既是一首深情的歌曲,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从“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犹有傲 ___________”中,我看到了秋季菊花傲然挺立的景象。

(3)《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_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另一个作品是《___________》。

(4)读文可以识人。齐会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不顾危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___________。”白桦树下,列宁微笑地看着小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___________的。

(5)风,是___________。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6.把下列名言、诗句补充完整。

(1)二人同心,___________。

(2)有理走遍天下,           。

(3)仁者爱人,___________。(《孟子》)

(4)___________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5)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李白《早发白帝城》)

7.请根据提示,补充内容。

(1)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2)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3)众皆___________,光___________击瓮___________,水迸,___________ 。

(4)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理的国家,正所谓:有理 ___________,无理 ___________。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之道一直被视为民族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人。”这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8.积累美。根据积累填空。

(1)祖国山河壮美如画:我们欣赏了“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的洞庭美景;游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西沙群岛;领略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感受到它是一座巨大的___________。

(2)美好品质如同阳光:“众皆弃去,光___________击瓮破之,水迸,___________。”让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司马光。

(3)名言、俗语中有美好的道理:“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 ”“___________,暖于布帛”“二人同心,___________”。

9.祖国处处是美景,从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和“朝辞_____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中,我欣赏了天门山和白帝城的美景。从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我领略到西湖的美丽风光;从刘禹锡的“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我感受到洞庭湖的秀美。

10.知识回顾。

(1)《采莲曲》中“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姑娘的脸庞一样红的样子;《望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远看洞庭湖的山水恰似白银色盘子托着青螺的迷人景色;《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小路弯弯曲曲,白云缭绕处有一户人家的山中景致。

(2)“___________,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从这个故事中,我发现司马光是个 ___________的人。

(3)《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大自然的音乐家,___________ 是大自然的歌手。

(4)“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___________笔下的人物,他塑造的童话故事人物形象还有___________。

11.我会把下面的名言、诗句及谚语补写完整。

(1)《青少年国学大会》的地方海选活动燃起了同学们对诗词的热爱。我们走进《山行》中去欣赏红枫如火、色彩斑斓的深秋景色:“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我们在《望天门山》中感受到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秀丽:“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

(2)李红和张明因“我来编童话”讲故事比赛的策划发生了矛盾,李红认为她的策划更好,赌气不理张明。妈妈劝她:“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如果想把活动开展好,你俩就应该互相理解。因为‘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

12.课文直通车。

(1)如图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两句诗: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落水后,“众皆弃去”,而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司马光真是一个               的孩子!

(3)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___________,也是一座___________。

(4)运动场上,我们齐心协力,取得了团体冠军,这让我想起了谚语“人心齐,___________”;辩论赛上,我明白了“___________,理不辩不明”;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一言一行,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意思相同的古代名句是:“与人善言,___________; ___________,深于矛戟。”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___________,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___________。”这表现了司马光 ___________的品质。

(2)秋天是文人墨客钟爱的季节,在刘禹锡眼中,秋是“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 ”的宁静闲适;在叶绍翁眼中,秋是“___________,江上秋风动客情”的思乡情切;而在苏轼眼中,秋则是“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的丰收景象。

(3)世间的真善美无处不在,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破瓮救起落水儿童的___________;不懂就问,宁愿挨打也要弄清楚道理的___________;关心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抗日英雄___________;善解人意,尊重和呵护儿童的___________。

14.稻草人要考考你的积累。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大自然多美啊!在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在苏轼的《赠刘景文》中:“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在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            。”在刘禹锡的《望洞庭》中:“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当风吹来,它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你听,“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___________,不一样的树叶,___________;不一样的季节,___________ 。”

1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中有山水之美:从《饮湖上初晴后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欣赏西湖的晴姿雨态;从《望洞庭》的“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中,饱览洞庭湖的宁静、祥和;从《望天门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观赏天门山和长江的雄奇景色。

(2)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道理,正如俗语“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所说;与人相处,我们要心存善意,不要恶语伤人,就像《荀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伤人以言,___________”所言。

1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诗中有壮丽的山河。李白途经天门山,情不自禁地吟咏:“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杜牧行走在山间,写下了这样的佳句“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

(2)生活中有美好的心灵。“众皆弃去,光___________击瓮破之,水迸,___________。”展示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

(3)名言中有深刻的道理。从墨子的“爱人若___________”中,我感受到了爱是发自内心的关怀;“___________,暖于布帛; ___________,深于矛戟”教导我们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恶语伤人。

17.运用古诗词句、名言、谚语、俗语或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中有美丽的风景:“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__”;“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

(2)名人名言、谚语、俗语中有深刻的哲理:“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二人同心,___________”;“仁者爱人,___________”。

(3)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 ___________”“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___________”。《大自然的声音》

18.按要求填空。

(1)同学们,我们可借用宋代诗人苏轼《赠刘景文》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所填诗句中的“___________ ”是尊称,在诗中指“___________”(人名)。

(2)诗人常在古诗中表达对山河的赞美与热爱,如《望天门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长江水的浩荡;《望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洞庭湖的平静。

(3)《早发白帝城》中体现出水流之快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填空。

(1)秋天到了,望着林中火红的枫叶,我不禁想到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运动会拔河比赛开始前,老师用名言“___________,泰山移”鼓励我们,让我们要齐心协力,争取胜利。

(3)人们用俗语“___________,理不辩不明”告诉我们道理要经常辩一辩才能更清楚明了。

(4)默写李白的《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日积月累。

(1)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3)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

(4)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6)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暖于布帛; ___________,深于矛戟。

21.日积月累。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

(2)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大家一起想办法,相互帮助,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3)它(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飘哇飘哇,邮来了___________ 。

2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大自然风景优美。远望天门山,青山相对而出,一叶扁舟从远而来,我想到了:“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 。”船儿在长江上飞速行驶,两岸青山迅速后退,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走遍天下,___________ 寸步难行”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讲道理才行得通,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3)“___________,顶个诸葛亮。”这句俗语常用来比喻集体的智慧大。

(4)“___________,暖于布帛; ___________,深于矛戟。”这句话的意思是“和人说善意的话,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长矛利戟的伤害还要大。”

2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 ,潭面无风镜未磨。

(2)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无理寸步难行。

(4)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暖于布帛; ___________,深于矛戟。

(6)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___________。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破之。水迸,___________ 。《司马光》一文中“皆”的意思是 ___________。

24.根据本学期学过的内容填空。

(1)诗中有风景。这学期,我们跟着李白欣赏了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的奇观;随刘禹锡饱览了洞庭湖“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美景;和苏轼感受了西湖“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

(2)诗中有情谊。从“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从“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中,我们能体会出诗人回乡的喜悦之情;从“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中,我们能体会到童年之乐。

(3)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因为“二人同心,___________”;还要讲道理,因为“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4)《司马光》一文中,“光持石击瓮破之”的“之”指的是 ___________,从句子中可以看出司马光 ___________ 的品质。

25.日积月累

(1)补充诗句: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2)写两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言道:“___________。”几个普通人团结起来可以胜过一个聪明人。

(4)“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 ”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讲道理。

(5)妈妈常常教育我关心别人要像关心自己一样,就像《墨子》所说:“___________。”

26.展示你的积累,你一定收获满满。

ㅤㅤ游“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天门山,“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 ”的白帝城,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听“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____”“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 ”“过客不须频问姓,________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声音 ___________,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27.精彩回放。

(1)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咏秋。在刘禹锡眼中,秋是“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宁静和谐;在叶绍翁眼中,秋是“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的思乡情切;在苏轼眼中,秋是“ 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的鼓励劝勉。

(2)合作是一种智慧: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 。以礼待人是一种美德:仁者爱人,___________。明理是一张通行证:有理 ___________,无理 ___________。

(3)水,万物之灵。在《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水,也是___________。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 ___________。小雨 ___________,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你听,“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 ”,哗哗的水声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豪迈;在《司马光》一文中,“光___________击瓮破之,水迸,___________”,破瓮而出的水让我们看到司马光的智慧。

28.日积月累我知道。

(1)光持石击瓮 ___________之,水迸,___________ 。

(2)苏轼笔下的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 。”

(3)“人心齐,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团结起来力量大。

(4)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 ___________,也是一座巨大的 ___________。

(5)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 ___________的孙中山,认识了___________的赵一曼,还有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不顾个人安危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___________。

29.宋代大文人苏轼对杭州西湖情有独钟,写了很多有关西湖的诗。其中一句“ 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不仅流传千古,后人还因此把西湖称为“西子湖”。

30.诗词名句积累填空。

(1)本学期,我们从“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中领略了天门山的雄伟壮观;从“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中感受到西湖景色的奇妙;从“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__。”中欣赏到了洞庭山水的秀丽;从“_________,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感受到了舟行速度之快和诗人内心的畅快。

(2)香山的一年四季,各有其美,时值晚秋,看到满山的红叶,不由得吟诵起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默写(共8小题)

31.书写展示。默写《枫桥夜泊》,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枫桥夜泊

张继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32.默写古诗《山行》。(不会写的字可注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3.书写展示:请根据图片和作者提示,默写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

[唐]杜牧

34.古诗赏析。

(1)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2)《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代诗人        所作。

35.请根据下面图画内容,用正楷字默写本学期学习的一首古诗,注意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温馨提示:不用写诗人和朝代)

36.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

【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7.默写古诗《望天门山》或《采莲曲》。

朝代、作者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8.我会把缺失的诗句补充好。

山行

[唐]杜牧

___________ ,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___________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30小题)

1.【答案】(1)江上秋风动客情   遥望洞庭山水翠;

(2)音乐家   手风琴   歌手。

【解答】(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2)出自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故答案为:

(1)江上秋风动客情   遥望洞庭山水翠;

(2)音乐家   手风琴   歌手。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三年级上册 专题09 名篇名句默写-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1072.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