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主题范文及相关素材
专题05 航天精神作文素材整理:名言金句+人物素材+相关主题作文练习
作文金句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宇宙航行不是一个人或某群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加加林)
今天,我们向天发问,问的是宇宙的奥秘,回答的是自身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新征程。(周劼)
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戈达德)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不止步”遨游于浩瀚星空,逐梦于九天之上,需要的不止是浪漫的想象,也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向前进。时刻保持好奇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步履不停地奔向新征程,美好也会向你奔赴而来。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航天四大里程碑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去钻研。
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载人航天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深空探测——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航天人物
不论是“嫦娥”揽月,还是“祝融“探火,不论是“羲和”逐日,还是如今的“问天”探苍穹,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向前,无不留下航天人艰苦奋斗的深深足迹。“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这是航天事业发展带给所有追梦人的深刻启示。
聂海胜:从放牛娃到“航天”英雄
聂海胜是首位以将军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也是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
出生于湖北边远小村庄的他,儿时生活贫困,父母为区区几元钱的学费犯愁,只好东挪西借,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对待学习,自觉而刻苦,努力考上了县重点中学。
航天梦生根发芽于他放牛的途中看见战斗机飞过的那一刻。等到高中招飞,聂海胜便突破重围,通过层层筛选与考试,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1996年,“啥也不想,只管飞”的聂海胜在得知国家要从飞行员中招募航天员时,他便毅然报名,如愿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航天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十几年间,他秉持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实现了知识与体能的双开花。然而他依然没有忘记心中那个小小的航天梦。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称为谈起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
他为了国家建设,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中国,在这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艰难回国,竭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钱学森先生于1911年。1923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29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6月大学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赴美进修,随后师从美国研究航空科学最高专家冯卡门,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荣誉教授。
当时的钱学森先生在美国拥有崇高地位,享受着优厚待遇。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始终心系祖国,密切关注国内局势变化,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所以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后,便果断放弃了在美的一切,毅然决定归国。即使多次被美方退掉归国机票,控制行为,监听电话,甚至被冠以莫须有的间谍罪名拘留进监狱,他始终为归国不努力着。经历五年艰苦的岁月后,钱学森于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历经艰辛,终于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在码头上面对媒体记者和赶来送行的朋友们,钱学森告诉他们:“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
不少人问过钱学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历尽千难万阻也要回到中国。每次遇到这个问题,钱学森都是这样回答的,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
杨利伟,中国第一位飞天航空员,出生于辽宁省,他乘载着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为中国航天事业立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杨利伟的荣誉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可荣誉背后苦与累却鲜少被人们谈起。在太空飞行的21个小时里,杨利伟需要面对极多的困难。在太空中,杨利伟需要经历许多的振动和冲击、噪声影响以及失重和超重现象。在宇宙的高辐射中,他的身体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而在昼夜节律的变化之中,他又要承受剧烈的温度变化。除去这些生理上的强烈不适,太空上的作业需要极度的专注,决不允许出现一分一毫的差错,这使得杨利伟要承受很大心理压力。能把这一切扛下来,全靠杨利伟的一腔爱国热情与坚持不懈投身航天训练的成果。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