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4.测试范围:第一~二章(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正确)
1.如图所示的贾湖骨笛被认定是华夏祖先9000年前的造物。吹奏时按压骨笛不同位置的气孔,可以改变笛声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速度
2.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传播信息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2024年8月6日,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比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在亚运会上以425.60分夺得女子10m跳台冠军。如图所示,全红婵跳下去保持抱腿姿势的过程中,全红婵在水中的像( )
A.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
B.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大
C.虚像,且像的大小不变
D.虚像,且像逐渐变大
4.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用手捏在棉线上,将无法听到声音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粗糙的硬纸板ENF必须竖直的立在水平镜面上
B.图甲中,如果让光沿着FO方向射到镜面,反射光线将沿着OE方向射出
C.图乙中,将纸板NOF向后折时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
D.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反射角始终和入射角相等
6.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蘸水的棉花,将其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就制成了一个哨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向管上端吹气,哨子发声是塑料管振动产生
B.吹奏时,向下拉动筷子哨声音调变低
C.哨声悦耳动听是指音调高
D.筷子位置不动加大吹气力度,哨声响度不变
7.如图所示,人眼看到镜中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B.人眼看到的像是虚像
C.进入人眼的光线不是发出的
D.将镜子前面下半部用不透明板挡住,人眼将看不到像
8.如图甲,将装有适量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使其发声,示波器显示声音波形如图乙所示,倒出部分水后,用湿润的手指在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力摩擦杯口使其发声,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此时声音的波形可能是选项图中的( )
9.如图,小明在暗室中将红色和蓝色透明玻璃部分重叠放置,在玻璃的右侧放白纸。让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白纸上A、B、C三个区域呈现的颜色为( )
A.A区域黑色 B.B区域黑色 C.C区域黑色 D.B区域白色
1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反射角的大小是
B.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C.液面下降时,光电屏上光斑S右移
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会随之减小
11.在操场上,小明用播放器播放同一首歌。他在播放器正前方5m处分别佩戴A、B两款隔音耳罩,当音量旋钮分别在图甲和乙的位置时,小明刚好听不到歌声。不戴隔音耳罩,小明在距播放器5m的不同位置,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B款隔音耳罩隔音性能较好
B.保持音量旋钮位置相同,戴隔音耳罩刚好听不到声音的位置,B比A远
C.保持音量旋钮位置和小明距播放器距离相同,戴隔音耳罩听到声音的响度, A比B小
D.在播放器正后方同一位置,戴隔音耳罩刚好听不到声音时,播放器音量旋钮指示的音量,B比A小
12.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了激光反射器,如图所示。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反射器绕O点向顺时针方向转过45°,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光线将转过( )
A.90° B.45° C.22.5° D.0°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13.如图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_____传入我们的耳中。
14.课间,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在_________;同学们听出是小明在歌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分辨出的。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_________米,某声源1分钟振动600次,其频率为_________Hz。古代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筋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_________的缘故(选填“快”或“慢”)。
15.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个趣味实验——“看得见的声音”。在两端开口的圆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并在橡皮膜的中央贴一块小平面镜,将圆筒插入挡光板的圆孔中。当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射向镜面时,在激光笔后方的光屏上会呈现一个亮点。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光屏上的光斑,说明光射到光屏发生了_________。实验时,对着圆筒发出声音,同时观察到光屏上的光斑变成一条变化的曲线,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要同样能看到上述光斑的变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科技馆的噪声小屋内。小聪用最大的声音叫喊,噪声显示仪显示为,如图所示。而小明只能让其显示为,从声音的特性考虑,小聪最大声音的_________比小明大。无论在小屋内如何叫喊,外面几乎听不到声音,这说明噪声小屋是_________控制了噪声(选填“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或“在人耳处”)。
17.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能绕水平轴MN 转动,小强站在平面镜正前方处,他在镜中成的是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当他靠近镜子时,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强此时距离镜面0.4m,他与像的距离为_________m;为了让他站着就能看到镜中脚的像,可以让平面镜绕轴沿_________(选填“逆”或“顺”)时针方向转动。
18.如图,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的是第_________个玻璃瓶;向瓶口吹气也会发出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声音。
19.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20.如图所示,小亮站在离红外玻璃感应门3m处,透过玻璃门看到了自己的像,则小亮到像的距离为_________m。他站在原地不动,当感应门向两侧平行分开时,像的位置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白天,为了能看到自己更清晰的像,应该站在感应门_________(选填“内”或“外”)观察。
21.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_________光。透明物体能透过跟它颜色相同的光,在摄影时若使用红色滤光镜拍摄白色花朵,照片上该花朵呈_________色。如图所示,用红色激光笔照射透明的红色、绿色两个气球,我们观察到_________(选填“红色气球”或“绿色气球”)更易被爆破。
22.如下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物理王兴趣的同学在敲打小棍时,发现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研究可得:如表一所示是同一铁棍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1)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 re mi fa so la 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_________10cm(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3.2022年11月8日下午5点半左右,苏州市平江中学校的同学亲眼看到了月食这一难得的景象(如图),同时还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壁、红月亮等景观。图中能正确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图_________(甲、乙)。其实光的传播也需要时间,在真空中光速最大,约为_________m/s。人们常利用激光测距的方法来测量地月的距离,从地面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激光发出后,经过2.4s反射回地球,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_________m(以上两空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作图每图2分,每空1分,共44分.)
24.(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2023年9月17日,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它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望远镜,如图甲所示。一束星光入射到望远镜,经主镜反射后到达成像装置,如图乙所示,是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保留作图痕迹)。
(2)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甲是随嫦娥六号一起发射的角反射器的示意图,其三个反射面相互垂直,其中两个反射面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只在这两个反射面发生了反射,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5.(5分)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_________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_________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26.(6分)小红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置于水平底座中心。激光笔可沿弧形轨道移动,且保持激光始终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
图3
(1)为了在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应在平面镜上方喷些_________;
(2)多次改变激光笔在轨道上的位置,小红调整视角,均能观察到反射光OB挡住入射光AO的现象。如图2所示,将长方形纸板与AO、OB所在平面重合,其底边PQ紧贴平面镜,在纸板上即可显示出入射光和反射光。多次测量纸板和平面镜的夹角。
①上述实验中测得的夹角均为,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在平面和平面镜相互_________;
②在纸板上过O点作出底边PQ的垂线ON,则ON与镜面_________,可知ON为法线。由①、②可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内。
(3)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依次记录实验数据如图3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入射光线AO逐渐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ON;与的大小_________。
27.(7分)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超超在竖立的玻璃板前一段距离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与蜡烛A等长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甲图中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A蜡烛的像_________(填“会”或“不会”)跟着向右移动;
(2)在寻找蜡烛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A”或“B”)这一侧观察。小华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使之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蜡烛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烛焰(忽略烛焰的大小)与烛焰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且烛焰的像的运动轨迹为_________(填“直线”或“圆弧”);
(4)雯雯同学在做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板,只有一小块长方形平面镜。为了找到像的大致位置,她将平面镜垂直纸面靠右放置,且让镜面垂直于已经画好的直线MN,将蜡烛放在MN所在的直线上,俯视图如图乙所示。接着,只要让眼睛从_________(填“A”、“B”或“C”)区域进行观察便可确定蜡烛A像的大致位置。
28.(7分)小提琴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产生振动而发音的,如图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声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图 2 所示实验装置.一块厚木板上有 A、B 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 A 楔固定,B 楔可沿木板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将钢制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 O 点,另一端通过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的越紧.轻轻拨动琴弦,在 AB 间产生振动,并用仪器测出发声频率.
次数 | 长度 L/m | 重物/个数 | 频率 f/Hz |
1 | 0.4 | 2 | 375 |
2 | 0.8 | 2 | 170 |
3 | 4 | 265 |
(1)小组同学得到了表格中的数据,则第_________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小组同学研究的是弦发声的音调与_________和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3)当表格中的空格数据应该为_________时,可用 2、3 两次实验来研究弦的音调和弦的_________的关系;
(4)分析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紧程度相同时,弦_________,弦的音调越低;
(5)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他们又选用一根与钢制弦粗细相同的长为 0.8m 的尼龙弦,来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则可悬挂重物个数为_________个.
29.(10分)如图1所示是小明用易拉罐制成的简易针孔照相机:
(1)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_________(选填“明亮”或“较暗”)的物体进行观察,更容易看到物体的像;
(2)小明从实验室借来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F”字样光源,如图2甲所示,将“F”字样光源、简易针孔照相机按图2乙所示位置放好_________(填序号)。这个像是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3)保持“F”字样光源的位置不变,将易拉罐靠近发光的“F”,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会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F”字样光源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4)当“F”字样光源顺时针旋转,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会___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
(5)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6)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青枫公园的树林里,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是_________(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________(选填“像”或“影子”)。圆形光斑大小不一原因是树叶间缝隙到__________距离不同(选填“地面”或“太阳”)。
30.(3分)阅读短文《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回答问题。
不知道你的手机用多久了?如果用的时间够久的话,指纹识别模块(Home键或手机背盖处的指纹识别模块)是不是已经磨损了?或者你的手指上有汗或手指脱皮,是不是指纹识别就失效了,利用超声波指纹识别,就不会出现上面说的那些情况。具体来讲,超声波指纹识别属于第三代指纹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且材料的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皮肤与空气对超声波的阻抗不同,就可以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也就做出指纹的三维图像。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点很明显:首先,手指无需接触指纹模块,也就不会出现指纹模块被磨损的情况,这意味着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可以隐藏在手机内部,手机外观也就会得到提升;其次,超声波识别深度是可以穿过手指表皮的,手指脱皮也不用怕识别不了,如果手指有水或汗液,照样能识别;最后,在安全性上,因为超声波识别的是三维图像,像以前那样只需一张指纹平面图是无法蒙混过关的。
(1)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
A.超声波焊接器 B.超声波清洗器
C.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 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6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海底深度为_________m;
(3)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图甲是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图乙中的_________(1ms=0.001s)。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骨笛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吹奏时按压骨笛不同位置的气孔,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进而改变笛声的音调,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 B
【解析】当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时,可以感觉到有振动,这个实验是想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