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善用法律-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同步分层练习(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8日
资源编号 87058

5.3 善用法律-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同步分层练习(统编版)

2024-10-16 八年级上册 0 66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同步分层练习(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同步分层练习: 1.1 我与社会-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同步分层练习(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同步分层练

5.3 善用法律

一、基础巩固

1.某村民的住宅经常被小偷“光临”,财物损失很大,一气之下,他在院墙上私自拉上了电网。一天晚上,又一次“光临”的小偷不幸被电网严重击伤,该村民为此承担了刑事责任。此案告诉我们(   )

A.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B.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C.维护合法权益必须运用合法手段

D.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2.小林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小林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对此,你认为小林的正确做法是(   )

A.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B.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一辆新车

C.为挽回经济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

D.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3.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下列同学的行为具有较强法治素养的是(   )

A.小川在体育馆看比赛时,起哄并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B.小北发现自己自行车被盗,便推走旁边没有上锁的自行车

C.小凡为了帮助同学走出情绪低谷,偷看他的微信聊天记录

D.小南发现自己的原创作文被某公众号盗用,要求道歉并删除

4.小云喜欢观看法治类电视节目,针对涉及的案件,小云提出了维权建议。正确的是(   )

A.李女士遭遇家庭暴力—找居委会进行民事诉讼

B.刘某汽车被邻居刮擦——与邻居协商,要求赔偿

C.白某被包工头欠工资—到检察院寻求法律帮助

D.小贾遭遇了电信诈骗—可以用行政诉讼来维权

5.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某中学三名学生霸凌、杀害同学案又一次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做好校园防霸凌工作永远不能松懈。远离校园霸凌,中学生应该(   )

①树立法治观念,坚决不能欺负同学②坚决同校园欺凌行为作斗争,以牙还牙

③看到同学遭遇校园欺凌,及时告知老师或报警④在自己遭遇校园欺凌后,担心被报复而忍气吞声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6.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可取的是(   )

①中学生小锋遇到歹徒持刀抢劫,他一边配合交出随身财物,一边记下歹徒的衣着特征和去向,事后迅速报警

②中学生小刚一个人在家听到有人在撬门锁,他假装在跟爸爸打电话,大声说爸爸已到楼下,很快回家

③大学生小强遭遇校园欺凌,他小心留下证据,果断选择报警

④大学生小李被同学小张打成轻伤,他就叫上好兄弟把小张也打成轻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放学路上,中学生小福发现两名社会青年正在抢夺一名女士的包。以下做法可取的有(   )

①不顾一切,上前制止②寻求其他成年人的帮助

③视而不见,绕道走开④悄悄拨打110报警电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最近一段时间,多起校园欺凌和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教育部印发通知,将进行为期一周的安全教育活动。2024年要求各校组织的专题活动中,首先就指出了“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的内容。遭遇校园欺凌正确的做法是(   )

①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②敢于斗争,拼死反抗

③寻求仲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能力提升

9.张某在工地偷电缆线时被陈某发现,见事情败露,张某跳入附近的河中。陈某担心其出事,再三要求他上岸,并当即报警。张某不听劝阻,最终溺亡。法院审理后认为,陈某追赶行为并无不当,无需担责。从这一案件中可以看出(    )

A.陈某维护权利能够守程序            B.陈某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C.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广泛性          D.张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10.《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中显示,从2020年至2022年,校园暴力现象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2022年仍有271起校园暴力事件的当事人被批准逮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校园暴力问题不容忽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校园暴力是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②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③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④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及时求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决定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他可以直接(   )

A.向律师事务所起诉                 B.向公安机关起诉

C.向人民检察院起诉                 D.向人民法院起诉

12.下列三幅漫画所反映的诉讼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

A.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B.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C.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D.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1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日,某中学正在开展“依法维权”法治讲座。下列不可能以正面案例出现在讲座中的是(   )

A.李某的健身年卡用了几天,健身房老板就卷钱走人,李某选择报警

B.小明工作期间受了工伤,单位却拒绝赔偿,于是小明求助法律援助中心

C.丽丽在网购时买到了假货,嫌麻烦选择放弃追责

D.王芳发现自己发表的诗作被人非法转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4.小强学完八上教材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后,对部分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其中整理准确的是(    )

A.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应受刑罚处罚性

B.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也不一定违法

C.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是常见的法律服务机构

三、拓展延伸

15.小明在学习了法律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如下的关系图。请你指出下列关系中错误有(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6.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下列属于诉讼的是(   )

A.货车司机对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

B.兄弟二人因遗产继承问题产生纠纷,向法院提出调解申请

C.王某向区住建委举报某商品房开发商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

D.李某因理发师未经其允许发布理发视频到网上,向法院起诉

17.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案例属于行政诉讼的是(   )

A.张某甲被张某乙饲养的黑色大型犬追逐,导致张某甲受惊吓摔倒,膝关节构成十级伤残。张某甲向法院提起诉讼

B.小陈和同事李某有矛盾,遂在网上造谣诋毁李某。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C.王某因多次入室盗窃,且数额较大,被提起诉讼

D.赵某某对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不履行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不服,故提起诉讼

18.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强、小亮、小威发现一名持刀歹徒正对两个同学强行搜身。小强说:“快!抓歹徒。”小亮说:“不要乱动,我们先报警。”小威说:“别管了,跟我们没关系。”对于小强、小亮、小威三人的说法,你认为(   )

A.小强说得对,维护正义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B.小威说得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尽量不要管,以免受到伤害

C.小亮说得对,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D.小强、小亮说得都不对,因为未成年人没有维护正义的义务

19.2024年5月18日,十堰市竹溪县八年级学生王延斌在野外游玩时,被一处荒地上的花朵所吸引,发现和学校禁毒课上讲过的罂粟花很像。于是,王延斌将其连根拔下送到派出所。5月21日上午,派出所民警在全校1200余名师生面前,表扬王延斌同学并送上了“禁毒小卫士”荣誉证书。由此可知(   )

A.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B.学生已成为我国禁毒工作的主力军

C.青少年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D.学校应当不断加大行政执法的力度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知法懂法,远离犯罪】

某初中学生李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升入初二后,他沉迷于上网,喜欢玩一些暴力游戏,为了去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后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李某在网上结交了一些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惹是生非。后来发展到在学校欺凌同学,辱骂殴打同学,一天,为“哥儿们义气”,他参与打架斗殴,在斗殴中用利器把白某刺成重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

(1)结合材料谈谈:李某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从道德与法律两个角度对“校园霸凌”加以分析。

(3)假如你是审理该案件的法官,审判结束后,请你对青少年说点警示语。

…………

参考答案

1. A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C:题干中的村民维权行为是错误的,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启示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必须运用合法手段,故C符合题意;A: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故A说法错误;B: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故B说法错误;D: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5.3 善用法律-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同步分层练习(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705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