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苏科版2024)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8日
资源编号 86918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苏科版2024)

2024-10-14 七年级上册 0 76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苏科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苏科版2024): 第1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1.1 生物与生物学-...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属于保护色的是(  )

A.章鱼体色经常变成与周围环境一样的颜色

B.枯叶蝶与枯叶很相似

C.竹节虫与竹子很相似

D.深海中的一种鱼在捕食时,将自己装饰成珊瑚的形态

2.一种专门捕食小昆虫的动物,白天一般不出来活动,傍晚后才出来觅食,其体色呈黑色。该动物白天休息的地方很可能是(  )

A.明亮的环境                                         B.潮湿的环境

C.黑暗的环境                                         D.干燥的环境

3.雷州半岛海岸线分布着超九千公顷的红树林,它们的根有“拒盐”功能,叶片有“泌盐”功能,可以生活在滩涂上,这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4.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环境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数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环境湿度的平均值 55.9% 63.7% 69.7%

A.该探究实验中裸地组是对照组

B.仅做一组探究实验便可得到结论

C.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环境湿度

D.草坪对环境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

5.下列农谚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B.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

C.小满小满,谷粒渐满

D.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6.目前云南省有九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青山”中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这体现了(  )

A.环境适应生物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

7.女贞是一种常见植物,具有滞尘抗烟,吸收二氧化硫等功能,能净化空气,常作为城市行道树。此现象体现的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8.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外来物种,繁殖能力强,根部能分泌某种物质抑制本地其他植物生长,严重威胁生态平衡,这体现了(  )

A.环境决定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9.森林是一台天然的“加湿器”。研究表明,与无植被区域相比,植被覆盖的林区可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2.9%~8.3%,这一现象体现了(    )

A.环境影响生物   B.环境适应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10.阳江海陵岛红树林湿地公园有着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一种枯叶蝶,其形态、颜色都与周围落叶基本一致,使它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了生存机会。下列体现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句子中,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

A.柳杉吸收有毒气体B.森林提高空气湿度C.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蚯蚓活动疏松土壤

2.牵牛花花瓣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适应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

3.如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沙漠狐,小耳利于散热

B.乙是北极狐,大耳利于保温

C.甲是北极狐,小耳利于保温

D.乙是沙漠狐,大耳利于保水

4.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B.“朝蝇暮蚊”体现了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5.自然界中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不属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A.树叶在秋冬季节纷纷飘落

B.过度放牧会使草场逐渐沙漠化

C.在农场中饲养蚯蚓可改善土质

D.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

6.下表中的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组别 自然现象 生物学解释
A 北雁南飞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南橘北枳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万物生长靠太阳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7.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请从生物学视角来回答,下列俗语、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1)杜甫的《曲江二首》“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其中点水蜻蜓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的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桃花盛开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此诗中草和豆指的是_____关系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了生物具有_____的特征若鹰迁入螳螂、蝉、黄雀生活的树林后,形成的食物链是_____

(6)“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是李清照描写鸟儿受惊飞起的场景,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的特征。

8.引草是一种在防风固沙中有重要作用的耐盐植物,其特殊结构——泌盐腺,能将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为了研究砂引草,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组成砂引草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研究者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砂引草茎的横切面时,被观察材料一定要_____,这样才能看清物像。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特点是__________。

(3)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图所示图丙是图乙方框内区域的放大,从图乙到图丙需将玻片标本向_____方移动,调节_____(填“粗”或“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发现细胞中含有很多能制造有机物的结构——_____。

(4)泌盐腺的存在能将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这样使砂引草对所生存环境更加_____。

1.周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黄河公园的生物种类,针对以下他们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

(1)公园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_。它分为两类:像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等属于_______________。

(2)一阵微风吹过,河岸边的柳树枝条轻轻拂动,有几片树叶飘下。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能__________          的特征。远处一只野鸭一头钻进水里捉出了一条小鱼吞了下去,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  的特征。

(3)公园的湖中有一些漂亮的锦鲤,体色有白、黄、橙、红等,以及多种颜色相间.锦鲤体色的不同,花纹的多变说明生物具有_____的特性.当工作人员走到池边喂食时,锦鲤迅速聚拢过来,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调查的生物有喜鹊、鲫鱼、蚂蚁、水葫芦、柳树、浮萍、杨树、荷花、蜘蛛等,如果把鲫鱼和浮萍分为一组,则该组的生物还有__________;水葫芦在河中疯长,会影响到荷花、浮萍的生存,说明水葫芦和荷花、浮萍之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

(5)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站在大树下,空气清新,凉爽宜人,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_____          

(6)调查时,如果发现不喜欢的动物,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

2.图A是仙人掌的形态图,其叶变成刺状,茎绿色肥大,地下部分的根系发达.图B是竹节虫的形态图,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同的体形.

(1)仙人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何功能?

(2)你推断仙人掌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3)试分析竹节虫的形态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何益处?

(4)以上两幅图说明了什么?

…………

参考答案

1. A

【分析】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生物具有保护色可以不易被其它动物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

【详解】A.章鱼体色经常变成与周围环境一样的颜色,可以不易被其它动物发现,属于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故A正确。

BCD.枯叶蝶与枯叶很相似、竹节虫与竹子很相似和深海中的一种鱼在捕食时,将自己装饰成珊瑚的形态叶,属于拟态,也是对环境的适应,故BCD错误。

故选A。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苏科版2024) https://www.0516ds.com/8691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